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接續前文:「實相妙理,古今不變名『如』,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 『是』。」)   禪是根據這個道理去修的,教也是根據這個道理修的,咱們念佛不例外,還是根據這 個道理。所以佛說一切宗派,無量法門,我們所依據的理是一個。這才講法門雖然多,殊 途同歸,無二無別,是從這個地方說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才相 應?這個講實相念佛了,很少講到的,就是用的真誠之心。什麼是真誠心?我們心裡面有 一個妄念,心就不誠了,那就不是實相念佛,用真誠心。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裡面給「 誠」下了一個定義,叫「一念不生謂之誠」。我們心裡頭有一個念頭就不誠,一念不生就 是誠,就是真誠;換句話說,我們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 決定沒有第二念,這樣念佛就是屬於實相念佛。這個的確是需要功夫,我們平常人念佛, 一面念佛是一面打妄想,這不是真誠心,這是用的妄心念佛。也好,開始用妄心,希望我 們能達到用真誠之心,那就是要把一切的妄緣統統捨掉。因為它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 的,你把它放在心上幹什麼!所有一切法都是虛妄的,所以不必想過去,不必想現在,也 不必想未來,統統是虛妄的。《金剛經》上「三心不可得」,你想那些幹什麼?你一切都 不想,真心顯露了。再看下面,這是解釋如是兩個字。 (c)聆法者(我):「我」只是假說,「聞」也不是「聽」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我』,耳根發耳識,親聆圓音,如空印 空名『聞』。」這個解釋得都非常之好,而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實相是真心,剛才講了真 心裡頭沒有妄念,要是有個我,我是妄念;無我,無我也是個妄念。諸位要知道,有跟無 是對立的,那一邊沒有了,這邊也沒有。所以說空、有是對立的。我不著有了,不著有, 你就著了空;不是著空,就是著有,你總要在一邊,所以說都是虛妄的。兩邊都沒有,那 就是正確的。所以「我」與「非我」都不能說,這才叫真正清淨心。六祖大師在《壇經》 裡頭,實在講不得已說了一個「本來無一物」。真心本性裡頭,還有一個「本來無一物」 嗎?有個本來無一物,不是又糟了嗎?所以本來無一物也沒有,我們要去體會到這個意思 。本來無一物也沒有,什麼都說不上,這是實相,這是真如本性,這是性德全體的顯露。   但是凡夫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凡夫是一天到晚打妄想,執著這個身是我,人我是非他 都執著不放。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要為他們說明事實真相,要不隨順眾生,那就沒得說 的了。佛要是住在真實的境界,一句話都沒得說,眾生怎麼能開悟?所以佛要隨順眾生, 你們說這個身體叫「我」,我也說這是我,你們大家都懂了吧!佛有沒有「我」?佛沒有 執著我。佛是因為你的執著,隨順你的執著而執著,佛沒有執著;隨順你們的常識而言說 ,所以佛沒有說。佛自己就是從自己心性裡面,佛是四十九年一句話也沒說;要隨順眾生 的,他四十九年一天都沒有間斷,天天在說,所以是「說而無說」。說是什麼?隨順你說 ,我沒說,叫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無說是佛自己,佛確實一個字也沒說過,我們要明白 這個意思。   「阿難不壞假名」,假名是世間凡夫他們建立的,我們要隨順他的執著,隨順他的名 相。他建立這些名詞術語,佛菩薩統統隨順,所以稱我。耳朵聽到聲音叫聞,也隨順眾生 叫聞。「耳根發耳識」,耳根,根是物質,接觸外面的音聲,明瞭、分別它,這個叫識。 識是明瞭的意思、是分別的意思,你能夠辨別這個音聲,這叫識,叫耳識;我們眼能夠辨 別色相,叫眼識。所以識就是辨別的意思,也叫了別,了是明瞭,別是分別,明瞭、分別 。「親聆圓音」,親就不是輾轉聽到的,是直接聽佛所說的。阿難是親自聽佛講的,不是 別人傳聞,這是親聆。「圓音」是佛說法音聲的圓滿,這是讚歎佛說法的音聲,完全從真 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音叫圓音。「如空印空」,這也就是空有二邊都不著,就是 剛才我說的,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阿難聽也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就是如空印空。 心地永遠是清淨,從來沒有落一點痕跡,這叫真正的聽,這個叫聞。這是解釋我聞。下面 再解釋一時。   「時無實法,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時」是不是真有?