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為註解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03.htm 爾時,世尊於負彌城,隨宜住已,告賢者阿難:「俱詣波婆城。」 (俱詣:一起到) 對曰:「唯然!」即嚴衣缽,與諸大眾侍從世尊,路由末羅至波婆城闍頭園中。 時,有工師子,名曰:周那,聞佛從彼末羅來至此城,即自嚴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 (為鐵匠,"周那"又稱"純陀",最後供養世尊者) 在一面坐。 時,佛漸為周那說法正化,示、教、利、喜,周那聞佛說法,信心歡喜,即請世尊,明日 舍食。時,佛默然受請,周那知佛許可,即從座起,禮佛而歸,尋於其夜,供設飯食,明 日時到,唯聖知時。 爾時,世尊法服持缽,大眾圍遶,往詣其舍,就座而坐。是時,周那尋設飲食,供佛及僧 ,別煮栴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 (野豬所嗜之珍味,檀耳) 佛告周那:「勿以此耳與諸比丘。」周那受教,不敢輒與。 (意指此檀耳只有佛陀可以食用,勿給其他比丘) 時,彼眾中有一長老比丘,晚暮出家,於其座上以餘器取。 爾時,周那見眾食訖,并除缽器,行澡水畢,即於佛前以偈問曰: 「敢問大聖智,  正覺二足尊,  善御上調伏,  世有幾沙門?」 (包含釋迦沙門,世上有幾種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如汝所問者,  沙門凡有四; (有四種類型)  志趣各不同,  汝當識別之。 (各各不同,應當詳分辨之)  一"行道殊勝",  二"善說道義",  三"依道生活",  四"為道作穢"。  何謂"道殊勝",  善說於道義,  依道而生活,  有為道作穢?  能度恩愛刺,  入涅槃無疑;  超越天人路,  說此道殊勝。 (行道殊勝,指好的沙門)  善解第一義,  說道無垢穢;  慈仁決眾疑,  是為善說道。 (善說道義,指好的沙門)  善敷演法句,  依道以自生;  遙望無垢場,  名依道生活。 (依道生活,指好的沙門)  內懷於奸邪,  外像如清白;  虛誑無誠實,  此為道作穢。 (為道作穢,指不好的沙門,假的)  云何善惡俱,  淨與不淨雜, (乾淨和不乾淨混雜在一起)  相似現外好,  如銅為金塗。  俗人遂見此,  謂聖智弟子,  餘者不盡爾,  勿捨清淨信。  一人持大眾,  內濁而外清;  現閉奸邪跡,  而"實懷放蕩"。 (外表善於掩飾自己奸邪足跡) (但"身雖沙門,心非沙門")  勿視外容貌,  卒見便親敬; (所以不要只看他外表,看到便親敬)  現閉奸邪跡,  而實懷放蕩。」 (引伸有應當以其餘三法來檢驗之,即上述之  一"行道殊勝",  二"善說道義",  三"依道生活",  四"為道作穢"。 前三者為好的沙門,第四者"為道作穢"是不好的、假的沙門) 爾時,周那取一小座,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已,大眾圍遶,侍從而 還。中路止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對曰:「唯然!」尋即敷座, 世尊止息。時,阿難又敷一小座於佛前坐。 佛告阿難:「向者周那,無悔恨意耶?設有此意,為由何生?」 阿難白佛言:「周那設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勿作是言!今者周那,為獲大利,為得壽命,得色,得力,得善 名譽,生多財寶,死得生天,所欲自然。所以者何? 佛初成道,能施食者;佛臨滅度,能施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汝今可往語彼周那:『我親從佛聞、親受佛教,周那設食,今獲大利,得大果報。』」 時,阿難承佛教旨,即詣彼所,告周那曰:「我親從佛聞、親從佛受教,周那設食,今獲 大利,得大果報。所以然者?佛初得道能飯食者,及臨滅度能飯食者,此二功德正等無異 。」  周那舍食已,  始聞如此言;  如來患甚篤,  壽行今將訖。  雖食栴檀耳,  而患猶更增;  抱病而涉路,  漸向拘夷城。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係指生於旃檀樹之木耳。詳稱旃檀樹耳。據《長阿含》卷三〈遊行經〉所載,佛陀在食用 鐵匠周那(一譯窮達)所供養的檀耳之後,患背痛,不久,乃入涅槃。其文云(大正1‧ 18c)︰ 「是時,周那尋設飯食供佛及僧,別煮旃檀樹耳世所奇珍,獨奉世尊。(中略)大眾圍遶 侍從而還。中路止一樹下告阿難言︰吾患背痛,汝可敷座。