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4集   請掀開經本,第三面,倒數第四行。 (4)「經」:包含「教」(典籍)、「行」(方法)、理(實相)三部分   「一切金口,通名為經,對上五字,是通別合為題也。」金口是對佛的讚歎,佛親口 所說的,後來的人都尊稱為經典。其實佛經是有五種人說,不一定完全都是佛說的,但是 除佛自己親說的之外,其他的四種人,就是佛的弟子,有仙人、變化人。他們所說的必須 要得到佛的印證,也就是得到佛的同意,這都能稱之為經。由此可知,佛法要用現代的話 來講,它是講理的,它不是專制的,只要與事實真相相吻合的,不是佛說的佛也承認,他 說的跟我的意思、看法、想法完全相同,等於就是佛說的。通常在佛法裡面叫「法印」, 因為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印是表信的,所以叫印信。你看政府機關出的公文,上面一定要 蓋上印,這個印就是表信的。佛的法印不是有一個形相的,要明瞭它真正的含義。一切大 乘法以「實相」為法印,什麼叫實相?就是事實真相,佛所說的一切大乘經就是宇宙人生 的真相。菩薩或者佛的弟子,乃至於外道,他所說的也是事實真相,佛就會同意,佛可以 稱它也是經典。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本經是佛親自所說的,當然是更沒有問題了。   「佛說阿彌陀」這五個字叫別題。別是差別,跟其他經的名字不一樣,在一切經裡面 只有這部經叫做「佛說阿彌陀」。底下一個字叫通題,只要是佛說的都稱為經,所以「經 」這個字是通題。譬如我們中國人很熟悉的,像《金剛經》底下那個經是個通題,《妙法 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下面都用個經字。所以這是「通別合為題也」「佛說 阿彌陀經」這六個字裡頭有通題、有別題,通、別合為一個題目。底下說「教行理三,各 論通別,廣如台藏所明。」底下是蕅益大師省略了。為什麼可以省略?因為蓮池大師在《 疏鈔》裡面、幽谿大師在《圓中鈔》裡面都講得很清楚,可以參考這兩部書。如果想要知 道得更詳細一些,那你就讀天台宗的典籍,天台宗對於教行理就講得非常的清楚。這個地 方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   「教」就是教學,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教科書,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課本,教就是課 本,教科書是課本。佛一切經典就是教科書,就是教學的課本,可這個課本裡面一定有道 理在,沒有道理就不能稱為經。所以經要用現代人講,那決定是真理,不但永恆不變,而 且還能夠適合各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大眾,各個人的需要它都能適合,這 個很不可思議,這就是理。除了理之外,有理論如果沒有修行的方法,這個理我們雖然聽 了也沒有辦法證明。所以它一定有「行」有教你修行的方法,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你將 來必定能夠證得這個道理,「理」就是真相、就是事實真相,你一定可以能夠證明的。以,經典裡面有教經、有行經、有理經,但是些東西統統都包括在教科書裡面。   解釋經題到這裡就告一個段落。下面這是第二段,叫辨體,也就是現代哲學書裡面所 講的本體論。在經典裡面,這一條很重要。它重要在什麼地方?在這一段裡面要告訴我們 ,佛說這部經是根據什麼說的,換句話說,理論事實的依據要在這條給我們辨別清楚。我 們明瞭了,對於佛講的這部經才能真正產生信心,然後才會依教修行。所以這一段非常重 要。 2.辨體 (1)明白「實相」才能不顛倒不迷惑:「實相」無相   「第二辨體。」體就是經之理體,理是道理,經之理體。「大乘經皆以實相為正體」 ,這一句是總綱領,所有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就是以實相為教學的依據。實相是 什麼?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這個理論的依據再真實不過了,佛沒有給我們說 別的,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自己生活的環境。如果我們把這個 事實搞清楚了,才曉得大乘經與我們自己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是我們在一生當中必須要 修學的。為什麼?我們不能不知道自己,不能不明白我們生活環境。不明瞭就叫迷惑,迷 惑你決定顛倒,什麼是顛倒?把真的當作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這就顛倒,真妄顛倒了 ;把正法當作邪法,把邪法當作正法,邪正顛倒了;把善當作惡,把惡當作善,善惡顛倒 了。就是經裡面常說的迷惑顛倒,迷惑就是對於實相不知道。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在 思想上、在觀念上統統發生了錯誤,這些錯誤就稱之為顛倒。