跟諸位說沒 有。時與空都不是實在的,都不是真實的。我們講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講空間 有四維、四方、上下,我們講十方,十方跟三世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與空間。這個現象 從什麼地方生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從抽象概念裡面產生的,所以它不是事實。佛在經 典裡面告訴我們,像《百法明門論》裡頭所說的時分、方分,就是這兩樁事情,它給它排 列的是不相應行法。《百法》裡面一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心法,就是心理的現 象,心法。第二個是心所法,心所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心理作用,心法是心理現象,這是 心理作用。第三個是色法,色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第四個是心不相應行法,這個東 西它不是心,也不是心理作用,也不是物質,這就是我們今天講抽象的東西。所以時間跟 空間是屬於抽象概念裡面產生的,不是真實的,完全是虛假的。第五個叫無為法,這是揀 別前面這四種是有為的,有為就是它有生滅,無為是沒有生滅。像虛空,虛空沒有生滅的 現象,所以虛空屬於無為法,其他統統是屬於生滅法。   譬如我們講空間,空間以我們這個城市為單位,太平洋在我們的西方,西面是太平洋 。如果我們到台灣,太平洋在東面,地位不就馬上轉變了?可見得它沒有一定的方位。因 為它沒有中心,宇宙沒有中心,因此它也沒有一定的方位。時間也是如此,現在我們講時 差,大家這觀念就更明顯了。我們這個地方現在是九點半鐘,現在台灣的時間不是這個時 間,紐約的時間也不是這個時間,可見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實的。所以說「時無實法」, 它不是真實的,它是假設的,是個抽象概念裡面有這樁事情。你不能否定它,它確實是有 這樁事情,但是它是假的,不是真的。   「以師資道合,說聽周足名『一時』」,這也是解釋出為什麼不記載年、月、日、時 ,記載年月日時毫無意義,這個就很有意義,師資道合。師是佛,資是學生,老師跟學生 。因為老師教導學生,導師,學生也能夠資發老師,學生有的時候提出問題,老師也開悟 了,學生也能幫助老師。所謂是教學相長,這個稱之為師資;教學能夠非常相契,這叫道 合。教是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教導,這個教導不僅是言語,所謂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 是教學的手段。學生眼睛見了、耳朵聽了,能夠回歸到自性,悟入心性,這就叫道合,我 們今天講的領悟。老師巧妙的教導,學生一接觸領悟了,「說聽周足」,周是周圓,沒有 欠缺,足是滿足。必須他領悟,就是教的人跟學的人都圓滿了,教也圓滿,學也圓滿了, 必須要領悟到才行。這個叫「一時」。   這個解釋,文字雖然很少,意思確實很圓滿,解釋得非常圓滿。實在講就是機跟緣, 機緣成熟了,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機會,實實在在遇到這個良好的機緣,這就是一時。 《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時」就是因緣,就是機 會,我們真正遇到了。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裡頭尤其說得好,說得我們真的心服口 服。他講到西方世界九品往生,九品往生需要什麼樣的資格?我們有沒有分?像從前古大 德說,上品往生的是菩薩,中品的是阿羅漢,那完了,我們都是下品,上品沒分。善導大 師不是這樣講法的,他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而有差別」,這個我們服了,假如我們 遇到的緣好,我們也能上品上生。所以不關什麼菩薩、羅漢、凡夫,與這個不相干,總在 遇緣不同。我們今天遇的緣實在上是第一殊勝,無比的殊勝。只要我們能夠領悟、能夠深 信不疑,依教奉行,上輩往生人人都有分。《要解》裡面所說的、《無量壽經》所說的、 《觀無量壽經》善導大師所講的,把這些事情、把這些道理都講得非常清楚、非常透徹, 這個緣真的不容易。所以人人在緣上來講,都是上品之緣。 (s按: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淨土難逢今已逢,彭際清居士講這樁事情是 「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今天的因緣完全具足,是多麼殊勝的一天!)   現在問題就在善根福德了。善根是什麼?是理解、是深信不疑,這是善根。福德是我 們真正發願,我一心一意要想見阿彌陀佛,要想生極樂世界,二六時中老實念佛,這是福 德。