(中略)阿難白佛言︰周那設 供無有福利。所以者何﹖如來最後於其舍食,便取涅槃。佛告阿難勿作是言。」 然巴利《長部》〈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suttanta)則謂周那以 su^karamaddava供奉世尊。世尊食後,旋即罹患血痢,不久即告涅槃。 按,旃檀樹耳相當於巴利語「su^kara-maddava」。「su^kara」詞義是「豬」, 「maddava」是「枯」或「乾」之義,因此西洋學者多將其解釋為「野豬之乾肉」。 但是日本之佛教學者高楠順次郎認為,巴利語之「maddava」應係梵語之「mardava」, 為「珍味」之義。因此「su^kara-maddava」之詞義即「野豬所嗜之珍味」。故高楠氏以 為,經文中之此詞,應指"野豬所嗜之珍味──菌類"而言。 ◎附︰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第四章({14}~{20}、{42}) {14}鐵匠窮達聞佛已到達波婆,且住於彼之[HK1161-10]&HK3233.5;林。於是彼走向如來 的住處,向佛作禮,就座其側以後,薄伽梵向其宣示法要,使之歡喜愉快。 {15}窮達對佛所開示的法要甚為喜悅,他白佛言︰「唯願世尊慈允於明天與大比丘僧眾赴 舍間午餐。」佛陀默然受請。 {16}窮達知佛已許可,即從座起,向佛作禮,右遶而去。 {17}爾時鐵匠窮達於其夜清旦在自己家裏備辦甜粥糕餅及旃檀樹耳(譯者按︰巴利原文為 Su^kara-maddava,似為菌類植物),即白佛言︰「世尊,諸事已備,唯聖知時。」 {18}爾時薄伽梵於清晨著衣持缽,與大比丘僧眾走向鐵匠窮達家裏。到已,坐於敷座後佛 告窮達說︰「窮達,凡是你所備辦的旃檀樹耳"盡奉獻與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則分給 比丘僧眾。 「是,世尊。」窮達回答說。於是他將所備辦的旃檀樹耳獻佛,其他食物如甜粥等, 則分奉給比丘僧眾。 {19}爾時薄伽梵告窮達說︰「窮達,所有餘剩的旃檀樹耳應埋藏一小孔裏。窮達,我不見 地上任何人,或魔、天與梵天,或沙門、婆羅門,或神,或人,除如來外,若服食該物能 適宜的消化。 「是,世尊。」窮達回答說。他將餘剩的旃檀樹耳埋藏一小孔後,走向佛前向佛作禮。 他就座其側以後,佛陀向窮達開示法要,使之發心喜悅,即從座起而去。 {20}爾時薄伽梵於服食鐵匠窮達所設齋供後,忽患嚴重性血痢,劇痛幾瀕於死。但彼攝心 自持,忍受而無怨言。 於是薄伽梵語尊者阿難說︰「來,阿難,我等去拘尸那羅。」 「是,世尊。」尊者阿難回答說。我聞彼服食鐵匠窮達的齋供以後,彼忍受幾瀕於死的劇 痛。因進用旃檀樹耳,慈尊所以患此嚴重性疾病。 薄伽梵於清瀉後說︰「我等去拘尸那羅城。」 爾時薄伽梵告尊者阿難說︰「阿難,若有人向鐵匠窮達引起悔憾說︰『窮達,此是對你 不吉及遭受損失,當如來用過彼之最後一餐飯遂入涅槃。』阿難,此種悔憾於鐵匠窮達 應如此糾正說︰『窮達,此對你甚善及有利益。當如來用過彼之最後一餐飯遂入涅槃。 窮達,我從佛親口聞受︰此兩次的齋供有同樣果報、同樣利益,比其他大果報、大利益 為更大。云何為兩次﹖一次是當如來進餐後成無上正等正覺,另一次是當彼進餐後入無 餘涅槃界而取涅槃。這兩次齋供有同樣果報、同樣利益,比其他大果報、大利益為更大。 鐵匠窮達已種下了得長壽、得端正相貌、得幸福、得美譽、得生天、得為君胄的善業。』 「阿難,若有此種悔憾,於鐵匠窮達應如此"糾正"之。」" --------------------------------- (我按:不要再說世尊是被人毒死、或中毒而死的了,根據經典,世尊早就知道了" 凡是你所備辦的旃檀樹耳"盡奉獻與我",其他食物如甜粥等則分給比丘僧眾。 {19}爾時薄伽梵告窮達說︰「窮達,所有餘剩的旃檀樹耳應埋藏一小孔裏。窮達,我不見 地上任何人,或魔、天與梵天,或沙門、婆羅門,或神,或人,除如來外,若服食該物能 適宜的消化。 因為世尊將取涅槃,故一定會有最後一餐,與最後供養者。 假如說最後一餐引起世尊涅槃,而怪罪於最後供養者,那將是佛陀所不欲見, 世尊看人供養是看對方的"心"而定。 世尊想說世人可能會怪罪鐵匠窮達,因為吃了他的檀耳而導致涅槃, 所以說:"「阿難,若有此種悔憾於鐵匠窮達,應如此"糾正"之。」")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小復前行,詣一樹下,又告阿難:「吾背痛甚,汝可敷座。」 對曰:「唯然!」尋即敷座,如來止息。阿難禮佛足已,在一面坐。 時,有阿羅漢弟子,名曰:福貴,於拘夷那竭城向波婆城,中路見佛,在一樹下,容貌端 正,諸根寂定,得上調意,第一寂滅,譬如大龍,亦如澄水,清淨無穢,見已歡喜,善心 生焉。