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Learn_Buddha 看板 #1FsUwLFS ] 作者: AHJKL (hi) 看板: Learn_Buddha 標題: [讀經] 中阿含經讀經班(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時間: Thu Jun 14 22:00:51 2012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26_001.htm 中阿含經卷第一 東晉孝武及安帝世隆安元年十一月至二年六月了,於東亭寺,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道祖筆受 中阿含七法品第一(有十經)(初一日誦)(有五品半合有六十四經)  善法.晝度樹  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  日.車.漏盡七 (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 云何為七?謂比丘"知"、"知"、"知"、"知"、"知"、"知"、"知人勝如"。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口+他]、因緣、撰錄、本起、此 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是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 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口+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 、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 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口+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 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 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 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 丘為"知時"也。 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 為"不知時"。 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 "善知時"也。 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 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為"知節"也。 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 ,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 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 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 是謂比丘為"知己"也。 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 是比丘為"不知己"。 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 比丘"善知己"也。 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 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 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 "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 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 "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 不如也,謂"信人"。 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 為不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 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 ,謂"禮敬比丘人"。 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謂"問經人"。 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 ,謂"一心聽經人"。 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 "聞持法人"。 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 ,謂"聞法觀義人"。 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 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 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 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 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 快樂; 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 快樂"。 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 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 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 、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 、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 、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法經第一竟(一千四百二十三字)。 ============================================================================= 有鑑於中阿含經有些字義可能較文言,因此加入白話文翻譯,由持戒法師 釋宗恆編譯 以我翻查網路,算是目前唯一一部"中阿含經"由"持戒法師"所翻譯的。 所翻譯的內容也無偏頗南北傳哪一方,持中立立場原汁原味,白話文翻譯如下: ============================================================================= 凡 例 1. 本書的經文部份是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所出版的影印本) 為底本,而以《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稱為《大正藏》)本身所作之校勘,以及 「巴利聖典協會」(Pa1i Text society)出版之巴利文藏經,作為本經校勘依據。 2. 本書是以《大正藏》的經號順序,依序在每一個經加上翻譯所編排而成的。每一個 經皆是以段落為單位,每一個段落分成二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是經文的部份,第二 個部份是翻譯的部份。在每一段經文上面,都有段落編號,並且在經文的字詞閒有 註解號碼與校勘符號。經文部份的字體是特明體,而翻譯部份的字體則是標楷體。 3. 本書在不同的經中,相同或相關註解詞句的右下方,都編以相同的號碼;而在更正 字詞之右上方,會有校勘符號。但是如果在同一個經中,有相同或相關的註解詞 句,或更正字詞重複出現,則只在第一次出現時,列出註解號碼或校勘符號。如 此,可方便讀者在不同經中週見相同或相關的詞句,可以迅速找到適當的解釋。 