什麼人最有福?願意見阿彌陀佛,願意生極樂世界,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的人,這個 人第一大福,沒有人比他的福報更大,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世間這些富貴是假的,古人 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在這個世間這一切財富、威勢、權力、地位,死的時 候一樣都帶不走,全是假的。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那是真管用,到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 ,帶我們到極樂世界去,這是真的。同時要曉得人生苦短,這個世間不值得留戀,一定要 覺悟,一定要把這個機會抓住,決定不能放鬆。   如果我們想幫助家人、幫助親戚朋友、幫助父母兄弟,你就格外要認真念佛。經上講 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充滿了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親眷屬無 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得見他。他在那裡有什麼聲音的時候,你都聽得清 楚,你就有能力幫助他。如果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報身終了的 時候,各人隨各人的業力去流轉,誰也不能幫誰的忙。唯有生到淨土,他有能力幫助一切 眾生。下面解釋「佛」這個字。 (d)說法者:佛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天大師名『佛』。」佛這個字是「佛陀耶」的音譯,中 國人喜歡簡單,把它的尾音都省掉,所以只稱一個佛。這個字是屬於尊重不翻,實在上說 也在中國字彙裡頭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字。中國字彙裡頭,智慧的「智」與這個意思接近, 覺悟的「覺」與這個意思也接近。所以在講解的時候,都用智、用覺來解釋。但是覺,它 的意思有三個,它有自覺、有覺他、有覺行圓滿三個意思。自覺是對凡夫來說的,凡夫不 覺,迷而不覺;佛覺悟,佛是覺而不迷。覺他是對於小乘人講的,小乘人雖然自覺了,他 不幫助別人。不幫助別人是跟菩薩做個比較,阿羅漢、辟支佛,別人去求他,他看得順眼 ,他就幫助你,看得不順眼,他不幫助你。這就是我們常講的有緣無緣,他跟你有緣,他 樂意教你;沒有緣,他見也不願意見你,這叫小乘人。不同於菩薩,菩薩是主動幫助人, 你不找他,他來找你。菩薩有慈悲心,二乘人慈悲心少,菩薩慈悲心圓滿。這叫覺他,不 同於二乘人。   「覺行圓滿」,覺是覺悟,行就是講的修行,覺是說的自覺,行就是幫助別人覺悟。 菩薩雖然自覺、覺他,沒有圓滿,佛圓滿了,自覺、覺他都圓滿。怎麼才叫圓滿?如果說 佛覺他圓滿,我們現在都是眾生,佛沒有幫助我們,佛怎麼能成佛?怎麼叫圓滿?諸位要 曉得,他不是在度眾生人數上說的,而是從心性上講的。我們心性有三種障礙,也叫做無 明煩惱。第一種叫見思煩惱,自覺之人見思煩惱斷掉了,沒有了;第二種叫塵沙煩惱,他能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沒有了;最後叫無明煩惱,如果自行化他,把無明煩惱也破盡 ,這就叫圓滿。所以,圓滿是說這三種煩惱統統斷盡了。由此可知,如果要不發願度眾生 ,你的塵沙煩惱不能斷,無明煩惱就更不必談了,所以阿羅漢成不了佛。菩薩天天幫助別 人,實際上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自己不吃虧,是成就自己。要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 才是圓圓滿滿的成就自己,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定要認真去做。只想別人,不要 想自己,自己自自然然有圓滿的幸福;如果想到別人還想到自己,雖然有福,自己的福報 不圓滿,福裡面還有煩惱。如果只想別人,把自己忘掉了,享福裡頭沒有煩惱,那才叫真 正圓滿的幸福。這些我們要曉得,要認真去學習。佛三種覺圓滿了,三種障斷盡了。   「人天大師」,這就是代表他在九法界都是以老師的地位,九界導師。特別說人天, 我們現在是人的身分,天與我們最接近,人天大師。大師這個「大」字,必須他是平等心 ,他教化眾生心地清淨平等,沒有等差才可以稱大師。這個喜歡,我教他,那個不喜歡, 我就不教他,或者喜歡的我多教他,不喜歡的少教他,這就不能稱為大師。大師一定是清 淨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才稱為大師。所以稱大師只有佛,佛稱大師,為什麼?佛的煩惱 斷盡了。菩薩不能稱大師,菩薩無明沒有斷盡;換句話說,他對於眾生多少還是有一點差 別的,不像佛,佛對眾生完全沒有差別,所以菩薩稱「大士」。