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8年 法鼓佛教學院創辦人時間 聖嚴師父開示 法鼓雜誌227-229期連載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到「因緣」一詞。因緣指的是什麼?如何看待生命中各種因緣? 本期起,師父為大家詳說因緣,以及如何運用因緣,讓自己生命有所提昇與成長。 運用所緣 精進奉獻 很多人見了面都會說:「因為我們有緣,所以在一起工作;因為我們有緣,所以能夠見面 。」如果一見面就吵架,算不算有緣?算!不過那是惡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就要 改善它,把它變成善緣,緣是能夠改變的。 在佛教經典中,將「緣」講得最徹底的是「唯識」。唯識提出緣有四種:一是因緣,二是 所緣緣,三是等無間緣,四是增上緣。 第一個因緣又叫做「親因緣」,是指主要的一個因緣。緣開始的時候只有一種,就是親因 緣。譬如,對法鼓山這個團體來講,我就是親因緣。最早我們這個團體裡,只有我一個, 剛剛開始的時候,什麼也沒有。然後漸漸地有了團體,也有了道場和建築物。那最初的一 個因是我,這就叫親因緣。 諸位也是一樣。在你出生的時候,只有你一個;結婚以前,父母手足不算在內的話,也只 是孤家寡人一個;然後漸漸地,各種各樣的緣才聚集在一起。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單獨的 、最初的這一個分子的存在,就是親因緣,簡單地講,即是因緣。 第二個所緣緣,就是因為你這個親因緣,漸漸地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關係,譬如你跟父 母、夫妻、兒女、兄弟、姊妹、同事、同學,甚至社會大眾都跟你有互動的關係,所以你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活動、在這個世界上有功能和作用,而所有跟你有關係 的人、事、物,都叫做所緣緣。「所」是「被」的意思,那些被你接觸的、奉獻的、學習 的,都是你的所緣緣。比如夫妻兩個互相學習,就是互為所緣緣,也可以叫做「互為因緣 」。因為自己是親因緣,那麼所緣緣就是自己的對象。現在諸位在這個地方,就是我的所 緣緣;而我則是你們的所緣緣。彼此互動之間的雙方,你的對象是我,我是你的所緣緣; 我的對象是你,你就是我的所緣緣。 有的人很會運用所緣緣,讓自己在各方面成長;有的人不擅於運用所緣緣,那這個人在社 會上將會是不受歡迎或重視的人。因為若是一個人只想到自己,不想為社會服務,不為家 庭想、不為父母想、不為兒女想,這個人就是不擅於運用所緣緣的人,是個自私鬼,在家 裡會受到歡迎嗎?到了社會上、到了團體裡,會受到歡迎嗎?不但不受人歡迎,也不能成 長、增長自己。其實好好地照顧兒女、跟兒女互動,即使兒女的學問不如你、知識不如你 ,什麼都不如你,但是你自己一定會成長。在這裡,兒女就是你的所緣緣。所以,所緣緣 很重要,人必須靠所緣緣才會成長,所以懂得運用所緣緣的人,一定是個非常努力、精進 ,為社會奉獻的人。 時時緣相繫 慈悲不間斷 第三是「等無間緣」。「等」是相等的等;「無」是沒有;「間」是間隔的間;總合起來 就是「沒有間隔」。等無間緣是從時間上來講的,所緣緣則是以空間上來說的。等無間緣 是指從前一秒到後一秒、前一念到後一念之間,在時間上沒有間隔、沒有間斷。 我們對一個人、對一樁事的用心,不能三心兩意、不能間斷,不能說今天我在這裡好好地 工作一天,明天就不工作了。如果有了間斷,接下來要再做的時候,就會比較辛苦;同樣 地,我們對於一個人的照顧,也不能說今天照顧一下,明天就不照顧了。所以持續不斷地 繼續做下去,就叫等無間緣。 在時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每一念都是念念不斷、時時不斷,不斷地維繫著自己前進,努 力奉獻,不斷地持續下去,只要稍微間斷,要想再繼續接下去,可能會浪費時間,因為常 常三天曬網、兩天打魚,就不能夠進步得很踏實。像這樣,就不是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是指你跟緣之間的關係不能斷掉。譬如你跟太太之間,不能今天愛,明天就不 愛了,夫妻的愛是一輩子的;而愛也不光是用空口講,必須用事實來表現。怎麼表現?並 不是每個小時給一塊糖吃,也不是每個小時念念不忘,而是真心誠意地把對方放在心上照 顧、放在心上關懷,遇到事情要馬上瞭解,瞭解後要馬上解決,給予支援與處理,這樣才 是愛。也就是說,雖然不在家裡,但是心中有家人。 譬如,雖然我不在雲來寺,但我心中有雲來寺的人。