一 ------------------------------------------------------------------------------------ 二 4. 本書校勘符號之說明: (1)若刪除《大正藏》的字詞時,以「φ」表示該處有字詞被刪除。 例如在第一經《善法經》中: 「未曾有法及說是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大一‧四二一上) 校勘為: 「未曾有法及說φ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第一經段落編號3) (2)若更正《大正藏》的字詞時,在更正字詞之右上方以「⊕」表示之。如果更正二 個以上的字詞時,則在更正的最後一個字詞之右下方以「⊙」表示校勘結束。 例如在第三經《城喻經》中: 「一切具足」(大一‧四二三上) 校勘為: 「一切⊕充足」(第三經段落編號4) 例如在第一六經《伽藍經》中: 「何云為三?」(大一‧四三八下) 校勘為:「⊕云何⊙為三?」(第一六經段落編號5) (3)若增補《大正藏》的字詞時,在增補字詞之右上方以「×」表示之。如果增補二 個以上的字詞時,則在增補的最後一個字詞之右下方以「⊙」表示校勘結束。 例如在第一六經《伽藍經》中: 「我等盡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大一‧四三九下) 校勘為: 「我等盡×壽自歸佛、法及比丘眾」(第一六經段落編號11) 例如在第四經《水喻經》中: 「云何為七?或有人常臥」(大一‧四二四上) 校勘為: 「云何為七?或有人常臥×水中⊙」(第四經段落編號5) 5. 為統一本書經文部份的用字,在《大正藏》中,凡是不影響經義的正俗字或不慣 用的古字,本書將更改為常用字,不另外標示符號。 三 ------------------------------------------------------------------------------------ 四 例如在第三經《城喻經》中: 「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大一‧ 四二三上) 更改為: 「聖弟子常行慚恥,可慚知慚」(第三經段落編號7) 6. 本書中〔 〕內的詞句,是為了補足文句的語氣,使句義更加清楚明瞭而添加的。 例如在第四經《水喻經》中: 「證得三果,並且在〔色界或無色界〕天上得到解脫……」(第四經段落編號13) 7. 在《大正藏》中所出現的「結頌」─ 為了方便記憶經名所做的偈頌,本書不做任何 的註解,只是單純地將它例出。 8. 本書所作標點、分段、校勘與翻譯,以盡量符合經義,方便讀者閱讀與了解為原 則。如有疏漏之處,尚祈十方大德賢者不吝賜教指正。 ================================== 目錄 (一) 善法經…………………………………………………………………………………一 《增支部》七.六四〈知法經Dhammannu sutta〉 (AN. IV. p.113)、佛說七知 經(大一.八一○上)、般泥洹經卷上(大一.一七六下)、增一阿含等法品第一 經(大二.七二八中)。 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比丘如果要成為應請者、應供奉者、應施者、應合掌 者,並且是世間無上的福田,應成就七法,即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 知眾、知人勝如。 善法.晝度樹.城.水.木積喻, 善人往.世福.七日.車.漏盡。 (一)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經第一 1.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1),在勝林給孤獨園(2)。 以下是我所聽到的:曾經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城的勝林給孤獨園。 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3)盡 (4)。云 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 有一次,佛陀告訴比丘眾:「諸比丘!具足七法的比丘是應請者、應供奉者、應施 者 、應合掌者者,是世問無上的福田。是哪七法呢?即比丘成為知法者、知義者、知 時 者、知節者、知己者、知眾者、知人勝如者。」 3. 「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陀、因緣、撰錄、本起、此 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φ義(5), 是謂比丘為知法也。若有比丘不知法者 ,謂 一 中阿含經卷第一 ------------------------------------------------------------------------------------ 二 七法品第一(1)善法經第一 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陀、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 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陀、 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法者呢?即比丘知道正經、歌詠、記說、偈陀、因緣、撰 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此的比丘就是知法者。如果比 丘不知法,即不知道正經、歌詠、記說、偈陀、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 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則比丘不是知法者。如果比丘善知法,即知道正經、歌詠 、記說、偈陀、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則比丘 是 善知法者。」 4. 「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相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 若 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若有比丘 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義者呢?即比丘知道某某說法是這個意思,某某說法是那 個意思,如此的比丘就是知義者。如果比丘不知義,即不知道某某說法是這個意思 ,某某說法是那個意思,則比丘不是知義者。如果比丘善知義,即知道某某說法是 這個意思,某某說法是那個意思,則比丘是善知義者。」 5. 「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6),是謂 比丘 為知時也。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 是比丘為不知時。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 ,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時者呢?即比丘知道此是說示之時、此是遍問之時、此是 努力之時、此是獨處禪思之時,如此的比丘就是知時者。如果比丘不知時,即不知 道此是說示之時、此是遍問之時、此是努力之時、此是獨處禪思之時,則比丘不是 知時者。如果比丘善知時,即知道此是說示之時、此是遍問之時、此是努力之時、 此是獨處禪思之時,則比丘是善知時者。」 6. 「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 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7),是謂比丘為知節也。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 不知 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 三 中阿含經卷第一 ------------------------------------------------------------------------------------ 四 七法品第一(1)善法經第一 是比丘為不知節。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 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節者呢?即比丘知道衣服、食物、臥具、醫藥可接受之量 ,如此的比丘就是知節者。