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人生雜誌 385期 修行從身入手,進而參究心,人們往往會執著「身體是我」, 心也因身體的影響而產生煩惱,憨山大師提點我們, 修行首先要從觀入門,觀身心無常、觀心無相。 文/聖嚴法師 中譯/法鼓山國際編譯組 憨山德清生於1546年,歿於1623年,為明末佛教四大師之一。 他在七歲時,心中便興起了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疑惑。九歲時入寺廟學習經論,直 到十九歲才出家、受戒。他最初立志學禪,因沒有成果而轉修念佛法門,對修行有了較深 的體會。之後,他再重新修行禪法,終於獲得了成就。 從教入禪,融合諸宗 憨山大師在聽講《華嚴玄譚》時,體會到法界圓融無盡的深意, 至微小之物能含藏整個宇宙。 然後在閱讀僧肇撰的〈物不遷論〉時開悟,並作了一首詩偈: 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方知,鼻孔向下。 妙峰禪師(1539~1612年)問他見到了什麼,憨山答道: 「昨天晚上,我看到兩頭泥牛在河中相鬥,結果溶化了,現在已經不見蹤影。」 夜來見河中兩泥牛相鬥,入水去,至今絕消息。 又有一天早上,憨山大師吃完早齋正在經行,忽然進入定境,見到一片光明,就好像大圓 鏡一般,山河大地、一切萬物,全都映現其中。然後他突然出定,感覺身心一片清淨明朗 ,體會到無一物可得,於是又作了一首詩偈: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大虛空,萬象森羅徒起滅。 憨山大師四處雲遊多年,在當時幾位高僧座下參學,並長時間獨自隱居在僻靜的山中。他 也積極從事多項慈善救濟活動,並弘揚佛法,講述了各種經典。此外,他也是學者和作家 者,留下許多著作,涵蓋了佛教各種不同的面相。 憨山大師就是如此,一方面以禪修與研教來開發智慧,一方面以慈悲行來廣修功德,樹立 了菩薩行的典範。大師並順應當時的風氣,對佛教各宗派不嚴加區分,而是兼容並蓄、融 合諸宗,甚至將儒家的思想元素融入了佛教。 然而,憨山大師的特色是將禪宗簡樸嚴峻的實修,與華嚴宗(以《華嚴經》為宗)無盡圓 融的廣大教理融合為一。而他的不壞肉身,直至今日還留存於中國大陸六祖惠能的廣東南 華寺裡。 憨山大師寫了許多有關修行方法的詩偈,〈觀心銘〉是其中一篇。這篇非常簡短的「銘」 ,或是說偈頌,所提到的修行方法都離不開身和心;除了身和心之外,也沒有其他東西可 以當作修行的工具。其實,這首詩偈主要談的是心的作用,不過,因為一般人的心是非常 容易受到身體的影響,自然要從身體講起。 認清四大假合 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 憨山大師這首詩是要教我們,觀身不是身,身體並非實有。「相」這個中文字,意思是「 形相」或「特色」。在佛教的解釋中,「相」是指物質世界,即五蘊的第一個色蘊,蘊集 了種種現象,包括身體在內。這些蘊或說「聚」,和合而造成了存在的假相。 色蘊是指物質的部分,其他四蘊──受、想、行、識,則是指心理部分;能夠五蘊觀得徹 底的人,可說已經開悟了。此外,根據佛教的分析,身體也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 的;當然,以現代術語來說,應該稱為「化學元素」,不過我們還是沿用原本的用詞好了 ! 如果把這些物質成分拆解開來,我們的身體就不存在了。那麼四大為什麼會結合呢?這是 因為過去的業力。既然身體是過去業力所造成的結果或映現,那就像鏡裡的影像或水中的 月影一樣,並不是真實的。 如果心不造業,四大就不會積聚、結合而形成身體。