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回應「大乘非佛說」論 / 主講:昭慧法師 西方帝國的殖民地主要在南亞與東南亞,而這一帶的佛教採用的是梵文與巴利文典籍,因 此近代西方與日本學者的佛學研究,側重梵、巴語文,對於漢譯典籍的價值,不免有所貶 抑。而南傳佛教更是認定「大乘非佛說」。身為漢傳佛教的研究者與大乘佛教的信仰者, 印順導師必然要面對這些尖銳的挑戰。 學者們提出來的證據,有了文本,甚至經過辛勤的考古研究,或是精密的版本校勘,倘若 還咬定對方「亂講」,這只能夠拿來當作「小孩子吵架」;充耳不聞就更是不能解決信仰 危機。這時,怎樣解讀這些證據,就變得非常重要。印順導師不但選擇「接受挑戰」之一 途,而且某種程度也接受了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但是,他給它們做了豐富的再詮釋。導師 認為,大乘有其偉大的價值,現實佛教也不能全面遵循苦行獨善的路線。所以,早年他面 對「大乘非佛說」論,就已回應以「大乘是佛法」的觀點,並提醒人們注意:即使是南傳 聖典,也未必都是狹義的「佛說」。晚年則更是以大部頭的專書,來探究大乘佛教的起源 與開展。 大乘佛教會在印度大陸形成風起雲湧之勢,我認為應有佛弟子的願景,以及時代思潮的因 素。包括佛弟子對於僵固保守的教條主義、高高在上的僧伽主義與男尊女卑的大比丘主義 之反彈與省思,也包括社會對於養尊處優卻與基層民眾脫節的僧侶之反彈與批判。有來自 教內與社會的刺激,也才會產生教內有心人士的反省與改進。 印順導師處在中國,更是感受得到大乘佛教的重要性。抗戰時期,他在漢藏教理學院授課 ,梁漱溟先生來院與談。梁先生以前學佛,但是後來棄佛入儒,寫了《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他對佛教思想有深刻的感情,對佛法的思辯力也非常贊賞,但認為國族垂危,民生凋 敝,眼前應先顧到「此時,此地,此人」的現實需要,因此應以儒家思想為本。假使是一 個本來就來自外教的人,前來挑釁佛教,也許不會引起導師這麼深刻的反思,但是為什麼 思想如此傑出的人,進到佛門以後,竟然還轉而走向儒家呢?這必然帶給導師很大的衝擊 。[2] 佛教要立足於世間,不光是在知識菁英的上層,說些高妙的思想,而是要把佛教精神宏揚 開來,讓廣大的社會民眾覺得,佛法對社會,對自己,確實有所幫助,這才是最重要的。 否則,即使道理談得再高妙動聽,倘若人民覺得與民生疾苦無關,與國家命運、社會前途 無關,那麼,他們可能會因「暫時用不到它」而束之高閣。 印順導師受到了儒者的質疑,經過思考與反省,體會到倘若沒有「兼善天下」的大乘理念 ,佛教要立足在中國的土壤,將更為困難。古印度的沙門文化,還容忍某一些人獨善其身 、終老其生,在森林曠野之中啥事不做,人民認為供養沙門就有福報,這也是一種利己主 義的觀念──因為供養沙門對自己是有利益的。這種思想信念,是印度文化的一部份,但 中國佛教要把這一部份的文化硬生生從原生土壤移植到中國來,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中國讀書人看待佛教,本來就把它當做是異文化,多少有些民族主義的情緒;若再看到這 群出家人好吃懶做,一天到晚只在山林裏頭,除了禪修就是吃飯、睡覺,啥事不管,這是 中國人很難以忍受的。也因此,佛教在中國,會出現「農禪」制度,會有「一日不作,一 日不食」的提倡,這都是因應環境所作的良性調適。 佛教傳到中國來,事實上,大、小乘經典是都陸續翻譯過來了,而且一開始也沒有強烈意 會到大乘與小乘的區分,所有經典都當成「佛說」來加以處理。他們發展出各種不同的「 判教」主張,以解決經典內容不同、說法差異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中國人還是選擇了大乘 ?這一定有它文化背景與思考慣性的因素。儒家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就是:「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兼善天下」的理想,在中國文化中是主流,隱遁獨善則只是不得已 的次要選擇,或是被社會所包容的生活方式而已。 為什麼梁漱溟要掉頭離開佛教,應該就是對那種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的獨善式佛教感到不 耐,認為眼前中國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人民的安定溫飽都已成了問題,這個時候談「 解脫」,實在太不務實了。這就是「兼善天下」的文化思維。因此,作為中國知識份子的 印順導師,面對南傳佛教與當代學者有關「大乘非佛說」的質疑時,雖然沒有站在民族主 義的立場,而加以情緒性反擊,卻依然把握住「兼善天下」的主調,正面肯定著大乘佛教 令眾生離苦得樂的理想,認為它有著不可磨滅且聲聞佛教所無可替代的價值。 他回應「大乘非佛說」的質疑時,沒有採取信仰人士的方式——將它們一律訴諸「邪說」 而不予理會,或是來個「互相不承認」就了事。試想,如果南傳認為:「我們是正,你們 是邪」。北傳則認為:「我們是大,你們是小」。那除了情緒的張力以外,又有什麼本事 說服對方?徒然製造彼此的緊張關係而已。但有些人對「大乘非佛說」之類的質疑充耳不 聞,或是誡止信眾閱讀這些書籍,這也未免是掩耳盜鈴。一旦信眾有因緣接觸到了這類說 法,或者被別人問到了相關問題,思想依然會受到衝擊,倘若沒有強而有力的回應,來破 解這些質疑,試問他們又當如何依原有信仰來安身立命? 所以,印順導師沒有採取不理它、回罵它或告訴信眾「這些都是邪知邪見」的方式,他反 而採取了正面回應的態度。至於回應的內容,他也沒有採取古德「證明大乘經是佛親口宣 說」的方式,因為「大乘非佛說」這種質疑,早在古印度就吵翻了天,若依這種方式來回 應,怕依然只是各說各話而已。 -------------------------------------------------------------- [2] 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自序:「二十七年冬,梁漱溟氏來山,自述其學佛中止 之機曰:「此時、此地、此人」。吾聞而思之,深覺不特梁氏之為然,宋明理學之出佛歸 儒,亦未嘗不緣此一念也。佛教之遍十方界,盡未來際,度一切有情,心量廣大,非不善 也。然不假以本末先後之辨,任重致遠之行,而競為『三生取辦』,『一生圓證』,『即 身成佛』之談,事大而急功,無惑乎佛教之言高而行卑也!吾心疑甚,殊不安。」(頁一 )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39.208.171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02.39.208.171 (10/19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