如果比丘不知節,即不知道衣服、食物、臥具、醫藥可 接受之量,則比丘不是知節者。如果比丘善知節,即比丘知道衣服、食物、臥具、 醫藥可接受之量,則比丘是善知節者。」 7. 「云何比丘為知已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 (8) ,是謂比丘為知已也。若有比丘不知已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 、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已。若有比丘善知已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 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已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已者呢?即比丘知道自己有多少程度的信心、德行、學習 、布施、智慧、辯才,如此的比丘就是知已者。如果比丘不知已,即不知道自己有 多少程度的信心、德行、學習、布施、智慧、辯才,則比丘不是知已者。如果比丘 善知已,即比丘知道自己有多少程度的信心、德行、學習、布施、智慧、辯才,則 比丘是善知已者。」 8. 「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9), 我於 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若有比丘 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 、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 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 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眾者呢?即比丘知道在不同的團體,王族武士、婆羅門、 居士、修行人之中,應該如何地行住坐臥語默,如此的比丘就是知眾者。如果比丘 不知眾,即不知道在不同團體,王族武士、婆羅門、居士、修行人之中,應該如何 地行住坐臥語默,則比丘不是知眾者。如果比丘善知眾,即知道在不同的團體,王 族武士、婆羅門、居士、修行人之中,應該如何地行住坐臥語默,則比丘是善知眾 者。」 9. 「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 五 中阿含經卷第一 ------------------------------------------------------------------------------------ 六 七法品第一(1)善法經第一 如也(10)。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 ,不 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 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 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 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 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 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謂聞法觀 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11)、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 不知 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 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謂知 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 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 ,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 ,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 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 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 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 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 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比丘要如何才能成為知人勝如者呢?即比丘知道有二種人:於法有信心者及於法 無信心者;於法有信心者應予稱讚,於法無信心者應予訶責。於法有信心者又分二 種人:常常去拜訪比丘者及不常去拜訪比丘者;常常去拜訪比丘者是應稱讚,不常 去拜訪比丘者是應訶責。常常去拜訪比丘者又分二種人:恭敬比丘者及不恭敬比丘 者;恭敬比丘者是應稱讚,不恭敬比丘者是應訶責。恭敬比丘者又分二種人:問法 者及不問法者;問法者是應稱讚,不問法者是應訶責。問法者又分二種人:一心聽 法者及不一心聽法者;一心聽法者是應稱讚,不一心聽法者是應訶責。一心聽法者 又分二種人:聽法後能憶持者及聽法後不憶持者;聽法後能憶持者是應稱讚,聽法 後不憶持者是應訶責。聽法後能憶持者又分二種人:聽法後能思惟義理者及聽法後 七 中阿含經卷第一 ------------------------------------------------------------------------------------ 八 七法品第一(1)善法經第一 不思惟義理者;聽法後能思惟義理者是應稱讚,聽法後不思惟義理者是應訶責。聽 法後能思惟義理者又分二種人:知法、知法義、依照法的真理而生活、順從法的指 示、依法修行者,及不知法、不知法義、不依照法的真理而生活、不順從法的指示 、不依法修行者。知法、知法義、依照法的真理而生活、順從法的指示、依法修行 者是應稱讚,不知法、不知法義、不依照法的真理而生活、不順從法的指示、不依 法修行者是應訶責。知法、知法義、依照法的真理而生活、順從法的指示、依法修 行者又分二種人: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悲愍世間,為一切人、天大眾求利益,求 安隱快樂者,及不利益自己也不利益他人,不悲愍世間,不為一切人、天大眾求利 益,求安隱快樂者。如果有人能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悲愍世間,為一切人、天大 眾求利益,求安隱快樂,這樣的人是一切人中最為第一、最為殊勝、最為尊貴。譬 如從牛生乳,從乳有酪,從酪有生酥,從生酥有熟酥,從熟酥有酥精。酥精是一切 乳品中最為第一、最為殊勝、最為尊貴。同理,如果知道前面所分別、所解說的二 種人中,能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悲愍世間,為一切人、天大眾求利益,求安隱快 樂者,是一切人中最為第一、最為殊勝、最為尊貴,則比丘是知人勝如者。」 10.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如是說完之後,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都很歡喜地接受。 九 中阿含經卷第一 ------------------------------------------------------------------------------------ 一○ 七法品第一(1)善法經第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AHJKL 來自: 122.123.194.202 (06/14 22:28)
Lunakaoru:隨喜讚嘆 06/15 20:52
AHJKL:再補上一中阿含經網址 06/15 21:1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HJKL (36.236.135.250), 時間: 07/09/2012 21:30:06
EbayOrz:隨喜讚嘆.. 07/09 21:57
cool810:隨喜讀經~ 07/10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