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9集 (6)一證一切證:往生者證圓滿三不退,見聞者亦得畢竟不退   請掀開經本,第十面第六行,從當中看起。 (a)念不退—不再有妄念   「不退有四義,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這個以下給我 們解釋不退轉的意思。「不退」,通常我們都說三種,三不退。蕅益大師在此地為我們說 的有四不退,到底第四是什麼不退?第一種是念。他的順序是從上往下數,這個在大乘法 裡面是法身菩薩,圓教是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這一類的菩薩他們在斷證的功夫上 已經破一品無明,所以證一分法身,「破無明,顯佛性」法身跟佛性是一個意思,破一 品無明,證得一分法身。在西方四種淨土裡面,他生的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是理,前 面三種土是事相。理可以說無所不在,但是我們在凡聖土、在方便土裡面沒有辦法認識這 個理體,也感觸不到,雖有,不知道。到實報土他就能夠覺察到,真的是理事圓融,性相 不二,他達到這個境界。像大乘經上常講身土不二,這句話我們經上讀過,古來祖師大德 們的著述提到就更多,我們聽了也耳熟,但是這個境界是非常的模糊。原因就是它畢竟不 是我們的境界,我們無法體會。但是到實報土的菩薩,他們對這一句話感到是非常的親切 ,因為是他們親自見到的、親自證得的。   念不退,此地是說的念,就是正念,念念趣向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到這個時候,念 叫真純,沒有妄念。我們現在念頭,實在講正念少、妄念多,就是念佛,念著念著又想別 的事情去了,到圓初住的菩薩才決定沒有雜念。可見得,我們要想念到沒有雜念,那還得 有相當的功夫。現前有雜念也不怕,有雜念就更要念佛,沒有雜念也要念佛,為什麼?沒 有雜念我們就落在無明裡頭。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總而言之,都是麻煩事情,一定 要好好的念佛。 (b)行不退—不會退轉二乘   第二叫「行不退,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行不退是指菩薩, 菩薩修六度萬行,這個「行」念去聲,當動詞講,他不會退轉到二乘,這叫不退。由此我 們可知,權教菩薩有的時候還會退轉到小乘。他為什麼退轉到小乘?眾生難度,往往叫菩 薩退心,菩薩對眾生耐心不夠,就退轉了。必須到大菩薩他才有這個耐心,他就在修菩薩 道,能夠與一切眾生相處,他的定力、慧力高,所以決定不會退轉到二乘。這是生方便土 。佛在許多經論裡告訴我們,二乘人不能成佛,我們經典涉及多了,對佛這句話我們會同 意,我們能夠肯定。為什麼他不能成佛?成佛一定是理事圓融,事事無礙,二乘有障礙, 二乘不圓融。二乘自己修持很不錯,但是不能夠跟大眾接觸,跟大眾接觸,他就覺得不耐 煩。不耐煩就是障礙,這就不能成佛,所以他不能夠達到圓融自在。因此我們要想成就無 上菩提,也就是要證得《華嚴經》上講的無障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換句話說, 九法界眾生一定要接觸。   接觸這些眾生實在講就是修行,修什麼?把自己看不慣的,要修得看得慣;把自己在 這裡面起分別、起煩惱的,統統要磨得乾乾淨淨,要把它磨平,這叫修行。所以菩薩修六 度法門,度眾生也度自己,幫助別人也成就了自己,把自己一切分別、執著在境界裡頭都 磨得乾乾淨淨,這才能成佛道。一個會修行的人,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這個環境是逆境也 好、是順境也好,對自己都非常有利益。但是我們從經典的教訓、從事實上來觀察,實在 講修行應當先修苦行,就是在逆境裡面鍛鍊自己。一切都看不慣的、一切都看不順眼的, 要從這裡面去練,修什麼?修忍辱波羅蜜、修禪定波羅蜜,在這個上真正下工夫,什麼都 能忍。最後修順境,順境就是樣樣都稱心如意,順境難,順境比逆境還要難。逆境能淘汰 人,淘汰人實在講並不嚴重,順境淘汰人不得了。樣樣都稱心如意,人滿足這個境界,向 上奮發的心就沒有了。 (s按:廣欽老和尚有一個忍辱故事很有名喔!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11076.html   在佛門裡面,佛弟子當中有表演給我們看的。在般若會上,《金剛經》大家念的很多 ,念的人多,須菩提尊者在金剛般若會上,他是代表苦行的,禪宗初祖大迦葉尊者也是代 表苦行僧,從逆境裡頭鍛鍊出來的。