大乘經裡面把這個事實真相 給我們說清楚、說明白,可見在所有教育裡面,再找不到一種像大乘教育對我們這一生更 密切、更重要的,真的找不到。知道這個事實,沒有不認真修學大乘的,才知道大乘經真 正殊勝的利益。   下面有個簡單的解釋。「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 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這段話很難懂, 而這段話又非常重要,確實是將事實真相簡單明白的給我們宣說出來了。實相,佛在大乘 經裡面,將這個名詞給我們做個簡單的解釋,從體上講,它沒有相狀。我們講的本體,從 體上說,這段話完全講的是本體。什麼叫本體?在哲學裡面,這個名詞是說宇宙萬法從什 麼地方生的?世界從哪裡來的?動物、植物是怎麼會有的?那個根源就叫做本體。換句話 說,天地萬物、一切萬法,都是從那一個根本生出來的,這個根本就叫本體。而在世間這 些哲學裡面,東西方的哲學,古今的哲學家,都在那裡探討本體,可是都沒有找到,各人 說各人的,都不能叫大眾心悅誠服。所以說的就很多了,有所謂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 ,唯心、唯識,甚至於講唯物,都是探討這些問題。實在講,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 把這個事實真相在大乘經典裡面為我們說出來了。 (2)「實相」不在內,不在外,都是此心變現   佛說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那個根源是什麼?佛講的是心,就是心性,這是本體,天 地萬物都是它變現出來的。它是能變,宇宙萬物是所變,能變的就一個,所變的是無量無 邊。能變的是一個,這是什麼東西?就是我們的真心,這個心是真心,就是我們的本性, 大乘經上常講的真如本性,就是這個。這個東西到底在哪裡?在不在我們身體裡面?《楞 嚴經》一開端就找這個。釋迦牟尼佛叫阿難去找,阿難很聰明,找了七個地方,佛都否定 了,都搖頭說不對。我們沒有這個能力,我們還找不到七個地方,阿難居然能找到七個地 方。所以說「不在內、不在外」,這段話諸位要讀《楞嚴》你才真正了解這幾句話的味道 。為什麼說不在內、不在外?正因為,它不是形相,沒有形相的,它也沒有色彩,也沒有 相狀;但是它有,不是無。所以佛法裡面常用一個字來形容它,用「空」,空就不好懂,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它有。《心經》裡面也是講這個問題,你看《心經》上講「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講現象,空是講本體。色從哪裡來的?色是 空變現出來的。所以空,空體能變,色相是所變。   我們也不要費這麼多麻煩,因為很不好懂,也很耽誤時間。我們用一個比喻,諸位細 心去體會就可以明白一個大概。我想我們在座的同修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在座的同修 哪個人從來沒作過夢的,舉手我看看。沒有人舉手,就證明每個人都作過夢。夢中境界從 哪兒來的?一定有個能現夢境的東西。我們把能現夢境那個東西比喻作心性,夢中現的境 界就是色相,色相的境界是能現的體變現出來的。所以色相是假的,能變那個是真的,真 跟妄,佛是這樣跟我們說。能變心性是真的,所以心叫真心,性叫本性,它是真的。所變 現出來的現象,你看你們作夢,哪個人在這一生當中是做過兩次、三次完全相同的夢?有 沒有過?沒有過,所做的夢都不相同,都不一樣。所以,相叫妄相,叫假相,就不是真的 。真的,真的是永遠不變才叫真的,凡是會變的都不是真的。   所以佛在《金剛經》跟我們講現象,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現象是虛妄的。 但是能現現象的體是真的,為什麼?它不變。相會變,體不會變,也就是說,能變的它不 變,所變的它會變。所以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的。宇宙是它變現出來的,諸佛菩薩也是 它變現出來的,天神、上帝還是它變出來的,我們現前自己這個身體,以及我們接觸的世 界也是它變現出來的。佛給我們講,還有我們不能夠見到的餓鬼道、地獄道,也是它變現 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依就是生活環境,正就是本人,十法界的人以及他生活的環境 ,統統是心性變現出來的。所以,禪家有句話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就是哪 個人真正是明心見性了,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大地無寸土,才曉得原來一切都是自性變 現出來的。而我們現在所迷就是迷了心、迷了性,把這個東西迷了,那就苦不堪言。一天 到晚胡思亂想、胡作妄為,造業受報,感得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兒來的?