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 依據原文: : : 1.先貼佛經裡五根的敘述,先從雜阿含經開始。從佛經裡,把佛法找出來、實修。 : : 先有關搜尋"雜阿含經"五根、再搜尋"四聖諦"的敘述。 : : ---------------------------------- : : ()為個人註解 :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 (一一五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舍衛國中婆肆吒婆羅門女,信佛、法、僧,歸佛、歸法、歸比丘僧。 於佛、法、僧,已離狐疑,於苦習盡道,亦離疑惑;見諦得果,得無間慧。 其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婆羅門。 每至左右所為作時,有小得失,即稱南無佛,向如來所住方面,隨方合掌,三說是言:「 南無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身純金色,圓光一尋,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 (如來 應供 等正覺) 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時,夫婆羅門聞之,瞋恚不喜,語其婦言:「為鬼著耶?無有此義,捨諸三明大德婆羅門 ,而稱歎彼禿頭沙門。黑闇之分,世所不稱。我今當往共汝大師論議,足知勝如。」 婦語夫言:「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能共世尊、如來、應、 等正覺,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仙人上首,我之大師 ,共論議者。然今婆羅門且往,自可知之!」 時,婆羅門即往詣佛,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為殺於何等,  而得安隱眠?  為殺於何等,  令心得無憂?  為殺於何等,  瞿曇所稱歎?」 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之所念,而說偈言: 「殺於瞋恨者,  而得安隱眠,  殺於瞋恚者,  而心得無憂。  瞋恚為毒本,  能害甘種子,  能害於彼者,  賢聖所稱歎。  若能害彼者,  其心得無憂。」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示、教、照、喜,次第說法,謂: 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隨順,福利清淨,分別 廣說;譬如清淨白[疊*毛],易為染色。 如是,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即於座上,於四聖諦,得無閡等,所謂苦、集、滅、道是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 即從座起,偏露右肩,合掌白佛:「已度,世尊!已度,善逝! 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已,盡其壽命,為優婆塞,證知我!」 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還歸自家。 其婦優婆夷遙見夫來,見已,白言:「已與如來、應、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如 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為我大師,共論議耶?」 其夫答言:「我未嘗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有能與如來、應、 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妙說之上,諸仙之首,牟尼之尊 ,汝之大師,共論議也。汝今與我,作好法衣,我持至世尊所,出家學道。」 時,婦悉以鮮潔白[疊*毛],令作法衣。 時,婆羅門持衣往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言:「世尊,我今可得於世尊法中 出家學道,修梵行不?」 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此法、律出家學道,修諸梵行。」 即出家已,獨靜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 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一一七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見五欲, 如火坑。 如是觀察五欲已,於五欲貪、欲愛、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處、住處, 而自防閉;行處、住處逆防閉已,隨其行處、住處,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云何名為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 多聞聖弟子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 云何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 譬如近一聚落,邊有深坑,滿中盛火,無有煙焰。 