可是《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他是從順境裡面練出來 的。逆境裡頭修什麼?修忍辱、修瞋恚心,就是把瞋恚心斷掉,貪瞋痴,破瞋恚。順境裡 面斷貪愛,這個難,比逆境難得多!《華嚴》善財童子,經上講善財童子出生的時候,他 們家裡面連草木都變成七寶的,福報多大!在那個裡面能夠不起一點貪愛,這是功夫圓滿 成熟,比苦行不曉得要高多少倍。總而言之一句話,都是幫助我們斷貪瞋痴的一種手段, 在佛門裡面講善巧方便。 (c)位不退—再不會退轉凡夫,成佛保證班!因為西方沒有退緣   第三是位不退這個「位」是講聖人的果位,我們一般講超凡入聖,他是入了聖人這 一類,決定不會再退轉到凡夫。這是什麼地位?在一般說是小乘初果,小乘初果就證得位 不退。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證得初果之後,他修行的時間是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他就證阿 羅漢果;換句話說,他證果的時間大致上可以確定,就是差別不會太遠就是了。好比我們 讀書一樣,從註冊上學這一天起,譬如上小學,這一天到學校去上課,我們大致上可以確 定他念六年,小學就可以畢業,這個時間就可以確定。諸位要知道,佛在經上常說,凡夫 從發心修行到成佛要三個阿僧祇劫,這三個阿僧祇劫是從哪一天算起,你要知道。像我們 這樣子不算,是從證得初果那天算起,位不退了,從這天算起。如果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這就不能算,為什麼?你會退到六道去再搞輪迴。   佛講的三個阿僧祇劫成佛,說實在的話,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是佛在經上說的。我們 在《無量壽經》上看到、在《楞嚴經》上也看到、在《金剛經》上也看到,佛跟我們說, 我們每個人跟佛的緣分都是很久很久。《無量壽經》上講的,時間就更長了,無量劫來生 生世世修積的善根,遇到這個法門才能生起歡喜心。無量劫來就不止三個阿僧祇劫,不知 道多少個阿僧祇劫,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成佛?原因就是我們無量劫中生生世世修行,從來 沒有一次證得初果。好像念書都在念幼稚園,從來就沒有念過一年級,就沒有升到一年級 過,所以都不算數。如果要是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從那天開始,就是三個阿僧祇劫成佛 ,是從這裡算起的,我們要曉得。《華嚴經》上說無量劫才能證得究竟的佛果,它也是從 位不退這天算起的,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位不退,證得位不退並沒有離三界,這個諸 位要曉得,他還在三界之內修行。我們尊稱他為聖人,他不是凡夫,他在三界裡頭,只在 人天裡面來回,決定不墮三惡道。   要怎樣才能證得這個位次?佛告訴我們,要將見思煩惱裡面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 六道輪迴的原因是見跟思,前面跟諸位略略的介紹過,要把見惑斷盡,思惑還存在,所以 他出不了三界。必須把思惑也斷了,六道輪迴就沒有,超越六道輪迴了。所以他還在六道 之中,換句話說,他不墮三惡道。由此可知,見惑是墮三途的業因,這個東西沒有了,三 惡道的緣就斷了,只是在人天兩道往返。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實在講不是在上三土,最 殊勝的地方就是在凡聖同居土,換句話說,就是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託質,永離 退緣」,這是西方世界跟我們這邊的世界不相同。   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成功的,這個十念是講臨終的十念,不是講平常,臨終十念 都可以往生。但是臨終十念要有條件的,確實不是人人能夠做得到的。第一個,他在臨終 的時候神智清楚,不迷惑顛倒,這個條件最重要;第二個條件,臨終的時候有人提醒他, 有善知識提醒他;第三個條件,他經別人一提醒,他真的能放下,真的能求願往生。要具 足這三個條件,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但是這三個條件,說實在的話是相當不容易, 三個條件都難。因此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一定要珍惜,一定要在平時努力,千萬不要有僥 倖的心理,這點非常重要。