還是自己 心性變現出來的,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這是佛給我們講的真實相。 (3)「一心不亂」,見一切法不生不滅,就是見到「實相」   經上講的「吾人現前一念心性」,這一念是真心、是本性,人人都有。不但我們人有 ,畜生也有,餓鬼也有,地獄也有,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但是第二念就錯了,第二念就 迷了,第一念是本性,第二念就變成妄想執著。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強調一念,如果我們能 把一念保持住,在佛法裡面,那就叫成佛,那就不叫凡夫。為什麼?第一念的時候,我們 沒有起分別、執著。譬如我們眼睛看,眼看外面境界,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 沒有執著,這個時候叫第一念。第一念,外面境界一定是平等的,沒有善惡、沒有是非、 沒有邪正、也沒有真妄,當然更沒有利害。萬法都是平等的,這個境界叫做一真法界,這 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為什麼說第二念就迷了?第二念,我們的分別、執著起來了。   譬如說我拿這個給大家看,第一念的時候你看得清清楚楚,你並不是沒有看到,清清 楚楚。第二念,「法師手上拿著一張紙」,這你就迷了。為什麼說迷了?錯了嗎?大錯特 錯!錯在哪裡?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字?沒有名字,名字是別人給它起的。老子曉得,叫「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它沒有名字。你見得清清楚楚,叫第一念,你給它 起上個名字,叫它是白色的,叫它是紙,你就迷了,這是你起了分別、起了執著。從分別 執著裡面就起了貪瞋痴慢,就生煩惱了。所以諸佛菩薩有什麼本事?他的本事就是保持第 一念永遠不變。我們很可憐,保持不住,立刻就迷了,隨著迷,則迷上再加迷,麻煩就在 此地。我們學佛要懂得這個根本的道理,你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利益就是明 心見性。   我們很可憐,我拿這個,你們見什麼?見一張白紙。我如果拿這個給諸佛菩薩看,你 們見,見到什麼?人家是見到真如本性。這就不一樣了,諸佛菩薩看這個是真如本性,我 們看這個是一張白紙,你看糟糕不糟糕!諸位要曉得,離開一切妄想執著,沒有一法不是 真性。所以古人用個比喻說,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喻心性,不變,器就會 變了。我們用黃金做個手鐲,手鐲是個器,做個項鍊,項鍊是個器,喜歡做什麼就可以做 什麼,給它做個佛像也是器。但是這些東西都可以變的,我不喜歡手鐲,喜歡項鍊,我可 以把手鐲重新打成一條項鍊;我不喜歡項鍊,我喜歡一個佛像,可以把它鎔化鑄造一個佛 像。金沒有變,形狀在變。所以會變的是形狀,不變的是本體,體沒有變,就像金跟器一 樣。   我們要問,金跟器我們很容易體會,很容易明瞭,我們現前這個身體,現前擺在眼前 的萬物,是心性變的,這個東西是不是心性?當然是心性。心性不變,它不變隨緣,隨緣 不變。我們這個身體到底變不變?我們看起來是變,如果你是一念,它就不變了。很可惜 我們的念頭是妄念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永遠不停,因此我們見到的相是妄相。如果 哪一天你真正得到一心,你所見的一切境界相就叫做實相,就不是妄相了,你就真正見到 實相。實相是什麼樣子?實相是所有一切法不生不滅。佛經裡頭有個名詞叫「無生法忍」 ,「無生」是講一切法不生不滅,「法」是指一切法,一切法確實沒有生滅。「忍」這個 字當作認可、就是同意的意思,佛講一切法不生不滅,我同意,我承認,為什麼?我也見 到了。但是我們現在沒有辦法同意,也沒有辦法承認,為什麼?我們沒有見到。   我們看到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我們所看所有一切法 都是生滅的。這個原因在哪裡?因為我們用生滅心,看法都是生滅法。諸佛菩薩用的是不 生不滅的心,看一切法就不生不滅,就是這麼個道理。哪一天我們自己功夫達到一心了, 在佛法裡頭,大乘佛法的修學是以這個為中心、以這個為樞紐。禪宗裡面稱之為禪定,我 們念佛法門裡面稱之為一心,名詞上不相同,境界上完全相同。一心就是禪定,一心就是 實相,一心就是真如,一心就是本性。所以,我們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明心見 性是一個境界,是一樁事情。只是我們用的方法跟禪宗的方法不一樣,效果、目標都完全 相同。這是用這個比喻來說明性相的關係。這是一念心性,它是不變的本體。我們再看底 下一段。 (4)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是破除執著而已   「覓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這才真正是事實 真相,我們說它無、說它有都錯了。但是在教學裡面,必須要建立這些名相術語,便利介 紹,便利學的人去體悟。