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創教背景及教主 1. 佛教及耆那教的興起與發展的時代重疊, 彼此宣教範圍也相近、教理相似且宗教術語相同, 二教教團也在相同的社會基礎與環境中發展, 甚至連教主的生涯、傳記、神話也有相當大的共通性。 2. 耆那教教主姓氏筏馱摩那(Vardhamana), 中印度剎帝利種姓,名作悉達多(Siddhartha or Sarvarthasiddha), 具足三十二相,出生則母夢白象入胎,妻子名耶輸陀羅(Yasodhara)。 3. 皆稱為「佛」、「勝者」、「大雄」、「阿羅漢」、 「薄伽梵」、「世尊」等 4. 皆於樹下悟道,其聖樹皆稱作「菩提樹」、「無憂樹」 除了姓氏不同之外,上述其餘特徵皆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相同。 ◎ 宗教象徵及用語 從文獻紀錄上,我們得知耆那教的宗教術語及宗教象徵與佛教類似, 耆那教有過去二十四祖的說法,佛教則有過去二十四佛的說法。 宗教象徵物與佛教相同, 以聖樹、法輪、獅子、卍字、蓮花、手印、足印等作為宗教象徵, 比較特殊的象徵物是螺貝及三叉戟。 耆那教視螺貝為教主的化身,三叉戟為苦行、禁欲的象徵, 佛教則視螺貝作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三叉戟則象徵佛法僧三寶。 宗教崇拜上,二教皆有舍利崇拜、塔寺崇拜, 二教造像相似,耆那教造像多為裸身、薄紗、左手執衣, 類似的造像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也同樣出現在佛教造像上。 ◎ 教義相似處    1. 皆以苦諦作教義基礎 耆那教的教典記載「我說大恐佈、苦、眾生隨處顫抖。」 佛教「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 說明二教皆認為人生是苦的, 2. 基本教義 耆那教也具有有輪回的觀念,並主張無常, 認為無明、我執、業的繫縛是輪回及苦的根本。 3. 進階教義 佛教釋迦牟尼主張緣起及無我說, 而耆那教則認為一切由靈魂及非靈魂的極微所構成。 主張一切眾生皆有靈(自性),而靈的本性是清淨圓滿的, 但為業所繫縛而無明(迷)、我執,因此受輪迴無法解脫。 而佛教如來藏系則與耆那教有相同的看法--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寶性論》、  「如來藏自性清淨。」《楞伽經》  另外耆那教認為除了靈魂之外,  尚有非靈魂的極微構成物質界的一切,極微物是不可分割的,      後期部派佛教的說一切有部也有相同的主張。 ◎ 修持解脫的方法  耆那教認為解脫的方法為:        1. 持五戒(不殺、不淫、不妄語、不偷盜、無所有) 2. 修行三寶,即為正智、正信、正行, 此外還實行各種苦行,如此才能清除舊有惡業, 並使新的惡業不生,獲得解脫。 其他如耆那教積極的不殺生行為,包含素食及放生, 也成為現今大乘佛教的主要內容之一。 ◎ 與大乘佛教的可能關係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當中,  嚴熾王(阿育王或丘就卻)求法於薩遮尼乾(妙智善說法的耆那出家者),      而大乘佛教的推動者優婆鞠多在皈依佛教前恰巧也是是一位尼乾。  另外「大乘」(Mahayana)一詞,  儘管經常在漢譯的大乘經典中出現,      但是根據性一法師的對於印度古碑文的研究表示,      佛教「大乘」(Mahayana)遲至西元5世紀之後才出現。      而「大乘」一詞,最早可能出現於的耆那教經典的紀錄:      「知世界之苦,去除世界的束縛,勇者親赴大乘。       順序趨赴高處而不欲生。」   現今的耆那教經典則於西元454年的伐拉彼結集而成。 ◎ 經典集成 1. 佛教及耆那教二教皆稱呼自己的宗教聖典作「阿含」  2. 第一次集成:公元前3世紀,護法王孔雀王朝阿育王,結集於華氏城。  3. 第二次集成:西元454年,結集於伐拉彼,作十二分支(教)。 必較特殊的是,目前印度所考據出來的佛塔、佛像雕刻、阿育王柱等,    都極有可能有部分是耆那教的塔、造像雕刻、阿育王柱,  著名的桑奇大塔的宗教身分,雖然目前被認定作佛塔,      但也有另一派學者認為是耆那塔。 -- 諸行無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滅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滅滅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盤無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從菩提樹下走過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48.18