時,有士夫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惡死。 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滿中盛火,我若墮中,必死無疑。』 於彼生遠、思遠、欲遠。 如是多聞聖弟子,見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 若行處、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譬如聚落邊有[木*奈]林,多諸棘刺,時,有士夫入於林中,有所營作。 入林中已,前後、左右、上下盡有棘刺。 爾時,士夫正念而行、正念來去、正念明目、正念端視、正念屈身。 所以者何?莫令利刺,傷壞身故。 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若依聚落城邑而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善執其 心,正念安住、正念而行、正念明目、正念觀察。 所以者何?莫令利刺,傷聖法、律。 云何利刺,傷聖法、律?謂: 可意愛念之色,是名利刺,傷聖法、律。 云何是可意愛念之色,傷聖法、律?謂: 五欲功德,眼識色生愛念,長養欲樂;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生愛念, 長養欲樂,是名可愛念色,傷聖法、律; 是名多聞聖弟子所行處、所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間貪、憂、不善法,以漏其心。 或時多聞聖弟子生於正念,生惡不善覺,長養欲、長養恚、長養癡,是鈍根; 多聞聖弟子雖起集滅,以欲覆心。譬如鐵丸,燒令極熱,以少水灑,尋即乾消,如是多聞 聖弟子鈍根生念,尋滅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是行,如是住。若王、大臣若親往詣其所,請以俸祿,語言:『男子!何用 剃髮,執持瓦器,身著袈裟,家家乞食為?不如安慰服五欲樂,行施作福。』 云何?比丘!多聞聖弟子,國王、大臣、諸親檀越,請以俸祿,彼當還戒,退減以不?」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多聞聖弟子於一切苦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見故,見火 坑,譬五欲,乃至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永覆心,行處、住處逆防逆知,乃至世間貪 、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若復為國王、大臣、親族,請以俸祿,還戒退減,無有是處!」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聞聖弟子其心長夜臨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向於 離欲,而於涅槃,寂靜捨離,樂於涅槃;於有漏處,寂滅清涼。 若為國王、長者、親族所請,還戒退減者,無有是處!餘得大苦。 譬如恒河,長夜臨趣、流注、浚輸東方,多眾斷截,欲令臨趣、流注、浚輸西方,寧能得 不?」 答言:「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恒水長夜流注東方,欲令西流,未而可得,彼諸大眾, 徒辛苦耳! 如是多聞聖弟子長夜臨趣、流注、浚輸,向於遠離,乃至欲令退減,無有是處,徒辛苦耳 !」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彌絺羅國菴羅園中。 時,有婆四吒婆羅門尼,有六子相續命終,念子發狂,裸形被髮,隨路而走,至彌絺羅菴 羅園中。 爾時,世尊無量大眾圍繞說法,婆四吒婆羅門尼,遙見世尊,見已,即得本心,慚愧羞恥 ,歛身蹲坐。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取汝鬱多羅僧與彼婆四吒婆羅門尼,令著聽法。」 尊者阿難即受佛教,取衣令著。 時,婆羅門尼得衣著已,至於佛前,稽首禮佛,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如佛常法,說法次第,乃至信心清淨, 受三自歸,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彼婆四吒優婆夷於後時,第七子忽復命終,彼優婆夷,都不啼哭、憂悲惱苦。 時,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而告婆四吒優婆夷言: 「先諸子命終,  念子生憂苦,  晝夜不飲食,  乃至發狂亂。  今喪弟七子,  而不生憂苦?」 婆四吒優婆夷即復說偈答其夫言: 「兒孫有千數,  因緣和合生,  長夜遷過去,  我與君亦然。  子孫及宗族,  其數無限量,  彼彼所生處,  更互相殘食。  若知生要者,  何足生憂苦?  我已知出離,  生死存亡相 不復生憂苦,  入佛正教故。」 時,婆四吒優婆夷夫說偈歎曰: 「未曾所聞法,  而今聞汝說,  何處聞說法,  不念子憂悲?」 婆四吒優婆夷說偈答言: 「今日等正覺,  在彌絺羅國,  菴羅樹園中,  永離一切苦,  演說一切苦、  苦習、苦寂滅、  賢聖八正道,  安隱趣涅槃!  則是我大師,  深樂其正教。  我已知正法,  能開子憂苦。」 其夫婆羅門復說偈言: 「我今亦當往,  彌絺菴羅園,  彼世尊亦當,  開我子憂苦。」 優婆夷復說偈言: 「當觀等正覺,  柔軟金色身;  不調者能調,  廣度海流人。」 爾時,婆羅門即嚴駕乘於馬車,詣彌絺羅菴羅園。遙見世尊,轉增信樂,詣大師前。 彼時,大師即為說偈,開其法眼,苦、習、滅、道,正向涅槃,彼即見法,成無間等。 既知法已,請求出家。 時,婆羅門即得出家,獨靜思惟,乃至得阿羅漢。 