但是這些名詞術語是假設的,這個諸位要知道,決定不是事實, 因此你就不可以執著。你可以用它,自己用它去體會到真實,這是自受用。幫助別人,用 這些術語來介紹這個事實真相,幫助他開悟。自己不能執著,也不能教別人執著。佛法修 學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此地,因為世間人可以說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最大的毛病就是執著 。只要一執著,你就決定得不到真實義。   所以佛在《金剛經》最後,是無可奈何的說了一句話,把他所說一切的統統否定掉。 告訴大家,佛沒有說一句法,誰要說佛說法,那叫謗佛。他說法四十九年,怎麼一句話沒 說?我們要從這個意思裡頭去體會,他確實一句話也沒說。他所說的都不能執著,一執著 就錯了,執著就迷了。他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頭說得好,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 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佛是一樣的,沒有差別,本來就是佛。為什麼你會變成 這個樣子?「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真知識,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 我們的病根就是分別執著。所以諸位要知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就得大自在了,你就 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就是我們眼前的生活。縱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你 到華藏世界,如果起一念執著,你還是凡夫。由此可知,佛法沒有別的,自始至終是破除 執著而已,這個話是真的。 == 補一篇淨空法師學佛答問 聽經的秘訣:聽懂就懂,一想意思就錯了   念佛、誦經什麼都不要想,這我在講席裡頭講過很多次,誦經念佛是修行,修什麼? 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個方法妙絕了,那就是我們念佛或者是誦經,只是從頭到尾一個 字一個字念清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沒有念顛倒,什麼意思不要去想,老老實實去 念,念久了心就清淨,妄念不生。所以它是修定的一種方法,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 種不同的方法修禪定。   有定裡面就有戒,你就不會犯錯誤,不會有妄念,這叫什麼?定共戒。定裡面有戒, 戒裡頭沒有定,定裡頭有戒。因戒得定,戒是方法,你遵守這個方法,所以讀經的時候不 要起妄想,聽經的時候也不要有妄想,聽懂就懂,不懂就算了,千萬不要去想,一想就錯 了。你看看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我們教得很好,怎樣去讀經?怎樣去聽講?離 言說相,聽講不要在意他的言語,不要在意這些;也就是不管這些,只管去聽好。離名字 相,這些名詞術語平常你要熟悉,在真正聽經、讀經的時候也不要在意。離心緣相心緣 相是什麼?是想了解它的意思,都不許可有。你這樣聽經,心是定的,聽得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自己心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這樣聽經會開悟!這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 叫會!   不會的人是什麼?著重他的言語,著重他講的意思,聽,還要去記,你說糟不糟糕! 那你所記的、你所聽的,全不是佛的意思,佛沒有意思。佛的意思要到你清淨心,聽了之 後一念不生,佛的意思你就會明白,這叫會聽、會學。 【文摘恭錄 --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四十五)  (共一集)  2006/8/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334-0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2wyj_eaSnw
(s按:有一次我聽到劉素雲居士講到同樣一件事,她講得更白,她說佛沒有意思,通通是 你自己的意思。)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0.16
bbsamtb:阿彌陀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明心見性是一個境 09/25 15:35
bbsamtb:界,是一樁事情。 09/25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