臨終神智清楚這是最大的福報,我們俗話也講「好死好生」。 人會墮落到三惡道,他怎麼去的?他是迷惑顛倒去的,也就是說糊裡糊塗去的;如果他很 清楚、很明白,絕對不會去三惡道。可見得臨終神智清楚是人生最大的福報,他來生不墮 惡道,來生不受苦。這個福報一定要這一生修,人不修福,福從哪裡來?一定要知道修福 。在日常生活當中常常存心為善、常常存心利益眾生,這就是福德的根基。 (s按:淨空法師說這叫養兵千日用在一時。XD)   西方世界我們能去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帶業往生生同居淨土,同居土就證位不退了 。我們這個地方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我們今天生在這個同居土裡面,我們沒有證 得位不退。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決定是位不退,這就是西方同居土比我們娑婆世界殊 勝了。娑婆世界的四土跟十方諸佛如來的四土差不多,由此我們也明白了,西方世界的同 居土超過十方諸佛的同居土。更殊勝的是西方世界一生一切生,一證一切證,生同居土就 同時生上三土,證位不退就同時證念不退,圓證三不退。這是真正不可思議!它為什麼會 這麼殊勝?它的殊勝有三種理由,第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天天見佛,每天跟佛在一起 。第二是時時聞法,西方極樂世界不但佛說法、菩薩說法,六塵都說法,聞法的時間沒有 中斷。第三個條件是常常跟大菩薩們在一起。這樣的修學環境,諸位想想他怎麼可能退轉 反過來想想,像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我們見不到佛,很難得聽到正法,圍繞我們四周, 善知識少,惡知識多,所以很容易退轉。這是兩個世界環境不相同,我們這個地方退墮的 緣太多,就是機會太多了;西方極樂世界找退轉的機會找不到,沒有這個機會。 (d)畢竟不退—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畢竟得度   第四這是蕅益大師說的,有畢竟不退,這段說得非常之好。「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 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 後,畢竟因斯度脫。」這一段說得非常之好!這是個事實,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至 心是一心,是以真誠心來念佛,散心是散亂心,像我們現在念佛多半都還是散心,因為念 佛當中夾雜著妄想。無論是至心、散心,或者是有心念,或者是無意的念,或者是對淨宗 法門理解、明瞭,或者是完全不了解。「但彌陀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或者是 「六方佛名」,六方佛名就是指十方一切諸佛的名號。無論是哪一尊佛,你在這一生曾經 聽到一尊佛的名號,無論是哪尊佛都可以。或者是此經名字,經題,我們這個經題是「佛 說阿彌陀經」,你曾經聽到這個經典的題目。所以日本人他們念佛號,念經題的很多,我 們接觸日本人,日本在此地的教會也不少,他們念的「南無妙法蓮華經」,他念經題,用 意也是一樣的,這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也是不管他懂不懂,「假使千萬劫後,畢竟 因斯度脫」,就是因這個原因,他能夠入佛門,他能夠修行證果。   《法華經》上有個故事,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人遇到佛,他發心想出家,想跟 佛出家。出家一定要有善根,沒有善根是不能出家的。佛的這些弟子都是證到阿羅漢果的 ,都有神通,也就是都有宿命通、有天眼通。但是阿羅漢的神通的能力只能看五百世,五 百世以外的,他的能力就達不到。佛弟子們觀察這個老人,這五百世都沒有善根,你怎麼 能出家?這個老人聽了就流眼淚,很悲傷,佛看到把他叫回來,給他剃度。大家覺得奇怪 ,佛就告訴大家,他說這個人在無量劫之前,阿羅漢當然見不到,太遠了。無量劫之前, 他曾經是個樵夫,砍柴的,山上砍柴、賣柴的樵夫。有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一隻老虎,老虎 要咬他,他爬到樹上,無意當中叫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句佛號,這個種子今天成熟 ,他在我這裡可以出家,以後果然證阿羅漢果。