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 、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 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 、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 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 、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 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 、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 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 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 、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 、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 病、死怖。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 、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 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 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及於"色"喜樂 -------------------------- 解釋可另看台大獅子吼網站:http://ppt.cc/i6x5 原則上我是把相關類型的篇彙整一起,如此五篇皆相似,故集合誦念。 題外話,坊間有些大德可能覺得雜阿含經似乎有蠻多看起來很相似的篇數,故而做修改, 如把相似的篇數只取一篇而結集出書,其他相似篇便捨棄,我想他們所持的理由是為了方 便,以及不置於重複或凌亂(雜),不過我想這點在當初雜阿含譯經家"宋天竺三藏求那跋 陀羅"在翻譯的時候應該早就知道了,不過高僧們還是保留原文而譯出,甚至南傳的《尼 柯耶》也是保留原文。為何高僧們還是保留?難道古賢大德不知道很多篇重複嗎? 我想他們的理由是,若自行刪修,那麼後世的人也以自我觀點而刪修經文,到後來經文 會變成怎麼樣?可能原本幾千頁的佛經,傳了數百上千年變成只有幾百頁了。因為若開了 先例,其他人可能以其主觀立場,而會認為某些不重要或重複而做刪修。 當初結集的時候,佛所說的一定有其理由,或許是某些話應不斷重說,一而再、再而三 的不厭其煩的說,這樣不同根器的人們才會有所吸收。而人們讀到了該經時,因不斷重複 ,而能深記腦海裡。 好比是國高中的英文參考書,在介紹一段文法時,一定會舉例,通常若該段文法較深時, 若只舉一例,可能學生遇到他例時,而不能做變通,較厚的參考會出2~3個例子加深印象。 並且在其他部分,若能做交叉比對的話,相信更能加深學生學習。 同樣也是,若真取二百多篇雜阿含經便以為是全部,那麼便容易犯了上述的毛病,應當 說是"節錄"才是。並不是全部的人僅讀"最後衝刺"(參考書)就能考聯考的。畢竟"最後衝 刺"(參考書)只是"節錄重點"而已,若真要完全懂得上課所教,那麼一定要全部看完課本 才不會有所遺漏。 所以這就是雜阿含經讀經班的由來。 ---------------------------------------------- 解釋可看台大獅子吼網站:http://ppt.cc/i6x5 ps:雜阿含經裡的"色",泛指一切物質(含身體),並非指色情。 色情者之色,則包含"色(男女身體)-->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觸)-->想-->行-->識(再回 到"色.受.想.行.識"(不斷輪迴、與"十二因緣法"相應)。 http://www.ctworld.org.tw/meditation/02_b05.htm -------------------- 心得:取"關鍵字",方便憶誦。(請以鍵盤Page up、Page Down跳頁上下互看) (三)於"色、受、想、行、識","知、明、斷、離欲"。 (四)於"色、受、想、行、識","知、明、斷、離欲",心解脫者, 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綜合(一)~(四)篇,什麼是"色、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 欲"呢?--觀"色.受.想.行.識"(正思維),"無常、苦、空、非我"。詳見99/01/18末。 (五)於"色、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於"色、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一如三、 四篇)。 (六)於"色、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 老、病、死怖。(一如三、四、五篇) (七)於"色、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 解脫"。(一如三、四、五、六篇) "無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 ,"及於'色'喜樂" (引用:台大獅子吼版解釋) 此頌是將《雜阿含經》第1經至第7經的關鍵名詞整理出來,以方便記憶。佛陀在世時, 說法皆由弟子背誦而流傳,結集經典時弟子將關鍵名詞以頌偈代表,以避免遺漏、並協 助憶念。這叫作「攝頌」。《雜阿含經》中通常是以每十經為一頌,第1經其實是四本經 (無常、苦、空、非我)的合併,所以此攝頌其實也含括十經。http://ppt.cc/i6x5 我解釋:正思惟"色、受、想、行、識","無常及苦、空、非我"。 無知是哪四種?"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於"色、受、想、行、識")。 而去喜樂(於"色、受、想、行、識"),則於苦愛喜。 歡迎欲加入讀經班同學補充,如果怕不好意思可寄到我信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ㄨ▌ㄨ ▌ ▍/ ▌◢◤ ▌ ▌▊▄▉▄▄ ▍ ▌ ▌ ▍ㄨ▌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71.114
ayayoko:推 整理的很仔細 這樣類似的放在一起 61.64.163.58 01/19 22:56
ayayoko:很適合我這種腦子亂糟糟的人 感恩 61.64.163.58 01/19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