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依據原文: : 1.先貼佛經裡五根的敘述,先從雜阿含經開始。從佛經裡,把佛法找出來、實修。 : 先有關搜尋"雜阿含經"五根、再搜尋"四聖諦"的敘述。 : 2."雜阿含經"五根:慧根"四聖諦",已搜尋。現在搜尋"信根":四不壞淨。 : 3."慧根"四聖諦"、"信根":四不壞淨,已搜尋。 現搜尋"精進根":四正斷(四正勤)。 : ---------------------------------- : : ()為個人註解 :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三○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所謂:六分別六入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六分別六入處經?謂: 於眼入處不如實知見者,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不如實知見; 不如實知見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 樂,皆生"染著"。 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生染著。 如是染著相應、愚闇、顧念、結縛其心,長養"五受陰",及當來有受,"貪喜"悉皆增長, 身心疲惡,身心壞燒然,身心熾然,身心狂亂,身生苦覺; 彼"身生苦覺"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增長,是名 純一大苦陰聚集。 諸比丘!若於眼如實知見,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如實知見; 見已於眼"不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不染著。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實知見,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 若樂、不苦不樂,如實知見; 如實知見故,於"意"不染著。 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染;不染著故, 不相雜、不愚闇、不顧念、不繫縛,損減五受陰,當來有愛,貪喜彼彼染著,悉皆消滅, 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燒,心不燒,身不熾然,心不熾然, 身覺樂,心覺樂;身心覺樂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悉皆消滅,如是純大苦聚陰滅。 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 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 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 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 修習滿足。 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 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 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皆作證。 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 所謂:名色。 何等法應知、應斷? 所謂:無明及有愛。 何等法應知、應證? 所謂:眼、解脫。 何等法應知、應修? 所謂:正觀。 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 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 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 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 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諸比丘!是名六分別六入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三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住摩竭提那羅聚落,疾病涅槃,純陀沙彌,瞻視供養。 爾時,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 時,純陀沙彌供養尊者舍利弗已,取餘舍利,擔持衣缽,到王舍城,舉衣缽,洗足已, 詣尊者阿難所。 禮尊者阿難足已,卻住一面,白尊者阿難: 「尊者當知,我和上尊者舍利弗已涅槃,我持舍利及衣缽來。」 於是尊者阿難聞純陀沙彌語已,往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舉體離解,四方易韻,持辯閉塞,純陀沙彌來語我言: 『和上舍利弗已涅槃,持餘舍利及衣缽來。』」 佛言:「云何?阿難!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 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涅槃耶?」 [佛問,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涅盤了嗎?(言"法"是否已消失之意)] 阿難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覺所說,謂: 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難白佛:「不也,世尊!雖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然尊者舍利弗, 持戒多聞,少欲知足,常行遠離,精勤方便,攝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深利智慧 、超出智慧、分別智慧、大智慧、廣智慧、甚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能示、能教 、能照、能喜,善能讚歎,為眾說法。是故,世尊!我為法故,為受法者故,愁憂苦惱。 」 佛告阿難:「汝莫愁憂苦惱。所以者何?若坐、若起、若作,有為敗壞之法,何得不壞? 欲令不壞者,無有是處,我先已說,一切所愛念種種諸物、適意之事,一切皆是乖離之法 ,不可常保。譬如大樹,根、莖、枝、葉、華、果茂盛,大枝先折,如大寶山,大巖先崩 。如是,如來大眾眷屬,其大聲聞,先般涅槃, 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於彼方我則無事, 然其彼方,我則不空,以有舍利弗故,我先已說故。 汝今,阿難!