這就是「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 是說的這個典故。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你對你的周邊環境的人,家親眷屬,你是很慈悲 要脫度他,你就大大的安心。為什麼?他們統統都得度了。不管他有心無心,他看過阿彌 陀佛的佛像,聽過阿彌陀佛的名號,可能無意當中也會叫一、兩聲,那不就行了!甚至其 他宗教虔誠的教徒也都得度,不但這些人得度,天主教的教宗也得度,為什麼?他也稱了 一句「南無佛」。這是不少年前了,教宗下達命令要天主教的這些神父們要跟佛教交談, 他心裡頭就有佛了。心裡有佛,這個種子無量劫之後遇到佛,一定像世尊法華會上那個老 人一樣,必定得度。這就是叫做「畢竟不退」。   「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這是有兩個比喻,這兩個比喻 都是佛在經上常常用的。第一個叫「塗毒鼓」,這是古時候在戰爭當中用的一個武器。這 是鼓,這個鼓不知道它是用什麼樣的藥物製造的,人聽到這個聲音,就不能夠受持了,經 上講,嚴重的就會喪命。他自己軍隊裡頭怎麼辦?自己軍隊他有解藥,他配一種解藥。這 個在戰爭時候用的,這是作這個比喻。「食少金剛」這是另外一個比喻,比喻不壞的意思 。前面是比喻普及、普遍,這個鼓的音聲是聽得很遠的,普遍都能聞得到的。後面是講它 不會壞,這個種子不會壞,金剛吃下去之後不會消化的。 (e)皆是等覺菩薩,一生必補佛位   「復次祇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大師在此 地給我們做個比較。經中所說的「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梵語,翻成中 國意思是不退轉,這個不退轉是指念不退。既然念不退,當然一定包括了行不退跟位不退 ,上面一定包括底下,底下不能包括上面。只要我們真正能夠修到帶業往生,因為帶業往 生,說實在的話,是我們這個世間人人可以做得到的。這也是古德常講的「萬修萬人去」 ,也就是指這個事實,人人可以做得到的。生到西方世界的同居淨土,這是證位不退,皆與補處俱」,補處是等覺菩薩。西方世界的觀世音、大勢至,我們這個世界的文殊、普 賢、彌勒菩薩,都在西方極樂世界。像他們這些果位的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無量無邊, 不是我們人間的數字能夠計算得出的,人數太多了。我們跟他們在一起,換句話說,他們 是實報莊嚴土,他們是圓滿的念不退,我們能跟他們在一起,就是跟他們同類了;換句話 說,你也不知不覺就是圓證三不退了。   圓證三不退,特別要注意這個「圓」字,假如只是講證三不退,圓教初住菩薩就證三 不退,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都是證三不退,沒有到圓滿。圓滿是等覺菩薩,等覺菩 薩才是圓滿的三不退。我們今天跟這些補處菩薩,就是等覺菩薩,他們是圓滿三不退,我 們天天跟他們在一起,那也就是圓證三不退了。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這是西方淨土 無比的殊勝,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不能跟阿彌陀佛比的就是這一點。如果講世界的莊嚴 ,佛在經上講得很多,有許多諸佛的淨土比西方世界殊勝得太多太多,西方世界不能跟它 相比的。但是一生到那個地方圓證三不退,從這方面來講,那是一切諸佛剎土都比不上西 方極樂世界。所以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道理在此地。這個我們也要明瞭 ,否則的話,諸位將來讀了許多大乘經,佛講了,其他還有諸佛世界比西方極樂世界還好 ,為什麼不叫我們去?這裡頭是有道理的。他那個好,那是物質受用環境好,對你修證圓 滿,比不上極樂世界,這個諸位要知道。好比學校一樣,你這個學校師資好、設備好,這 是第一流的,你的父兄勸你到這兒念書。另外還有學校,它的建築好、校園大,財富比你 這個還雄厚,沒有叫你上那個學校。你要曉得,這個學校有這個學校的好處,是那些學校 不能相比的。就是師資、設備是第一流的。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241
bbsamtb:阿彌陀佛~是阿,平時念佛是在練兵,臨終時就是在打仗。 10/05 20:28
bbsamtb:沒有平時的一念十念,臨終的一念十念就沒有把握了。 10/05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