yamola:爆點文........大推~~~~ 192.72.163.68 08/16 23:14
chuit:還好啦~ 不過這種文章應該沒人敢拿出來討論 59.115.48.18 08/16 23:27
yamola:有人挨了一槍 還會大聲嚷嚷嗎?? 192.72.163.68 08/16 23:38
chuit:有啊~ 通常開槍的人會被正義使者給斃了 59.115.48.18 08/16 23:47
Cid:請問耆那教的教義亦主張要斷除貪嗔癡嗎? 有一 218.166.49.158 08/16 23:57
Cid:段增支部的經文提到外道向阿難問法, 並且肯定 218.166.49.158 08/16 23:58
Cid:佛陀教法斷除貪嗔癡的目標, 以此看來在佛陀的 218.166.49.158 08/16 23:59
Cid:時代, 斷除貪嗔癡應該是一種普遍的目標─當然 218.166.49.158 08/17 00:01
Cid:我們相信只有佛陀找到了正確的方法. 但佛法與 218.166.49.158 08/17 00:02
Cid:當時的外道不易判別應該也是能夠理解的. 218.166.49.158 08/17 00:02
alexhk:由梵我合一認知到本自存在,有什麼不好說? 59.104.38.120 08/17 00:05
alexhk:佛經外道而證,當來下生佛之前,多少達梵我合 59.104.38.120 08/17 00:09
alexhk:一? (連個我字都還...) 59.104.38.120 08/17 00:09
jt5354:探索頻道有看過這系列報導,好文。220.134.238.232 08/17 00:17
chuit:這是很有趣的,耆那教也認同破貪嗔癡,破我 59.115.48.18 08/17 00:18
chuit:至於ALEX所提出來的, 看不太懂文字的意思 59.115.48.18 08/17 00:19
chuit:更有趣的是, 耆那教雖然承認靈魂 59.115.48.18 08/17 00:19
chuit:但也認為靈魂是無常的 59.115.48.18 08/17 00:20
pepsilin:所以chuit君認為大乘根本就是耆那教嗎? 61.57.142.156 08/17 00:23
pepsilin:玄奘留學印度時,印度已有大乘多年 61.57.142.156 08/17 00:24
pepsilin:難道當時的印度佛學院也是耆那教的支部? 61.57.142.156 08/17 00:24
chuit:ㄚ天啊~ 我在比較二宗教之間相似的地方 59.115.48.18 08/17 00:26
pepsilin:chuit要認為是純比較,當然由得你。 61.57.142.156 08/17 00:28
pepsilin:你覺得是,我也沒什麼立場說不是,不是? 61.57.142.156 08/17 00:28
chuit:你不能否認的, 二教之間的確有這些相似處 59.115.48.18 08/17 00:28
chuit:如果這些相似處就可以認定二教不二 59.115.48.18 08/17 00:29
chuit:那也是你的事情~ 在我看來, 二教不同但相似 59.115.48.18 08/17 00:30
chuit:甚至二教經文都有雷同, 一模一樣的法句 59.115.48.18 08/17 00:31
chuit:但是我並沒有說大乘佛教就是耆那教 59.115.48.18 08/17 00:32
chuit:這是你誤解的~ 我並沒有這麼說 59.115.48.18 08/17 00:32
chuit:另外,玄奘不也把滅佛的商羯羅當作佛教菩薩? 59.115.48.18 08/17 00:33
Cid:在前面提及的外道問法經文中, 阿難將問答的內 218.166.49.158 08/17 00:53
Cid:容作了一番總結:"若人宣說斷除貪嗔癡的教法, 218.166.49.158 08/17 00:54