如果我們把過去心造業所產生的身體 ,當作是真實的,那就像是把水中的月亮或鏡裡的影像,看成真實的一樣。而且這個身體 不斷在變化著,並沒有一個真正固定不變的存在。 如果我們能體證到身體虛幻的本質,心就會安定下來,煩惱也會消除。為什麼呢?因為我 們所有和貪、瞋、癡有關的煩惱,都是來自於這個身體,認為「身體是我」,因此想要保 護它,為它追求利益,所以產生了財、色、名、食、睡等五欲。 要消除煩惱,首先要打破對身體的執著,然後再破除「身體是真實存在」的知見。但要破 除這種經中稱之為「薩迦耶見」的知見並不容易,就好像是要剷除一座山一樣地困難。因 此憨山大師告訴我們,一旦能觀身體是虛幻不實的,就可以開始來參究我們的心了。 心如太虛空圓滿 修行要從「觀心無相」著手。一般來說,心有各種狀態或特徵,例如貪婪、怨恨、愚癡、 憍慢、懷疑、嫉妒、自私等,全是因為身體的緣故才產生。也許有人認為:「死了就沒有 煩惱,因為不再有身體了。」可是你死後還會有身體,所以還是會有煩惱。因為當這個身 體消失時,另一個新的身體又會開始;有身體就會有煩惱。 如果心有定相,就無法改變,那好人永遠是好人,壞人永遠是壞人,修行就沒有意義了。 但心不是這樣,總是不斷在變化。凡夫心和聖人心並沒有不同,只是凡夫表現出來的是煩 惱,而聖人表現出來的是智慧。 一念不生,虛靈寂照。圓同太虛,具含眾妙。 心中一個念頭都沒有時,是極為明朗清淨的,但並不是一片空白。空白虛無的心不是真正 的無相,因為空白本身就是一種相。無念的意思就是無相。在這種狀況下,心是不動的, 但又清清楚楚地覺知一切。 雖然智慧如虛空,但是有作用。有什麼作用呢?雖然智慧本身不動,卻能反映、照亮一切 。就像月亮一樣,能反映在任何有水的地方。雖然反映出的月影都不一樣,但月亮本身是 相同的,持續不斷在照耀。它不會說「我在照耀」,而只是照耀著。 「圓同太虛」,我們的心像太虛空般圓滿,因為所謂「太虛空」是無限的,我們的任何一 個現象沒有不在太虛空裡;在太虛空裡,因為是無限,所以自己沒有感覺到動或不動,可 是太虛空裡所有一切的現象產生或不動,並沒有因為太虛空不動而也不動了,那些現象的 東西照樣在動。 因此,我們的心如果像太虛空的話,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接觸到的任何現象,可是 這些現象並不會影響到心的清淨或普照的功能,這就是「具含眾妙,圓同太虛」,也就是 智慧心,是佛菩薩的心,也是救度眾生的能力。 修行總歸一心 不出不入,無狀無貌。 修行就是修心。如果觀心能夠得力,內心的一切功德妙用便可任運自如。不過,只要有一 個念頭生起,一切就會晦暗下來。 如果在修行中,你覺得自己的心無限地擴展,這種感覺剛好就顯露出你目前的境界。如果 你突然覺得:「呀,我已經見到廣大無邊的虛空,我解脫了!」實際上你還在有限的境界 當中。只有「不出不入」才是真的廣大無邊。既然廣大無邊,就沒有邊界,所以也無法找 到「入口」;想要出去,就表示心中還想像著有一個更高的境界,所以也不能有「出去」 。這就是極大等同於極小的意思。 譬如太虛大師,在他第一次的悟境中,見到了光音無限,感覺自己處在一個非常深遠的境 界裡。但這依然不是「太虛」,因為還是有形有相。可是在第二次的經驗中,就感覺沒有 什麼可以說明或描述的了。如果還有什麼可以描述的,那就不是無相了。 百千方便,總歸一竅。 「方便」,是種種幫助自己和別人解脫的方法,是修行帶來的豐碩產物;而解脫就是從愚 癡轉成智慧的意思。「」的字面意思是洞或穴,在這裡是解釋為「」,但並非指一個 心或一個念頭,而是一個無限的本身,也就是智慧。 在中國的神話裡,宇宙最初只是一片混沌,後來出現一位神祇,用鎚子把它敲破了一個洞 ,因此分出了天和地、日和月等。「竅」也有智慧的意思;如果要說它是「心」,就必須 說「清淨心」。 