如我先說,所可愛念種種適意之事,皆是別離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 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 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 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異洲不異依?」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 如是外身、內外身, 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 (四念處) 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 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 定根者,當知是四禪; 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五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者,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根者,當知是四正斷; 念根者,當知是四念處; 定根者,當知是四禪; 慧根者,當知是四聖諦。 此諸功德,一切皆是為其首,以攝持故。」乃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五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何等為信根?謂: 聖弟子於如來所起信心,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世間法,所不能壞 ,是名信根。 何等為精進根?謂: 四正斷。 何等為念根?謂: 四念處。 何等為定根?謂: 四禪。 何等為慧根?謂: 四聖諦,此諸功德,皆以慧為首。譬如堂閣,棟為其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四念處,如是修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道、四法句、 止觀,亦如是說。 (六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力:信力、念力、慧力。 何等為信力?謂: 聖弟子於如來所入於淨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同法,所不能壞 ,是名信力。 何等為精進力?謂: 修四正斷。 何等為慧力?謂: 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餘二力如上說。 (六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力。何等為四?謂: 信力、精進力、念力、慧力。 復次四力:信力、念力、定力、慧力。 復次四力:覺力、精進力、無罪力、攝力。」 此諸經如上三力說。差別者: 「何等為覺力?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 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如實知,是名覺力。 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斷……」如前廣說。 「何等為無罪力?謂:無罪身、口、意,是名無罪力。 何等為攝力?謂:四攝事,惠施、愛語、行利、同利。」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 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 念力者,當知四念處。 定力者,當知是四禪。 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 「何等信力是學力?於如來所善入於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同 法所不能壞。 何等為精進力是學力?謂四正斷……」如前廣說。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 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慚力是學力。 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 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 何等為慧力是學力?謂聖弟子住於智慧,成就世間,生滅智慧,賢聖出厭離,決定正盡苦 ,是名慧力是學力。」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八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 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 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 現法自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 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 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 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何等為如來十力?謂: 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 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 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 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 若於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 我爾時於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 如是壽分齊。我於彼處死、此處生,彼處生、此處死,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 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 ,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於惡趣 、向於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 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 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 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 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力。