Cid:即是善說之法; 為斷貪嗔癡而行的人便是世間正 218.166.49.158 08/17 00:55
Cid:行者; 若人已斷除貪嗔癡, 即是世間善逝." 所以 218.166.49.158 08/17 00:55
Cid:其實耆那教亦是善說之法, 教徒亦是世間正行者? 218.166.49.158 08/17 00:56
chuit:我們並不能直接否認, 雖然在佛典中經常將耆 59.115.48.18 08/17 01:05
chuit:那比作愚昧者, 但在宗教競爭的狀況下, 59.115.48.18 08/17 01:05
chuit:刻意的醜化及汙名是很常見的方式 59.115.48.18 08/17 01:06
alexhk:何嘗不是? 59.104.38.120 08/17 01:10
chuit:ALEX 你叫說什麼? 沒頭沒尾太高了 59.115.48.18 08/17 01:12
chuit:這意境太高~ 很難理解y 59.115.48.18 08/17 01:12
alexhk:不好意思,講的太好,一樣看不懂.. 59.104.38.120 08/17 01:13
chuit:看來我要練練他心通才能理解ALEX的意境 59.115.48.18 08/17 01:14
alexhk:不必,你講的別人看的懂就好 59.104.38.120 08/17 01:15
alexhk: 59.104.38.120 08/17 01:16
chuit:我不是善說法者, 常常引起別人的煩惱 :P 59.115.48.18 08/17 01:23
alexhk:不對,你善於說法,煩惱自尋 (誰惱了?) 59.104.38.120 08/17 01:28
chuit:呵呵 不跟你玩了 59.115.48.18 08/17 01:33
alexhk: 59.104.38.120 08/17 01:34
alexhk:慢走,看得懂再來.. 59.104.38.120 08/17 01:35
visorkk:推這篇 220.134.14.252 08/17 01:58
※ 編輯: chuit 來自: 59.115.54.122 (08/17 10:47)
alexhk:笑.. (是該編輯一下) 59.104.38.120 08/17 12:01
chuit:沒辦法 看到錯字和調整編排順序 220.133.94.248 08/17 15:21
redeploy:順便請教c大 大乘佛教的另一特點125.226.143.163 08/17 16:14
redeploy:是滿天神佛125.226.143.163 08/17 16:15
redeploy:講求他力 這跟耆那教有關嗎?125.226.143.163 08/17 16:15
mormolyca:耆那教也不講求他力的...... 59.115.50.158 08/17 16:28
redeploy:爬文看了 那應該是吸收婆羅門教的教義125.226.143.163 08/17 16:30
Crazyfire:原始的佛教和耆那教都講求自力解脫 59.117.6.137 08/17 23:42
Crazyfire:他力思想是為了因應印度教的挑戰而發展 59.117.6.137 08/17 23:43
Crazyfire:出用來競逐信眾的思想及實修體系 59.117.6.137 08/17 23:44
> -------------------------------------------------------------------------- < 作者: chuit (從菩提樹下走過) 看板: Buddhism 標題: Re: [心得] 你信仰的是佛教還是耆那教? 時間: Sun Aug 17 17:40:47 2008 ※ 引述《Cid (飄 搖)》之銘言: : : → chuit:但是名色分別智是否為初禪的禪那之一? 59.115.48.18 08/17 00:58 : 就我修習的毗婆舍那禪法來說, 不將名色分別智稱為禪那: : 禪那(安止)分為二種: 止禪禪那與毗婆舍那禪那, 即是一般說的止/觀. : 止禪禪那是純粹的定力, 觀照固定而單一的目標; : 而毗婆舍那禪那則是讓心自由地從一個目標轉移到另一個目標上. : 毗婆舍那禪那可分為四重進展: 第一至第四毗婆舍那禪那, 即是初禪至四禪. : 在進入初禪前, 必需具備五禪支(尋伺定喜樂), 以及名色分別智, : 具備這六項之後就可說是進入初禪了. : 而進入初禪之後, 便會開始發展其餘的觀智. 