不隨妄想起舞 不依形氣,形氣窒礙。莫認妄想,妄想生怪。 和「竅」一樣,這篇詩偈有好幾個字是源自儒、道思想,其中兩個便是「形」和「氣」。 形和氣,是形質與能量的意思,在這裡解釋為「物質的存在」。 有句話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器/理氣)。」最接近「氣」的解釋 ,就是生命能量,它驅動整個宇宙;有氣的地方就有形質。 雖然氣是無形的,但我們卻可以看到它的效能;就像看到樹枝在搖動就知道有風一樣。 「形氣」包括所有的形質與能量,可見與不可見的東西;只要是有形質與能量,就有障礙 。所以,請大家不要依賴任何「物質的存在(形氣)」來降伏妄想--因為它就是妄想的起 。 「妄想」是什麼呢?打坐時,你們覺察到妄念了嗎?希望你們覺察到了。可是回到日常生 活當中,你真的相信自己的妄想嗎?你相信自己的體驗、計畫、能力和知識嗎?這些究竟 是什麼東西? 它們只是一連串或多或少有所關連的妄念罷了。如果你真的依照這些妄想去行動,就會發 生千奇百怪的事情。「妄想」是說奇怪、怪誕的事物。你對它們愈深信不疑,就愈可能發 生奇怪的事情。 有品德教養的人,比較不會隨著自己的妄想起舞,而引發許多怪異的事情。這種人不相信 自己的妄想,依循著自己和社會的道德來過日子。如果你相信妄想而且還照著去行動,在 日常生活中就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 妄想往往是五欲造成的;人們為了滿足五欲的需求,於是四處尋求物質或肉體的享樂,結 果你真的心滿意足了嗎?就以食物為例吧,吃完一餐之後,你滿足了嗎?當然暫時是滿足 了,但是再過幾個小時,又會開始渴求食物。這是無窮無盡的循環!你不但現在掛念著要 找東西吃,還會掛念到老。欲望的確是沒有止境的。 烏雲背後的陽光 諦觀此心,空洞無物。瞥爾情生,便覺恍惚。 如果我們觀心觀得好,就會發現心中無有一物;如果心中有某樣東西,比如情緒,那表示 心中仍然有執著。只要剎那間生起執著或突發的情緒,心就開始動搖了。 急處迴光,著力一照。 當你感到內心很混亂,要馬上覺察並告訴自己:「這是虛幻的,是執著。」這樣你的智慧 就會開始起作用,並逐漸增強。問題是,當內心混亂時,你可能無法隨時覺察出來。 根據祖師們的說法,開悟非常容易,只要用智慧照破自己的妄念就可以了。可是內心迷亂 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看法是真確的,而且看得很清楚,因此不會想到要去找尋智慧的光 。只有當你看到自己的迷妄混亂時,才能從危險的境地中迴轉過來。 (講於1980年7月紐約禪中心第一次禪七。法鼓山國際編譯組譯自1980年Ch'an Newsletter No.6, Han Shan Teh-Ch'ing暨1981年Ch'an Magazine第二卷第五期On Han Shan's Poem : "Contemplating Mind") -- 智慧並不只是通曉經典,而是要有轉化煩惱的巧妙方便 --
poohkoala: 以下的[方法:反照自心──心如明鏡無分別]和[悟境:以 09/15 10:03
poohkoala: 心印心──觸處不迷心朗耀]兩篇,目前網上沒公開,有意 09/15 10:04
poohkoala: 繼續閱讀者,請看該期的紙本人生雜誌 09/15 10:05
※ 編輯: poohkoala (36.224.182.246), 09/15/2015 10:10:25
koalaq: 推~ 09/15 13:32
poohkoala:轉錄至看板 youth_ddm 09/22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