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業」是講行業、事業。我 們在造作的時候叫事,在做事,也叫行為、行動,它的結果就叫做「業」。如果用因果來 看,行跟事是因,業是果,所以叫結業,這個行事結成業。業有善惡。我們起心動念、思 惟想像是屬於意業。我們的心意在造業,心在造業,意在造業,心理上的行為。我們的言 語,是口在造業,我們身體的動作,是屬於身在造業。這個地方特別著重在身。因為前頭 有正語、正思惟,所以意業跟語業都包括在前面兩段,這個地方特別著重在身業。以清淨 心,無漏慧就是清淨心,「除身一切邪業」。   這個身,在我們中國人講禮節,一舉一動要合乎禮節。禮是有節度的,也不能夠超過 ,做到恰到好處,這就對了。禮節是維繫社會的秩序,如果禮要是失掉,天下就大亂。今 天的社會實在講,儒家的禮失掉了,佛家的威儀,在現在這個時代也喪失掉,所以不但社 會亂,今天佛門一樣,跟社會同樣的混亂。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我們沒有力量來挽救 這個社會,但是我們一定自己要覺悟,在這個亂世當中如何救自己?這是非常非常重要。 也就是說,他亂我不亂,他們造惡業我不造惡業,這個就對了。儒家的這些禮,現在社會 上沒有禮,我們讀禮也只能讀古時候的禮。古禮在現在雖然不用它,不用是不用它的儀式 ,但是那個精神永遠不會變的。禮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謙虛,尊敬別人。在大乘佛 法裡面,像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條「禮敬諸佛」,自己不謙虛,怎麼能夠禮敬別人?自 己不謙虛,怎麼能夠讚歎別人?所以自己要知道謙虛,對於人要知道禮讚,這是舉一個例 子。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身要清淨,不造一切惡業,這個就對了。佛門裡面常講修清淨 梵行,身遠離殺盜淫,就是不殺生,不偷盜,在家的是不邪淫。這個就算得上是正業。   在淨宗,我們利用這個身體,這一生當中修學淨土,求願往生。祖師大德常常教給我 們,我們口念佛,身禮佛,身是常常恭恭敬敬的拜佛。拜佛也是很好的運動,我們不必做 其他的運動,拜佛就是我們最好的運動。我們多拜佛,拜佛的時候心裡面想佛,沒有妄念 ,心裡頭只想佛,所以心清淨。身按照儀規動作,每一個動作我們都做到,全身都能夠運 動到。這個不但是修行的好方法,也是養生最殊勝的方法。過去有人,現在可能還有人, 也許我們沒有見到,他們是專修禮拜。通常是一天拜三千拜,他就是用這修行方法,這個 拜裡面有觀想。我們淨土宗也有這個方法,夏蓮老編的《淨修捷要》就是有這種方法,但 是他那個少,他只有三十二拜,可以做為我們早晚課誦,早晚課誦用他那個方法也很好。 這個叫正業。   『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五種邪命,註解裡頭有 。「五邪命皆為利養」,這一句話就把邪的意思顯示出來了。什麼叫邪?統統是為名聞利 養。我們今天一般社會講知名度,這個知名度是名,名利。目標是為了名利,這就是邪, 無論你怎麼做法,用什麼樣的手段,什麼樣的方式,統統叫邪命。第一、「詐現異相奇特 。「詐」就是欺騙,就不誠實。「現」是故意表現,表現什麼?與眾不同,這就是「異 相奇特」,表現跟別人不一樣。目的何在?目的是求得別人對他恭敬,對他稱讚,對他供 養,目的在此地。第二、「自說功德」。自己說自己的功德,目的也是為名聞利養。第三 、「占相吉凶為人說法」。說的法也不見得是正法,是以看相、算命、風水地理這些東西 ,用這個做手段接觸大眾,使人尊敬他像神仙一樣,對他尊重供養,這個意思在此地。   第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這也是他一種手段,就是高傲。我們也有見到的,有 一些出家人,我也聽說,但是我很少跟他們接觸,也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接觸到,聽說 喜歡罵人,喜歡教訓人,完全是一種長者的姿態出現,對待任何人都用這種手法。這是長 者對年輕人、對初學的人,或者是修學不認真,有懈怠、怠慢,或者是破戒不守清規,這 個喝斥是有道理。但是佛法跟世法有些時候也有類似的,老師、善知識教訓一個人,那是 真正看得起他,他能夠受教。如果不是這樣的人,你要是用高聲現威教訓的口吻,這個人 會記恨在心。不但收不到效果,恰恰給人結了冤仇,那又何苦來!真正有學問的人我親近 過,李炳南老居士、章嘉大師那都是當代的真正大德。他們對於任何一個人確實和顏柔語 ,無論什麼人見到他,他都非常客氣,非常謙虛,一點架子都沒有,對待任何人都一視同 仁,這叫真善知識。這些人有沒有責備人?有!他要教訓學生的時候,一定把學生叫到房 間裡來狠狠的教訓一頓,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在旁邊聽著。有人在那裡他不會教訓人的, 所以學生對老師感激得五體投地。老師常說:「有人在,人有面子,你這個教訓的時候, 他以後怎麼做人?他到外面的時候人家諷刺他了。」所以真正喝斥教訓人,那是真正的愛 護。我看你不成材,不是個材料,對你永遠恭敬客氣,看到你有毛病也不說。為什麼?給 你說了,你不但不感激,不能改進,你還懷怨恨,何必跟你做冤家?由此可知,愈是有學 問有道德,他的心愈平靜,不可能在大眾之前喝斥人、責備人、教訓人,這個不可能的。 (s按:我要懺悔。從前常常在推文裡教訓人。>"<)   第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說這個人供養我多少,那個人供養多少,意思說你 也是要向他們看齊,就是這個意思。這五種,在現在這個社會裡面,不但是佛門,一般的 社會裡我們都常常看見,都常常聽到這些事情,這個在佛門裡面稱為「邪命」。