世尊記說:「於第三夜,逮得三明。」得三明已,佛即告之:「命遣御者,乘車還家, 告婆四吒優婆夷,令發隨喜,語言:『婆羅門往見世尊,得淨信心,奉事大師,即為說法 ,為開法眼,見苦聖諦、苦集、苦滅、賢聖八道,安趣涅槃,成無間等。既知法已,即求 出家。世尊記說:「於第三夜,具足三明。」』」 時,彼御者奉教疾還。 時,婆四吒優婆夷,遙見御者空車而還。即遙問言:「婆羅門為見佛不?佛為說法,開示 法眼,見聖諦不?」 御者白言:「婆羅門已見世尊,得淨信心,奉事大師,為開法眼,說四聖諦,成無間等。 既知法已,即求出家,專精思惟。世尊記說:『於第三夜,具足三明。』」 時,優婆夷心即隨喜,語御者言:「車馬屬汝,加復賜汝金錢一千,已汝傳信言: 『婆羅門宿闍諦,已得三明。』令我歡喜故。」 御者白言:「我今何用車馬金錢為?」車馬金錢還優婆夷,「我今當還婆羅門所,隨彼出 家。」 優婆夷言:「汝意如此,便可速還。不久亦當如彼所得,具足三明,隨後出家。」 御者白言:「如是,優婆夷!如彼出家,我亦當然。」 優婆夷言:「汝父出家,汝隨出家,我今不久亦當隨去。如空野大龍,乘虛而遊,其餘諸 ("婆四吒"優婆夷,對著優婆夷女"孫陀槃梨"說:) 龍、龍子、龍女悉皆隨去,我亦如是,執持衣缽,易養易滿。」 御者白言:「優婆夷!若如是者,所願必果,不久當見優婆夷,少欲知足,執持衣缽, 人所棄者,乞受而食,剃髮染衣,於陰、界、入斷除愛欲,離貪繫縛,盡諸有漏。」 彼婆羅門及其御者、婆四吒優婆夷、優婆夷女孫陀槃梨,悉皆出家,究竟苦邊。 (一一八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人間遊行,夜宿一娑羅林中。 時,有一婆羅門,近彼林側,與五百年少婆羅門共。彼婆羅門常稱歎欽想: 「欲見世尊,何時遊於此林,我因得見遇,問所疑,頗有閑暇為我記說?」 時,彼婆羅門年少弟子,為採薪故,入於林中,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儀容端正,諸根寂靜 ,其心寂定,形若金山,光明徹照。見已,作是念:「我和上婆羅門,常稱歎欽仰,欲見 瞿曇,問其所疑,今此沙門瞿曇到此林中,我當疾往白和上令知。」 即持薪束,疾還學堂。捨薪束已,詣和上所,白言:「和上當知,和上由來,常所稱歎欽 仰,欲見沙門瞿曇,脫到此林,當問所疑,今日瞿曇已到此林,和上知時!」 時,婆羅門即詣世尊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獨入此恐怖,  深邃叢林中,  堅住不傾動,  善修正勤法。  無歌舞音樂,  寂默住空閑;  我所未曾見,  獨樂深林者,  欲求於世間,  自在增上主?  為三十三天,  天上自在樂?  何故深林中,  苦行自枯槁?」 (世尊您在這恐怖深邃叢林中,善修正勤法,沒有歌舞音樂,寂默而住,我所未曾見。 您獨樂深林中,是想要求世間,還是升天上的快樂?為何要在此深林中,苦行自枯槁?)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欲種種求,  諸界多種著;  彼一切皆是,  愚癡之根本,  如是一切求,  我久悉已吐,  不求不諂偽,  一切無所觸。  於一切諸法,  唯一清淨觀,  得無上菩提,  禪思修不樂。」 婆羅門復說偈言: 「我今敬禮汝,  大寂牟尼尊,  禪思之妙王,  覺無邊大覺;  如來天人救,  巍巍若金山。  解脫於叢林,  於林永不著;  已拔深利刺,  清淨無餘跡。  論師之上首,  言說最勝辯;  人中雄師子,  震吼於深林。  顯現苦聖諦、  集、滅、八正道;  能盡眾苦聚,  乘出淨無垢。  自脫一切苦,  濟彼苦眾生;  安樂眾生故,  演說於正法。  已斷於恩愛,  遠離於欲網;  斷除於一切,  有愛之結縛。  如水生蓮花,  塵水不染著;  如日停虛空,  清淨無雲翳。  善哉我今日,  至拘薩羅林,  得見於大師,  兩足之勝尊,  大林大精進,  得第一廣度;  調御師之首,  敬禮無所畏。」 時,婆羅門廣說斯偈,讚歎佛已,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遮羅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 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至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遮羅比丘尼,亦住舍衛國王 園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洗足畢,舉衣缽,持尼師 壇,著肩上,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容貌端正,至遮羅比丘尼前而說偈言: 「覺受生為樂,  生服受五欲,  為誰教受汝,  令厭離於生。」 時,遮羅比丘尼作是念:「此是何人?欲作恐怖?為人?為非人?為姦狡人?而來至此, 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生者必有死,  生則受諸苦,  鞭打諸惱苦,  一切緣生有。  當斷一切苦,  超越一切生,  慧眼觀聖諦,  牟尼所說法。  苦苦及苦集,  滅盡離諸苦,  修習八正道,  安隱趣涅槃。  大師平等法,  我欣樂彼法,  我知彼法故,  不復樂受生。  一切離愛喜,  捨一切闇冥,  寂滅以作證,  安住諸漏盡。  覺知汝惡魔,  自當消滅去。」 時,魔波旬作是念:「遮羅比丘尼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251.76 ※ 編輯: AHJKL 來自: 218.165.251.76 (07/27 23:10)
bc030021:推 07/27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