即到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出家之人,在清淨處,慕樂 閑居,甚奇特也。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而不聞見,我師一時在拘夷那竭城、波婆城, 二城中間道側樹下,靜默而坐,時有五百乘車經過其邊,車聲轟轟,覺而不聞。 是時,有人來問我師:『向群車過,寧見不耶?』對曰:『不見!』又問:『聞耶?』 對曰:『不聞!』又問:『汝在此耶?在餘處耶?』答曰:『在此!』 又問:『汝醒悟耶?』答曰:『醒悟!』又問:『汝為覺寐?』答曰:『不寐!』彼人默 念:『是希有也!出家之人,專精乃爾,車聲轟轟,覺而不聞。』 即語我師曰:『向有五百乘車,從此道過,車聲振動,尚自不聞,豈他聞哉!』即為作禮 ,歡喜而去。」 佛告福貴:「我今問汝,隨意所答,群車振動,覺而不聞;雷動天地,覺而不聞,何者為 難?」 福貴白佛言:「千萬車聲,豈等雷電?不聞車聲,未足為難,雷動天地,覺而不聞,斯乃 為難。」 佛告福貴:「我於一時,遊阿越村,在一草廬。時,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 耕者兄弟二人,人眾大聚。時,我出草廬,彷徉經行,彼大眾中,有一人來至我所,頭面 禮足,隨我經行,我知而故問:『彼大眾聚何所為耶?』其人即問:『佛向在何所?為覺 寐耶?』答曰:『在此!時,不寐也。』其人亦歎,希聞得定,如佛者也,雷電霹靂,聲 聒天地,而獨寂定覺而不聞。 乃白佛言:『向有異雲暴起,雷電霹靂,殺四特牛、耕者兄弟二人,彼大眾聚,其正為此 。』其人心悅即得法喜,禮佛而去。」 爾時,福貴被二黃疊,價直百千,即從座起,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今以此疊奉上世尊, 願垂納受。」 佛告福貴:「汝以一疊施我,一施阿難。」爾時,福貴承佛教旨,一奉如來,一施阿難。 佛愍彼故,即為納受。時,福貴禮佛足已,於一面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 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不淨、穢污,上漏為礙,出要為上。 時,佛知福貴意,歡喜柔軟,無諸蓋、纏,易可開化,如諸佛常法,即為福貴說苦聖諦, 苦集、苦滅、苦出要諦。 時,福貴信心清淨,譬如淨潔白疊,易為受色,即於座上,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見法 得法,決定正住,不墮惡道,成就無畏,而白佛言:「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 願如來,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唯願世尊,聽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 又白佛言:「世尊!遊化若詣波婆城,唯願屈意過貧聚中。所以然者?欲盡家所有飲食、 床臥、衣服、湯藥,奉獻世尊,世尊受已,家內獲安。」 佛言:「汝所言善!」 爾時,世尊為福貴說法,示教利喜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歡喜而去。 其去未久,阿難尋以黃疊,奉上如來,如來哀愍,即為受之,被於身上。 爾時,世尊顏貌從容,威光熾盛,諸根清淨,面色和悅。 阿難見已,默自思念:「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面色光澤,發明如今。」 即從座起,右膝著地,叉手合掌,前白佛言:「自我得侍二十五年,未曾見佛光色如今, 不審何緣?願聞其意!」 佛告阿難:「有二因緣,如來光色有殊於常:一者:佛初得道,成無上正真覺時; 二者:臨欲滅度,捨於性命般涅槃時。阿難!以此二緣,光色殊常。」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金色衣光悅,  細軟極鮮淨;  福貴奉世尊,  如雪白毫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ㄨ▌▍/ ▌◢◤ ▌ ▌▊▄▉▄ ▌▆█▆ ▌▆▆▆▆▆ ▍ ▌ ▌▍X▌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87.186 ※ 編輯: AHJKL 來自: 219.69.87.186 (05/19 22:42)
AHJKL:請先逐字讀經一遍,如排版顏色有不適之處再提出 05/19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