邪命是身 語意三業都在造作,所以我們要以清淨心,遠離這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這叫「 正命」。正命也就是我們正常生活維持我們生命的一種方式。最要緊的,要勤儉,要勤奮 ,要節儉。生活清苦一點好,清苦的生活過習慣了,這個心是定的,在物質生活上絕不奢 求。生活愈簡單,心就愈清淨,道業才能夠增長。因為我們愈簡單,我們所求的很少;換 句話說,很容易得到。這五種,所謂是邪心取利。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要真正保持這一生平平安安的度過,不遭大小橫事,那就是很大 的福報,那就是真實的智慧。要保住這一生平安幸福,自己一定要曉得,第一、「斷一切 惡緣,決定不造惡業」。縱然過去生中,或者從前曾經造過惡因,我現在惡緣斷掉了,因 沒有緣就不會結果,所以諸惡莫作就非常非常要緊了,這不是一句口號,要認真去做。第 二、「一定要眾善奉行」。為什麼?修一切善就是修福。你這個福德天天增長,縱然有冤 家債主,看到你這個福報一天一天大了,他也不敢來干擾你,想報復也不敢下手。所以「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真正保證我們這一生幸福,不遭到橫難。在一生當中我們斷惡修 善,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宣揚,刻意宣揚去作善,那就好名,又搞到名利裡頭去了。名 利要是多了,嫉妒障礙的人都來了,那些嫉妒障礙的人就是魔怨,魔怨是自己招來的。中 國古人有兩句俗話說得很好:「為善莫盡名,為惡莫盡刑。」你做壞事,壞事可以做,壞 事刑法不會處罰你的,可見得那是小的壞事,不是大的,刑法不會處分你的。為善不要出 名,出了名那就有嫉妒障礙,甚至還有陷害,麻煩就來了。這兩句話看你怎麼解釋,看怎 麼個用法?我們學佛的人全心全力在行善,但是行善三輪體空,這就對了。如果你做善事 一定要名,要有所求,這就壞了,那個就是很大的錯誤。   社會自古以來,不但是一般社會,連佛門也不例外,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起,你們 看到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佛陀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對釋迦牟尼佛就不服氣,用盡了心思 想謀害釋迦牟尼佛,自己取而代之。佛弟子當中有六群比丘,佛弟子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 ,有聽佛的教誨依教奉行的,也有專門搗亂破壞僧團的,在世尊那個時候就有。在我們中 國最明顯的,諸位都看過《六祖壇經》,那個時候人心可以說還相當淳厚,五祖將衣缽傳 給惠能大師,不服氣的人很多,甚至於不少人出去到處去找,想把衣缽再奪回來。其中還 有不僅是要把衣缽奪回來,還要想把惠能殺掉,這是唐朝時候。所以這個社會嫉妒障礙爭 名奪利,在所不免。我們是什麼人?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你要跟這些人爭,那叫自找苦 吃。所以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切退一步,於人無爭,於事無求,你這一生就非常幸福了 。他要的,我不要,這就沒事了。我要的,他不要。我要什麼?我要老實念佛,一天到晚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他不要,他要名聞利養,名聞利養都給你。這才能保全,這個樣 子自己一生安安穩穩,道業才能夠成就。世間人所爭的,我們知道都不是真實的,「凡所 有相,皆是虛妄」。老實念佛,是決定能得真實的利益,這個是不可以不知道。   『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精進,「進」就是進步,決不退轉; 「精」是精純,純而不雜。我們念佛,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實在講,菩薩 指示我們念佛的方法,就是這一句。「淨念相繼」自然就「都攝六根」,所以都攝六根可 以不必問它,只要做到淨念相繼。「念」是心。所以中國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都沒 有的,中國文字充滿了智慧,它是個符號,看到這個符號,你能體會到裡頭的真義。念是 「今心」,現前的心。淨就是清淨,現前這個心是清淨心,這就是念佛,「心淨則土淨」 。相繼,念念心都清淨,清淨心裡頭一個雜念都沒有,不夾雜。不夾雜,諸位想想看,夾 雜的是什麼?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是夾雜。不懷疑的是什麼?無明煩惱是懷疑,無明是不 明白。所以,不懷疑就是沒有無明,不夾雜就是沒有見思煩惱、沒有塵沙煩惱,那叫淨念 相繼。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菩薩教給我們,用一句佛號做為進修的手段,這一句佛號功德 不可思議。我們這部經向下經文會詳細的說明。為什麼?這一句佛號是我們自性本具性德 之總稱;換句話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把我們的自性喚醒過來。名號功德不可 思議!這是一定要曉得。所以我們現前這個階段,這個程度,我們念佛,只要對於經典, 特別是淨土三經,對於信願持名,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淨念相繼。不間斷就 是相繼;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淨念。