這些人對我來講太重要了,因為我們 這個團體的運作,是以雲來寺為核心,雲來寺是我的動力、是我馬達中心的一個線圈,我 當然非常關心雲來寺,雖然我很少來,但是我一直是關心的,這就是等無間緣。 如果我現在在雲來寺,說我關心你們,但是走了以後,心中就沒有雲來寺,那麼緣就間斷 了。然而,這是不是佛法講的執著呢?不是,而是慈悲,慈悲的心會時時刻刻繫於某一些 人的身上。譬如,總統本來就要關心整個國家,但他只有對外時才關心國家,私底下卻貪 污、腐敗、無能,不關心整個國家的命運,這個總統對國家的關心,在時間上沒有繼續下 去,是經常間斷的,那就不是等無間緣。 最後是「增上緣」。什麼叫增上緣?「增」是增添、增加;「上」是向上的意思,是指我 們的人格向上,或是技能、知識上升了、增長了。增上緣可分成兩類,一類是順增上緣, 一類是逆增上緣。 順增上緣簡單地講就是增上緣,是從正面來幫助我們的人、事、物。事物本身無所謂增上 不增上,但是對我們來講,如果是讓我們得到利益、受到好處,譬如財富增加了、智慧增 加了,或是能力增加了,這就是增上緣。 順與逆 皆是增上緣 當我們被人打到井裡去的時候,首先不要放棄求生意志, 並且想辦法在井裡活下來,然 後等待機會讓人把自己從井裡救出來, 這樣一來,反而成為一個磨練意志的好經驗。 在做事方面,有的人覺得做事好像是在榨取勞力,其實遇到事情時,雖然不是你的責任, 可是沒有人做,此時你若能勇於任事,負責把它做起來,你就會得到好處。不論在知識上 、技能上、人品上,或是做事的經驗上都會有所增長,這就是順增上緣。 在人的方面,就是有人幫了你的忙。比如我留學日本的時候,身上沒有錢,可是有一位善 知識,以匿名的方式資助我獎學金,讓我把博士讀完,而這個人就是我的增上緣。 在物的方面,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等,由於這些東西在我面前出現,使我得心應手,能 夠左右逢源,這也是我的增上緣。譬如,普通人遇到垃圾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認為是沒有 用的東西,可是有的人卻將垃圾變成他們的財源,因為垃圾而賺錢,成為企業家。像現在 就有垃圾公司、垃圾企業。 逆增上緣是什麼呢?它是你的攔路虎,你要升官它扯你後腿,你要發財它讓你破產,你做 什麼事它都會給你打擊。它不一定是一個人,也不一定是一樁事。有一種人專打落井的人 ,就是「落井下石」,這種人應該是可惡的仇人,但是當我們被人打到井裡去的時候,首 先不要放棄求生意志,並且想辦法在井裡活下來,然後等待機會讓人把自己從井裡救出來 。這樣一來,反而成為一個磨練意志的好經驗,以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在困難 之前求情、求饒或是放棄,一定會度過難關,而當時的仇人,也就成為逆增上緣了。 最近我看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書中描述他從長安出發要去印度,一路上遇到的人 、事、物,都給了他許多阻撓,一次又一次的艱難,真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從死亡邊緣一 次又一次地走過來,因此將他的意志磨練成絕不退縮,也不放棄,最後終於到達了印度。 跟他同時去的人都受不了,不是往生了,就是在半路上退縮了。雖然玄奘大師跟他們面臨 同樣的事情,可是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以及抱著絕對要到印度求法 的決心,不論遇到任何困難,仍然求活不求死,最後終於完成了心願。而這就是逆增上緣 。 有人說「久煉成鋼」,也有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都是指逆增上緣。像我 這一生,遇到的逆增上緣比順增上緣還要多。有時候原本是順增上緣,卻一下子變成了逆 增上緣:原來是支持我的,結果卻反對我;有的人跟了我好久,結果卻離開了我,甚至離 開以後,還做了一些事情讓我很難過。但是也有一開始是逆增上緣,結果慢慢地卻變成了 我的支持者。有時很難去區別順增上緣和逆增上緣,但是站在我的立場,這些全都是增上 緣。諸位也應該學習、瞭解什麼是增上緣的意義 -- 身在哪裡,心就在那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9.159.83.130
poohkoala:最近在看30年前出版關於唯識學很多篇論文,還好師父曾經 11/03 12:10
poohkoala:親自給大家上過課..講這四緣... 11/03 12:11
cool810:可以讀一下藏傳最基礎的攝類學,講這四緣清楚多了。 11/03 12:12
cool810:攝類心類就專門講經量、唯識,這是藏傳的入門必修。 11/03 12:15
