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17集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六面,倒數第二行:   「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 聚會等樂。」這個地方所說的「一往分別」,一往就是大略的意思,我們講大概。這是說 明西方世界四土苦樂的狀況,大致上經論裡面所說的都是凡聖同居土。因為說凡聖同居土 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到這個地方。說同居土五 濁輕,這是兩個世界的比較,我們這個世界五濁就重,他那邊就輕。為什麼還要說五濁? 因為我們是帶業往生的,見思煩惱沒有斷,這是帶過去的。所以剋實而論確實有五濁的現 象,不過比起我們這邊的環境,那實在是相差懸殊太大了。這個「輕」字我們要細細的去 體會它,那個輕的程度實在講是我們這個世間、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於無色界天都不能夠 跟它相比。   「無分段八苦」,這個分段,段是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從大的地方分,我們這 一生是一個階段,來一生來一世又是一個階段,這就是講六道輪迴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這是大分。如果要細分的話,可以說是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是一個階段,這都 是事實。這裡面有八種苦,前面跟諸位提到過,這個八種苦可以說是六道裡面眾生沒有一 個能夠免除的,即使天上也不例外。內這講有生老病死。天上的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 他們福報大,天人生是化生。生的形態有四種,叫胎、卵、濕、化,胎生最苦,人是屬於 胎生,這最苦的;卵生就是蛋生的,比胎生苦要減少一些;濕生就更少了;化生,這個苦 就沒有多大的感觸了。所以天人福報大,是化生。他們通常也沒有病苦,世尊在經上告訴 我們,欲界天人,他臨終的時候是七天,就是臨終七天才感覺到身體有些不舒服。換句話 說,平常他也不生病,他也不病、他也不老,沒有衰老的相,也沒有病苦的相,福報很大 。但是臨終七天之前他就現衰相了,換句話說,他的老病就是在那個時候,時間不長,很 短,但是他所感觸的痛苦,我們也沒有辦法想像。就好像大富貴人家遭了一點委屈那就不 得了,在貧窮人家看起來算不了什麼。天人在這個時候感覺到非常痛苦,死了以後還是要 隨業流轉,六道輪迴確實有,一點都不假。   人生在世間,前面跟諸位提到過,「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最可貴的就是人道 容易覺悟。從這方面來觀察,古今不一樣,古人確實比現在人容易覺悟。原因在什麼地方 ?古時候環境比較單純,五欲六塵的享受很有限,所以心地比較清,心清容易覺悟。現在 是物質享受超過古人百倍、千倍,心思混濁,被這些欲望迷得太深,所以很不容易覺悟。 我們從一個非常淺顯的例子能觀察得出來。古人對於善惡的報應相信,所以起心動念他都 很小心、很謹慎。現在人因為科學昌明了,認為這些東西是迷信,大家都不相信。這樁事 情決定不是說我信就有,不信就沒有,不是這個說法的。你信,它有,它存在;你不信它 ,它還是存在。正是俗話所說的「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到的時候,你後悔也來不 及了。所以,因果報應、六道輪迴、鬼神之事,這是確實存在的。他們也都有分段的八苦 ,只是八苦輕重差別不一樣。雖然天人輕,天人要跟西方極樂世界人一比,那他還是嚴重 太多了,為什麼?西方世界分段八苦沒有了。在我們這個世間,分段生死要是沒有了的話 ,那就證阿羅漢果,就超越三界了。   在這個地方修行要相當的功夫,這是講要斷見思煩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便宜就佔 大了,為什麼?他不需要斷煩惱,只要把煩惱控制住,佛法裡面講伏煩惱,伏住,我們現 在說控制住,它不起作用。這樣的條件就能往生,這個比斷是容易太多了。生到西方極樂 世界,你所得的利益就等於阿羅漢,這是講在斷煩惱這方面等於阿羅漢,如果講其他的智 慧、德能、享受,阿羅漢是怎麼比也比不上,幾乎同居土的享受也跟等覺菩薩相差不多。 這是無苦,無有眾苦,「但受不病不老」。下面說,「但受諸樂」,哪些樂?「自在遊行 。到什地方去遊行?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旅遊是很多人喜歡的,也是大家非常羨慕的 。但是我們的旅遊不能超越這個地球,不能到外太空去旅遊。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旅遊的範 圍就太大了,所謂盡虛空遍法界,想到什麼地方就到達那裡了。他們的飛行工具太殊勝了 ,經上講的蓮花,蓮花就是他的飛行工具。他乘著蓮花,想到哪個國土就到哪個國土,想 到哪個星球就到哪個星球,這是我們講橫面的。豎的,想到過去世也行,想到未來世也行 。我們旅遊要跟他相比那是天壤之別。這是自在遊行的樂。   「天食天衣」,這是舉出衣食,我們這個世間不能夠缺少的。大家辛辛苦苦為什麼? 都為衣食忙碌。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物質生活一點也不愁,為什麼?一切供應隨念而至,心 裡面想什麼,你所想的就在面前,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的。