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依據原文: : 1.先貼佛經裡五根的敘述,先從雜阿含經開始。從佛經裡,把佛法找出來、實修。 : 先有關搜尋"雜阿含經"五根、再搜尋"四聖諦"的敘述。 : 2."雜阿含經"五根:慧根"四聖諦",已搜尋。現在搜尋"信根":四不壞淨。 : 3."慧根"四聖諦"、"信根":四不壞淨,已搜尋。 現搜尋"精進根":四正斷(四正勤)。 4."慧根"四聖諦"、"信根":四不壞淨、"精進根":四正斷(四正勤),已搜尋。 現在搜尋"念根":四念處。四念處在修行是一個很重要的法門,請有意學習的板友 跟上,深入雜阿含經裡有關四念處的修習方法。。 : ---------------------------------- : : ()為個人註解 :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第五誦道品第一 (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念處。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念處。何等為四?謂: 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如是,比丘!於此四念處修習滿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應當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 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 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 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 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 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 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 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 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念處集、四念處沒。諦聽,善思。 何等為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集則集、滅則沒。 (因) (因) 如是隨集觀住,隨滅觀住, "隨集、滅"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永無所取。 如是集則集,滅則沒。 如是隨集法觀住,隨滅法觀住, (因) "隨集、滅法"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名色集則集,名色滅則沒。 (因) 隨集法觀住,隨滅法觀住, "隨集、滅法"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 (因) 憶念集則集,憶念滅則沒。 隨集法觀住,隨滅法觀住, "隨集、滅法"觀住,則無所依住,於諸世間則無所取。 是名四念處集、四念處沒。 (因)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修四念處。諦聽,善思。云何修四念處?謂: 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 外身、內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 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 是名比丘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未來修四念處亦如是說。 (六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善法聚、不善法聚。 云何善法聚?所謂四念處,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聚者,所謂四念處。云何為四?謂: 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云何不善聚?不善聚者,所謂五蓋,是為正說。 所以者何?純一逸滿不善聚者,所謂五蓋。何等為五?謂: 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人執持四種強弓,大力方便射多羅樹影,疾過無閡。 如是如來四種聲聞,增上方便,利根智慧,盡百年壽,於如來所,百年說法教授, 唯除食息、[示*甫]寫、睡眠,中間常說、常聽;智慧明利,於如來所說,盡底受持, 無諸障閡,於如來所,不加再問,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 猶不能盡。 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復無量,無有終極。 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謂: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切四念處經,皆以此總句, 所謂「是故,比丘!於四念處修習,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應當學。」 (六一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善聚、善聚。何等為不善聚?謂: 三不善根,是名正說。所以者何? 純不善積聚者,謂三不善根。云何為三?謂: 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 (若抓住雜阿含經概念,其實佛陀說法,都圍繞在"觀五陰無常、熄滅貪嗔癡"上面) 云何為善聚?謂:四念處。 所以者何? 純善滿具者,謂四念處,是名善說。云何為四?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三不善根, 如是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 三想:欲想、恚想、害想, 三覺:欲覺、恚覺、害覺, 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如所說『大丈夫』。云何名大丈夫、非大丈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能問如來大丈夫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彼身身觀念住已,心不離欲,不得解脫,盡諸有漏, 我說彼非為大丈夫。 所以者何? 心不解脫故。 若比丘受、心、法法觀念住,心不離欲,不得解脫,盡諸有漏,我不說彼為大丈夫。 所以者何?心不解脫故。 若比丘身身觀念住,心得離欲,心得解脫,盡諸有漏,我說彼為大丈夫也。 所以者何?心解脫故。 若受、心、法法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已,心離貪欲,心得解脫,盡諸有漏, 我說彼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 心解脫故。 是名,比丘!大丈夫及非大丈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足而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32.2 ※ 編輯: AHJKL 來自: 218.169.32.2 (08/24 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