有幾種稱呼,都是稱菩薩 的,我們常講觀世音,觀音大士,沒有稱觀音大師的,你們沒有聽說過觀音大師的。現在 出家人居然稱大師,觀音菩薩見到他還要頂禮,這不像話,這大錯特錯。所以我們懂得佛 法,就要記住,我們稱出家人稱法師。我稱大師,這對他恭敬,錯了,不是恭敬,那叫罵 他。這就是名過其實,這個不可以的。你看從前翻經的,都是真正證了果的,有修有證的 ,也不過稱三藏法師,通達三藏的稱法師,沒有稱大師的。像智者大師,這是後世人尊敬 他的,敬稱的,當時在世沒有這個稱呼的。後人,天台宗的子孫尊稱他的祖師叫大師,他 祖師如果知道,一定喝斥他的,一定要罵他的,這是不應該的。所以人天大師這是佛,這 是我們學佛不可以不知道。後面這段我念一念就好了,我把它念下去。 (e)地點   「舍衛,此云聞物」,舍衛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成中國意思翻作聞,翻作物。 這個意思,聞是說那個地方有名的人很多,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文化水準很高的一個都市 。物是物產豐富,可見得這是個很好的都市,是中印度的大國波斯匿王之都城,波斯匿王 的首都。「匿王太子名祇陀」,祇樹就是祇陀太子的樹,祇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 「戰勝」。大概是國王打仗凱旋回來的時候生了這個兒子,所以就用了這個名字。「匿王 大臣名須達多」,須達多也是梵語,「此云給孤獨」。須達多也是別人對他一個尊敬的稱 呼,它的意思就是這個人喜歡布施,喜歡救濟貧窮苦難的人,「給」是以物質幫助別人, 給別人,給這些孤獨之人。他常常施捨,所以有這麼一個好的稱號。這是波斯匿王的一個 大臣。   這個因緣是給孤獨長者聽說釋迦牟尼佛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於是他就想邀請釋迦 牟尼佛到自己國家首都來講經說法。世尊的學生很多,常常跟著不離開的學生就有一千二 百五十五個人;換句話說,招待釋迦牟尼佛,招待一、兩個人容易,招待這麼多人,就需 要很大的一個場地。他回到自己都城之後,去找這個場所。以後實在看中的就是太子有個 花園,這個地方很大,房舍也夠用,一千二百多人住下去,這個場所夠用,於是乎就向太 子買花園。太子就跟他開玩笑,他說聽說你家黃金很多,你能夠把黃金舖滿我這個花園, 我就賣給你。給孤獨長者真的是富有,於是乎把家裡黃金拿出來真的舖地。太子看到,哪 有真的這麼回事情?就問給孤獨長者,你到底是幹什麼?他說我要請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 兒來講經說法。太子聽了也很感動,他說這個功德我們兩個人做。他說不行,我要一個人 做,我一定把黃金統統舖滿。他說不行,還是我們兩個人做。給孤獨長者是非常堅持,太 子就講,好了,那我把地賣給你,我地上的房子、建築物、樹木、花草統統都砍光。給孤 獨長者沒有辦法,就答應了兩個人合作,兩個功德主。所以,那個花園的樹木是祇陀太子 的樹木,地是給孤獨長者買了,他們兩個人做功德主,請釋迦牟尼佛住在這個地方講經說 法。佛實在講沒有辜負他們,在這裡住了一段很長的時間,許多重要的大經都在這個地方 講的。   「給孤長者布金買太子園,供佛及僧,祇陀感歎,施餘未布少地」。他布的時候,還 沒有舖滿,太子就來了,所以就不必舖了,功德兩個人做,「故並名祇樹給孤獨園也」。 我們曉得這個福報非常之大,這是請到佛在這個地方教化一方,這兩個人是功德主。同樣 的道理,現在許多人想修福,怎麼個修法?諸位要知道,真正的修福是教化眾生。我們今 天請法師、請大德居士在這個地方講經,我們租一個講堂,我們租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 功德,租一個星期,一個星期的功德。這個功德就跟給孤獨長者、跟祇陀太子沒有兩樣。 你只要請到是真正善知識,說的是真正的正法,能令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功德跟他們一 樣的。其他的,功德縱然有,要打很大的折扣,沒有這麼真實,沒有這麼圓滿,這是我們 一定要曉得的。   今天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21.233
bbsamtb:阿彌陀佛,我們心裡頭有一個念頭就不誠,一念不生就是誠, 10/08 16:55
bbsamtb:就是真誠;換句話說,我們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 10/08 16:55
bbsamtb: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決定沒有第二念。 10/08 16:55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11.74.221.233 (10/09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