像經上告訴我們, 實在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飲食,為什麼還說有天食?是我們在這個世界無量劫來, 每天都需要飲食,飲食成了習慣。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不要了,有的時候還會想起來「 好久沒吃飯了」,還會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一動,飯食自然就擺在面前,一擺在面前, 這才曉得現在不需要了。這個念頭沒有了,這些餐具、飯菜也統統都消失掉。不必要你去 收拾,也不要去洗碗碟,真是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是一種習慣,會有這個現象,在極樂 世界時間長了,這個習慣漸漸就淡薄,以後就沒有了,初去的人有這個現象。   「諸善聚會」,就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古德有說,我們人間最可怕的是什麼?你們 每個人想一想看,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最可怕的是什麼?古德告訴我們,社會上最可怕的是 同行。同行因為有利害衝突,不擇手段污衊陷害,比虎狼還可怕,所謂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如果人與人在一起沒有利害衝突,就不必提防了,絕對不至於有相害的事情發生,沒有 利害衝突。西方世界確實沒有利害衝突,衣食住行彼此都不妨礙,彼此都同樣的豐足。大 家在那個地方真正是一心修道,幫助諸佛如來接引眾生,我們所說的弘法利生。所以那邊 都是上善之人,這點我們也要清楚、要明白。那一邊人既然是上善之人俱會一處,我們自 己的心行要不善,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跟那邊的人志趣不相同。人以類聚,我們跟 他不同類,就入不了他們的團體。所以一定要自己志趣和他們相投,志趣相投、志同道合 ,那自然就相應了。這是平素我們要覺悟的,這個地方的世緣要放下,一心向道。再看下 面一段文。   「方便體觀巧,無沈空滯寂之苦,但受遊戲神通等樂。」四土裡所說的苦,凡是生到 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苦都沒有,都不受;四土裡面所說的樂,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統統都有 分。方便土裡面,這是已經斷了見思煩惱,念佛的功夫深,得到事一心不亂。體空是聰明 智慧更高,不但他聞法,在日常生活當中,他領悟的力量很強,知道萬法皆空,知道一切 法了不可得,這是高度的智慧。不是在極樂世界,像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小乘人到這個 境界,我們通常叫他「入偏真涅槃」。   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講真相,佛將事實真相教我們從三個方面去觀察,這三方面是 體、相、用。如果我們明瞭,懂得會用,你這一生就會很幸福,就很快樂。體是空的,決 定不可得,你得不到的。相是有的,是可以受用的,你在受用,你不要執著,認為你有所 得,那你就錯了,你就會生煩惱,就會有痛苦。你要曉得相有,可以用它,用要用中,我 們中國儒家講「中庸」。所以中國古聖先賢,佛教沒有傳到中國,我們中國人會用中。佛 法裡面也是用中,佛法講「中道」,儒家講「中庸」,要懂得用中。不偏有,也不偏空, 兩個都不偏就是中,你用的時候要用中。中是從這裡來的,不能偏在一邊。佛給我們講, 我們凡夫不懂,凡夫用有,他不懂用中,他用有,一切都是有,執著樣樣都有,所以就有 很多的苦惱、煩惱。二乘人(小乘人)他知道有是假的,體是真的,叫真空,他用空,他 不用有。所以用空,他不起作用,換句話說,他永遠在定中,這個地方叫「沈空滯寂」。 他入定,在定中他不起作用,所以他並不圓滿。菩薩懂得用中,空有兩邊都用,兩邊都不 執著,這叫中道,所以他有「遊戲神通等樂」。菩薩非常活潑,不像小乘那麼呆板,凡夫 愚痴,小乘呆板,菩薩活潑,菩薩用中。這叫方便土。   「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用中有兩種,實報土是用中 ,用中有兩種,這兩種是比較上苦樂。前面所說的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次第三觀就有隔 別不融之苦,因為它的境界是有次第、有等差。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它一個層次一 個層次,這當中有界限,就是有隔別,不能圓融,在大乘菩薩裡面顯示出這個苦處。一心 三觀的人,這個現象就沒有了,無論拈一法、隨便拈一法,他都知道即空、即假、即中。 體是空的,相是假,有是假有,空是真空,用是中。所以隨拈一法,空假中三諦圓融,沒 有隔別不圓融之苦。因此,他那個境界就是《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菩薩 在這個世間跟我們大眾處在一起,所謂是和光同塵,跟我們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但是真正 講受用可以說完全不同。我們在這個世間,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有苦樂憂喜的感受。菩薩 沒有,菩薩苦樂憂喜捨統統沒有,那叫做樂。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還是苦,樂 止了苦就來了,所以樂是壞苦,苦樂兩邊都沒有,這叫真正的樂。