觀智的進展對應了接下來的二禪至四禪. : 這些階段禪修者自己通常很難辨識, (一般也不鼓勵禪修者去思索這些進展) : 而需要向經驗豐富的禪修老師報告禪修時的經驗, 才能確定進展, 並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 : 我所學的禪法中並未探討止禪禪那的進展, : 如果外道的四禪指的是止禪禪那, 那麼不知道四禪是依據什麼做劃分的?   廣義的禪修包含了「止」及「觀」二個法門。   「止」即是一般大眾所指的「禪定」,梵文作「奢摩他」(Shamatha), 就是心一境相,心專注於某一對象,心進入寂靜的狀態, 所以又稱為「安止定」、「寂止禪」等。 以簡單的實際作法來說,譬如以念佛、持咒、觀呼吸等作為觀照目標, 最後,思想內心能持續駐留在此目標而無任何雜念, 有些宗派認為入於深禪自然能夠生起智慧, 也有宗派認為禪定所獲得的只是「暫時」從感觀知覺的撤離,出定後仍會煩惱。   「觀」所指「禪觀」,梵文作「毗婆舍那」(Vipassana),又稱作「四念處」, 以自己「身、受、心、法」作為主要的對象, 也就是透過客觀的觀察、覺知當下「身、受、心、法」生滅、變化、流轉的狀態, 因此又稱作「內觀」或「內觀禪」、「智慧禪」等。   奢摩他定與毗婆舍那觀最大的不同處, 就感受上前者專一、能夠降伏紛亂的心念及煩惱,而帶來寂止、沈靜的喜樂, 後者則是帶來清明、覺醒、念念分明而體驗無我、無常、性空, 生起出世間的智慧。 ------------------------------------------------------------------------ 大多數的人接觸的都是「奢摩他」, 這也是在佛陀成道之前,便流行於印度的法門,   其修持多以禪定、觀想為主,信仰與德行及哲學思辨為輔,如話頭禪。   透過各種觀境(如地、水、火、風、氣息、咒語等)   進入四禪八定而得到身心的輕安、寂靜,   通常在進入四禪之後,便可引發神通。   有許多人將三摩地(samadhi)誤解為奢摩他(samatha),   不清楚二者之間的意思,或是以為所指相同。   一般認為奢摩他所指的是「禪定」,而三摩地則指「進入禪定的狀態」,   在次第上則包含了二類三種,即:透過毗婆舍那而獲得的「剎那定」,   及透過奢摩他而獲得的「近行定」及「安止定」。   「剎那定」乃是透過修習毗婆舍那而獲得的一種清明、覺醒,   能夠敏銳到能看穿迅速又連續不斷的剎那生滅現象的能力,   是毗婆舍那獨有的一種特徵。   近代禪修大師馬哈希尊者認為綿密不間斷的「剎那定」   具備了降服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從而帶來心清淨,   成就16階的內觀智(名色分別智.....乃至思惟反射智), 直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乃至阿羅漢果。   在奢摩他的過程中,會產生五種禪支, 包含了「尋、伺、喜、樂、一境性」等心理狀態, 而所謂「近行」是靠近的意思, 「近行定」是接近「安止定」之前的一種禪定狀態, 能夠逐漸清楚、明顯的體認到五種禪支, 但尚無法穩定的安住於一境性而獲得「安止定」。 ---------------------------------------------------------------- 一般認為,「近行定」住於欲界, 而「四禪定」及「四無色定」則分別住於色界的及無色界, 包含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及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合稱作「四禪八定」。 在《清靜道論》中對於四種禪定的注解是:   初禪:有尋有伺、離五蓋具五支(尋、伺、喜、樂、定)。   二禪:尋伺止息,內淨心專一故,無尋無伺,定生喜樂。   三禪:離喜的妙樂,而住於捨、念與正知,成就捨念樂住。   四禪:斷樂、斷苦,已滅喜憂故,不苦不樂故,捨念清淨。 而在非想非非想處定之後,尚有「滅盡定」。 「滅盡定」是非常深入的禪定成就而獲得三明六通, 只有佛陀及少數的大阿羅漢具備這種禪定能力, 許多人會誤以為「滅盡定」最高的禪定力,   但實際上尚有高於「滅盡定」的成就,   即是完全止息、無上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