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依據原文: : 1.先貼佛經裡五根的敘述,先從雜阿含經開始。從佛經裡,把佛法找出來、實修。 : 先有關搜尋"雜阿含經"五根、再搜尋"四聖諦"的敘述。 : 2."雜阿含經"五根:慧根"四聖諦",已搜尋。現在搜尋"信根":四不壞淨。 : 3."慧根"四聖諦"、"信根":四不壞淨,已搜尋。 現搜尋"精進根":四正斷(四正勤)。 4."慧根"四聖諦"、"信根":四不壞淨、"精進根":四正斷(四正勤),已搜尋。 現在搜尋"念根":四念處。四念處在修行是一個很重要的法門,請有意學習的板友 跟上,深入雜阿含經裡有關四念處的修習方法。。 : ---------------------------------- : : ()為個人註解 :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2/0099_024.htm (六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時,尊者優陀夷、尊者阿難陀亦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尊者優陀夷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語尊者阿難: 「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知所見,為諸比丘說聖戒,令不斷、不缺、不擇、不離、 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歎、所不憎惡。 何故如來、應、等正覺所見,為諸比丘說聖戒,不斷、不缺,乃至智者所歎、所不憎惡? 」 尊者阿難語優陀夷:「為修四念處故。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 (六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尊者跋陀羅亦在彼住。 時,尊者跋陀羅問尊者阿難言:「頗有法修習多修習,"得不退轉"耶?」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行者"得不退轉",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時,二正士共論說已,各還本處。 (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尊者跋陀羅亦在彼住。 時,尊者跋陀羅問尊者阿難:「頗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不淨眾生而得清淨",轉增光澤耶 」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不淨眾生而得清淨",轉增光澤,謂: 四念處,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 (六三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尊者跋陀羅亦在彼住。 時,尊者跋陀羅問尊者阿難:「頗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能令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 (六三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尊者跋陀羅亦在彼住。 尊者跋陀羅問尊者阿難:「頗有法修習多修習,"得阿羅漢"?」 尊者阿難語尊者跋陀羅:「有法修習多修習,而"得阿羅漢",謂四念處。 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還本處。 (六三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說。 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三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名:賢聖出離。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出離",如是"正盡苦、究竟苦邊、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 作證",如上廣說。 (也就是說:"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名:賢聖出離",都可以用上述名詞帶入。如 正盡苦 究竟苦邊 得大果 得大福利 得甘露法 究竟甘露 甘露法作證 ) (六三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未淨眾生令得清淨,已淨眾生令增光澤。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如上說。 (六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巴連弗邑雞林精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若比丘, 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出興于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顯示 。 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 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 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 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捨 錢財親屬,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正其身行,護口四過,正命清淨 ,習賢聖戒,守諸根門,護心正念。 眼見色時,不取形相,若於眼根住不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常漏於心, 而今於眼起正律儀; 耳、鼻、舌、身、意起正律儀,亦復如是。 彼以賢聖戒律成就,善攝根門,來往周旋,顧視屈伸,坐臥眠覺、語默,住智正智。 彼成就如此聖戒,守護根門,正智正念,寂靜遠離,空處、樹下、閑房獨坐,正身正念, 繫心安住, 斷世貪憂,離貪欲,淨除貪欲; 斷世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離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淨除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斷除五蓋惱心,慧力羸、諸障閡分、不趣涅槃者, 是故,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外身、內外身, 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 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9/1999jan/1999jan7.htm 引述網址前文: "「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是早期的佛教的修行方法,在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 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 四念處的要義為如實觀,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但是在後期佛教,四念處被窄化為「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在解脫煩惱的力道和效果上,減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許多值得探究之處, 如何經由四念處的修持而滅除煩惱,藉此文略作介紹。......" 的確,翻開雜阿含經,佛陀對於四念處,並未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而是說"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 以我的認知,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不能算錯,而是指 若"僅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實際上是有窄化四念處之感, 也就是說:"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實際上是包含"「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並不能說四念處"僅"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而已。意即:若依照雜阿含經 四念處的定義是: 「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當然其他佛經亦有說「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也都是對的。 ----------------- 而四念處 其中的"身身"觀念住,又可分為"'內身'身觀念住、'外身'身觀念住、'內外身'身觀念住" 即: 身身觀念住: '內身'身觀念住 '外身'身觀念住 '內外身'身觀念住 受受觀念住: '內受'受觀念住 '外受'受觀念住 '內外受'受觀念住 心心觀念住: '內心'心觀念住 '外心'心觀念住 '內外心'心觀念住 法法觀念住: '內法'法觀念住 '外法'法觀念住 '內外法'法觀念住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13.168 ※ 編輯: AHJKL 來自: 125.229.113.168 (08/29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