所以他實在是入不思議 無障礙的境界,沒有障礙。   「寂光究竟等」,這是四土裡面最高的,是如來果地的境界,「無法身滲漏、真常流 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這個地方有個名詞,也是佛學的常識,叫「法身滲漏」 、「真常流注」,這些字樣是形容詞,不是真的。真的,法身真如這裡頭還能出毛病嗎? 這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真如本性上面的煩惱還沒有去得乾淨。所以佛法的修學 諸位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白,佛法裡面講真妄,真是本有,妄是本無,你的煩惱、你的 妄想本來沒有。我們今天煩惱很多、痛苦很多、妄想很多,這些東西的根源,佛給我們說 得很明白,《華嚴經》上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這是一句話把我們六道凡夫的病根說出來了,我們的 病根就是妄想、執著。   佛法的修學,就是把妄想、執著除掉而已,沒有別的。但除其妄,莫求其真,你可不 要求真,求真是什麼?求真那個念頭就是妄想。妄去掉了,真就現前,真就是真心本性, 真如本性就現前,所以只是除妄而已。執著就發展成為我執,現在一切凡夫都認為身體是 我,佛告訴我們,這身體不是我,你執著身體是我是大錯特錯,這叫我執。破了我執,就 證阿羅漢,就出了三界;換句話說,你要有「我」這個念頭在,三界就出不了,決定在輪 迴。輪迴從哪裡來的?我執造成的。如果有法執在,就不能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就見 不了性。法執破了就見性,我執破了就出三界,就脫離輪迴。所以諸位想一想,佛法大小 乘法門很多,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幫助你出三界,都可以幫助你修行證果,理論上講是平 等的。事實上你自己去想一想看,你還有沒有「我」?如果有我,那你修行功夫不到家, 三界出不了。要「我」沒有了,三界才出去。諸位想想,剛才我們講的生老病死、求不得 、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這些東西從哪來的?都從「我」來的。如果我沒有了,生 老病死就沒有地方落腳,一切苦都沒有了。知道一切苦都是從有我而來的,它的根是執著 。法執就演變成所知障,我執變成了煩惱障,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我來的,這個要知道。   所以佛法自始至終破二種執著而已,我執破了,剛才講了,小乘就畢業,證到阿羅漢 ;法執要是破盡了,就成佛。現在說寂光菩薩,我執當然沒有了,方便土的菩薩我執就沒 有了,凡聖同居土有我執,方便土以上就沒有了。雖然我執沒有,法執沒有破乾淨,只破 了一部分,或者是一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的法執沒有破乾淨,這就叫做「法身滲漏」。 好像我們這個杯子一樣,這裡頭有裂痕,裡面裝的水滲出來,漏出來了,比喻這個意思, 它還有一點破損。這是比喻,並不是法身真正出毛病,法身不會出毛病的,用這個比喻。 「真常流注」,真常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到寂光究竟,實在講是法執斷盡,完全沒 有了,真如本性圓滿的顯示出來,他的受用是「稱性圓滿究竟樂」。這個地方我們也要曉 得,大乘實報土的菩薩,實報土就是理一心不亂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就 得稱性之樂,但稱性他沒有圓滿,他沒有究竟。所以圓初住菩薩跟佛統統都稱性,一個圓 滿,一個不圓滿;一個究竟,一個不究竟,但是都是稱性。這是四種淨土裡面苦樂,做一 個簡單的報告。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21.234
bbsamtb:阿彌陀佛。佛法自始至終破二種執著而已,我執破了,小乘就 10/21 19:27
bbsamtb:畢業,證到阿羅漢;法執要是破盡了,就成佛。 10/21 19:27
bbsamtb:(推簽名檔) 10/21 19:27
ycc124:感恩 看到簽名檔印光大師的開示,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 10/23 17:11
ycc124:人實是凡夫。昨天也讀到類似的經文 ^^ 感恩 10/23 17:13
ycc124: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五:出家菩薩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 10/23 17:16
ycc124:家。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於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 10/23 17:16
ycc124:想,觀於自身為僮僕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 10/23 17:17
ycc124: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 10/23 17:18
ycc124:心。 阿彌陀佛 ^^ 10/23 17:18
ycc124:感恩大師開示與師兄姐分享 ^^ 10/23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