cool810:(法鼓佛教學院有開設上面說的藏傳課程,可學習。) 11/03 12:17
cool810:(藏傳沒有人一開始就學中觀的,次第學習很重要,有部→經 11/03 12:20
cool810:量→唯識→中觀,有部的十八乃至二十部派各為何,經量的隨 11/03 12:21
cool810:理行、隨教行各為何,唯識的真相假相、假相復分三支各為何 11/03 12:21
cool810:,中觀的自續應成、自續復分二各為何,有次第的增上,一開 11/03 12:22
cool810:始就學中觀見地卻分別不出與前面提到各宗部的異同,那只是 11/03 12:23
cool810:自己想自己對) 11/03 12:23
cool810:(像這些四緣之間的關係,平常自己也要做論式的因明練習, 11/03 12:26
cool810:與自己的生活對境經驗去連結結合起來,如此思惟落實實修) 11/03 12:27
poohkoala:虛妄唯識...唯識是佛教心理學..也算是貼標籤,禪修時都要 11/03 12:32
cool810:註:這四緣不是在唯識才講,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俱舍論》 11/03 12:33
cool810:就講很多。 11/03 12:33
poohkoala:撕掉..唯識和如來藏都是[勝義有]..禪修時還是要回歸中觀 11/03 12:34
poohkoala:唯識就是聖嚴師父在[正信的佛教]書裡講漢文化區的人受 11/03 12:36
poohkoala:不了的印度[繁瑣哲學]... 11/03 12:36
cool810:例如我們對境時,以眼識為例,外境是所緣緣,眼根是產生眼 11/03 12:36
cool810:識的不共增上緣,無間滅意的心識是等無間緣,根境識三緣合 11/03 12:37
poohkoala:那是我們現代人多數受過基礎教育,有邏輯概念,讀唯識才 11/03 12:38
poohkoala:不痛苦...古代很多人沒讀過書,唯識都是受過教育的很少 11/03 12:38
cool810:和產生眼識,前五根識是無分別心,取相後在意識分別心產生 11/03 12:39
cool810:相分,對於相分的顯現境,夾雜著義共相去認識了解。 11/03 12:40
poohkoala:數人在討論...我最近讀的論文有太虛大師的,他整理出法 11/03 12:40
poohkoala:相宗有許多訛誤的部分 11/03 12:40
cool810:下部宗雖然有不究竟不了義的地方,但還是要學習才能增上。 11/03 12:43
cool810:這些基礎不打好的話,去拿外道例如儒家道家耶家等當基礎, 11/03 12:46
cool810:對於大乘的解經確實會產生許多訛誤的相似佛法,相似法破佛 11/03 12:46
cool810:不是說勸人為善的其他世間學說不好,但佛弟子自己的本業要 11/03 12:47
cool810:顧好,內典內學要學習好,行有餘力才去著墨外典。) 11/03 12:48
poohkoala:不是所有藏傳都這樣學習,只有格魯是這樣吧,喀舉聽說是 11/03 13:14
poohkoala:不太深入經藏的...話說漢傳用了幾千小時在文字義理後 11/03 13:15
poohkoala:也感到精神麻痺了..受不了時就都拋下,只用最簡單的禪修 11/03 13:16
poohkoala:方法...其他的都當作雲煙 11/03 13:17
cool810:佛學不是只有在做學問,比如一切有部講的五蘊不觀待他法獨 11/03 13:18
cool810:立顯現的實質有,由文字去學習到後,平常要運用在生活中觀 11/03 13:20
cool810:修才能深入其義理內涵,不然就只是文字上而已,當證量達到 11/03 13:20
cool810:此說,再深入經部、唯識、中觀等所講的煩惱乃至所知障檢擇 11/03 13:21
cool810:粗細品無常分的證量,在下部宗所講都沒現證到,如何現證到 11/03 13:23
cool810:上部宗所講,現證到上部宗所講也不會認為下部宗就沒用,是 11/03 13:23
cool810:這樣一路走過來的。 11/03 13:23
cool810:由下部宗義至上部宗義,是深化,並非揚棄。(個人有事忙去) 11/03 13:38
Chriswander:超棒 11/05 11:01
yctsai:感念~ 聖嚴師父 禮敬因緣法 11/05 19:09
yctsai:因緣法由六入處起修 於六識斷貪愛 11/05 19:11
※ 編輯: poohkoala 來自: 49.159.83.130 (11/06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