淨念相應的話,那就是真心現前了,清淨心現前了。 求生淨土就是修涅槃道,這叫正精進。   『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正道」是信願持名,「助道」,蓮池 大師說,還是信願持名。信願持名是正道也是助道,這是蓮池大師教給我們的。但是諸佛 菩薩在本經、在《無量壽經》、在《觀經》裡面教導我們,還有許多修學的方法,這些方 法都是助道法。助道法裡面有一分是幫助自己念佛的功夫增上,念佛的功夫成就;另外一 分是教給我們幫助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還不知道這個法門的,我們要以善巧方便把這個 法門介紹給他;已經知道這個法門的,要勸導他進修;已經修學這個法門的,我們要幫助 他成就。這些都是屬於自利利他的助行。這裡面很多,尤其是一切經論裡頭那就太多太多 了。我們修淨土的人,依照「三經」,或者是「五經一論」裡面的教導,已經足夠用了,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實在講是夠了。歷代淨宗祖師大德們,他們的著述也 不少,如果我們要修學,用它來做助道法也非常之好。但是一定要以經訓作綱,祖師大德 的開示作目,這樣就不會亂了。經是綱,那些統統是發揮經義的,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 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變,這個就好了。祖師大德裡面,我們今天最適用的,最得力的,無 過於《印光大師文鈔》。因為他距離我們的年代最近,他所看到社會的病態,跟我們現在 很接近,所以許許多多的教訓,今天非常適用;他的教訓統統不違背經義。所以我說是以 經訓為綱,以祖師語錄為目,這是我們在現前這個時代是很夠用的了,不必再學其他的法 門,學得太多反而成了障礙。 (s按:前幾天經過龍山寺,偶然看到一本慈光圖書館印的《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就忍 不住請回家了!>"< 這個排版非常適宜閱讀啊!)   『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定有邪、正,有究竟、不究竟,這些揀別是一個比 較性的。在大乘法門裡面所修學的,都是正定。修定的方法非常多,我們佛門裡常說八萬 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就是道路。修什麼?統統修的是「定」。可見得修定的 方法很多,都是修定。佛法修行的總綱領叫「三學」,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 就包含了一切修學的方法。正因為如此,所以法門才是平等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最後都成就大定,都成就定。我們在許多法門裡面選擇的是「信願持名」,你選擇這個 方法就是「無漏慧」。你要不是真實的智慧,你怎麼會選擇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十方一 切諸大菩薩選擇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文殊、普賢,就是選擇這個法門,可見得這 個是真實智慧的選擇,不是普通的選擇。   要相應,諸大菩薩選擇他是真相應,與他自己的清淨心、真智慧相應,他根本就沒有 疑惑,決定沒有夾雜,所以他很快就成功了。我們今天的大問題在哪裡?我們的選擇沒有 錯,不相應,不與自己的清淨心相應。因為心不清淨,哪來的相應?因此雖然選擇了,沒 有錯,有時候還懷疑,常常有夾雜,這個麻煩大了。這個對於我們修行就造成許許多多的 障礙,我們不能不知道。假如我們也真正能做到沒有懷疑,對於這個決定信仰,說實在話 一生當中修行,只要依靠著這一部經就成功了。《彌陀經》說得太簡單,裡面的經義不甚 容易了解,得到蕅益大師的《要解》,這意思完全明朗化了。蕅益大師的解釋,印光大師 說過,就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印光大師我們曉得,他是大 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大勢至菩薩講這種話,蕅益大師是什麼人?在我想他不是阿彌陀佛 再來,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否則的話,不能當大勢至菩薩這樣的誇獎!所以這一部 經就保證我們這一生圓滿往生不退成佛,我們能信得過嗎?真信了,不會再搞別的了,心 完全定了。還要去涉獵其他的,我們雖然是智慧選擇沒錯,不相應,這一點就很可惜。縱 然能往生,我們的品位不很高,如果把一切都捨掉,一門深入,你品位就高了。所以我常 常勉勵同修、勸同修,三經,頂多五經一論,夠了。五經一論以外暫時可以放下,到西方 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再說。 == 南無阿彌陀佛。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15
bbsamtb: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我們自性本具性德之總稱;換句話說 11/10 18:38
bbsamtb:,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把我們的自性喚醒過來。 11/10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