何等為七? 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何等為信力? 於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同法所不能壞, 是名信力。 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斷……」如上廣說。 「何等為慚力?謂恥惡不善法……」如上說。 「何等為愧力?於可愧事愧,愧起惡不善法……」如上說。 「何等為念力?謂四念處……」如上說。 「何等為定力?謂四禪……」如上說。 「何等為慧力?謂四聖諦……」如上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漏盡比丘有幾力?」 佛告舍利弗:「漏盡比丘有八力。何等為八?謂:漏盡比丘 心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 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 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若見五欲,猶見火坑。如是見已,於"欲念、欲受、欲著",心不永住, 修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佛說此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力。何等為九?謂: 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數力、修力。 何等為信力?於如來所起正信心,深入堅固……」如上說。 「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斷……」如上說。 「何等為慚力?……」如上說。 「何等為愧力?……」如上說。 「何等為念力?謂內身身觀住……」如上說。 「何等為定力?謂四禪。 何等為慧力?謂四聖諦。 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若於閑房、樹下作如是學:『身、口惡行者,於現法、後 世當受惡報……』」如上廣說。 「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如前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15.132
AHJKL:因本人對於文章句有些名詞解釋以瞭解故, 08/20 23:20
AHJKL:故以本人讀經後,故不再做另行註解解釋,註解只註本人看不懂 08/20 23:20
AHJKL:而有查詢後之文章。故一併貼上。 08/20 23:20
AHJKL:但若有人於讀經,有不瞭解之處,可推文問。我若知必當答。 08/20 23:21
AHJKL:不知也會盡力想辦法查到告知。 08/20 23:21
AHJKL:千萬不要錯過雜阿含經的帶讀活動,以免以後讀完了,發現 08/20 23:23
AHJKL:自己還在原地踏步(每天嘴上功夫說雜阿含經有多重要,卻很少 08/20 23:24
AHJKL:去看),後致有悔<---,我已經提出n次了,基於共修立場, 08/20 23:25
AHJKL:希望各位至少能看過一次,心有個底,若有不懂再提出, 08/20 23:25
AHJKL:我若知必當答,不知也會盡力想辦法查到告知。 08/20 23:25
AHJKL:學佛一定要自己去從"佛經"著手,找出適合自己的法門, 08/20 23:26
AHJKL:專心研究、修學,希望各位能精進。 08/20 23:27
※ 編輯: AHJKL 來自: 125.229.115.132 (08/20 23:35)
alohakida:完全看不懂@@? 小弟文言文實在有待加強! 08/21 10:29
AHJKL:針對哪幾句意思看不懂?還是文言文的問題? 08/21 10:30
AHJKL:若是文言文的問題,建議勿逃避看文言文,我剛開始看也很不 08/21 10:31
AHJKL:習慣,很吃力,畢竟社會大眾看白話文看久了。 08/21 10:31
AHJKL:只要專心去看,小心去看,其實佛經的文言文都很可貴,深入 08/21 10:32
AHJKL:淺出,比起古代的文言文,差很多,又多用譬喻,看久對於寫 08/21 10:32
AHJKL:作文的文學運用,能加分! 08/21 10:32
AHJKL:記住,不要逃避看佛經的淺易文言文,否則則失大利。 08/21 10:33
AHJKL:即使我現在看佛經的淺易文言文,有時也會不習慣,但我還是 08/21 10:34
AHJKL:盡力去克服,佛經用文言文乃是為了要貫穿中國數千年文化傳承 08/21 10:34
AHJKL:,只有文言文才能貫穿漢文系統,各朝代的語言(即使是白話文) 08/21 10:35
AHJKL:終有一天也會像駢文(也持續了數百年)一樣,有所改變,翻譯 08/21 10:35
AHJKL:佛經不是易事,因為涉及到"法"的觀念,要要求自己來配合習慣 08/21 10:36
alohakida:版主好!小弟有一件事要報告一下,就是小弟目前已經在學 08/21 15:13
alohakida:廣論!佛家言:學佛法必須一門深入!因為學佛最忌貪多! 08/21 15:15
alohakida:這樣不謹原本學的學不好,其他學的科目不謹沒效果,甚至可 08/21 15:17
alohakida:成障礙!所以小弟必須把廣論學透徹 才能再學其他法門! 08/21 15:18
alohakida:希望版主見諒 ^_^ 08/21 15:19
AHJKL:學各種法門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要有學, 08/21 16:54
AHJKL:僧團共修的好處之一,在於將所學分享,節省大家進入時間, 08/21 16:54
AHJKL:望您有空將廣論分享給大家知道~。 08/21 16:55
AHJKL:本板是實修版,您可以每天po文記錄廣論,如一天一小段等等。 08/21 16:55
AHJKL:這也是本板的用意之一,如同我幾呼每天讀一段雜阿含經 08/21 16:56
AHJKL:-------------------------- 08/21 17:20
AHJKL:另外其實有沒有跟讀雜阿含經,其實是無所謂,畢竟個人喜好 08/21 17:21
AHJKL:程度不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自修,本推文強調的是 08/21 17:21
AHJKL:很多嘴上說雜阿含經有多重要,可是卻很少去碰他,每天只是 08/21 17:22
AHJKL:高喊原始佛教、阿含經才是正的,這些人可能連一本雜阿含1/20 08/21 17:22
AHJKL:都沒看完。 08/21 17:22
AHJKL:所以本推文的意思是,希望這些喜愛雜阿含經的人,能夠透過 08/21 17:23
AHJKL:讀經活動,來實際深入一翻,而不是時常高喊雜阿含經,卻連 08/21 17:24
AHJKL:基本的五陰六入十八界的知識都不知,也就是勸人"實際去修行" 08/21 17:24
AHJKL:的意思。 08/21 17:24
※ 編輯: AHJKL 來自: 111.184.197.64 (08/21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