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殊、普賢、馬鳴、龍樹,這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們,他們求生淨土,你要問為什 麼?求生淨土,成佛來得快、來得容易。不生淨土,明心見性之後,悟後起修修到成佛, 《華嚴經》講的是真話,要無量劫。世尊說的三大阿僧祇劫,那是權說,對初機說。因為 說無量劫,怕人家嚇到,「算了,我不修了,太長了!」講三大阿僧祇劫,換句話說,把 時間縮短一點,人家還勉強可以接受。《華嚴經》說無量劫,不只三大阿僧祇劫,哪一個 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會走這個冤枉路?世間什麼人是聰明人?走徑路的是聰明 人。我們在這部經裡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已經開悟的人 當然更快。像我們帶業往生的,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破的,我們在這部經裡面明白了,到 達西方極樂世界不會超過四劫就成佛了,你想想看,這個多快!因為阿彌陀佛成佛以來, 總共才十劫。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上善數字都不可思議。上善是指等覺菩薩 ,就是成佛。這些諸上善人是十劫裡面成就的,是佔西方極樂世界人數絕大多數,我們這 才肯定西方世界的成就不會超過四劫,因為十劫當中不超過四劫它的人才是大多數。如果 需要五劫,那麼西方世界諸上善人應該是一半一半,不是佔多數;佔多數,三劫、四劫那 就佔多數。這是我們真正明瞭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的快速。   『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這是蕅益大師老人家的悲心,也可以說是他老人 家徹底悲心來勸勉我們。我們今天還不肯死心念佛,換句話說,心裡還想著其他法門,還 想著其他的經典,這叫大錯特錯。底下比喻說,『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裡打親生爺娘, 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敲門瓦子,現在沒有了,我們俗話講敲門磚。在從前,抗 戰以前大陸上有,比較富有的人家,他住的房子是四合院,一進、二進、三進,那個庭院 就很深。主人住在後院,距離外面大門很遠。客人來了,敲門聽不見,拿一塊小石頭敲門 ,那叫敲門瓦子。拿個小石頭敲門,聲音比較大一點,後面的人可以聽得見,是這個意思 。門開了,石頭就丟了。門開了,再把石頭打裡面主人,那就錯了。這是比喻不知好歹, 誤會了祖師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徹底悲心,是教我們念佛,教我們死心念佛、求生淨土。 這不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出三界成佛道的第一願,所以 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怎麼能誤會?這些參究的人、參禪的人,原本是要順著祖師的意思 、順著老師的教導去修學,現在把老師的意思誤會了,老師這一句話用意是教你死心念佛 ,不是教你在念佛裡面再加上參究,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執著祖師這句話「念佛是誰」 ,好!你在念佛當中也去看「念佛是誰?」這就等於拿敲門瓦子砸祖師,意思在這個地方 ,「非善順也」。真正明白祖師的意思,那就老實念佛,不必參究。   『進問』,這是進一步又提一個問題。『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肯, 肯死心念佛的,那還有不肯死心的呢?這是說前面祖師的話,如果真的對死心塌地念佛的 人,那是講得通,是有效果;沒有死心念佛的人,怎麼能相應?就是祖師這一句話怎麼能 相應?底下答覆說:『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這個答得好!已經肯死 心塌地,那何必要祖師去呵斥,用不著!祖師呵斥這一句話,原本是對於那些還不肯死心 念佛的人,這話是對他說的,你不能把意思搞錯了,對象搞錯了。   『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生牛皮,一折就斷,這是比喻正信未開。 對於淨宗法門理與事都沒有搞清楚,又沒有善根福德,縱然聽到了,不能死心塌地去受持 。『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然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這比喻也比 喻得很好。「有目」比喻正信已經生的人,這個人他當然死心塌地念佛,真信切願,一心 持名。「無目」,比喻正信沒有開的人。正信沒開,說老實話,最要緊的就是死心塌地念 佛。淨宗往生的人,可以說十之八九正信沒開,像鄉下老太太、老太公,無知無識,字也 不認識,經也不會念,他聽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就死心塌地念下去,結果他成功了,他 往生了。這什麼原因?前面說過,他有善根、有福德。雖然理論、事實真相都不了解,教 他念他就肯念,這是真正可貴!他們求不求了解這些理論與事實真相?人家根本就不問, 也不要聽,怕麻煩!「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日中是比喻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大智 慧的法門,福慧雙修。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裡面,有無量的福德、有無量的智慧,何必在 念佛裡頭還要去求了解教義?要知道學佛的理論與方法?用不著了,一句佛號念到底就好 了。那些理論方法就像燈炬一樣,炬是火炬,光天化日之下,你要燈幹什麼?要火把幹什 麼?不需要了,這是說念佛的人不需要搞這個。   『大勢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 不被燒。』大師再引《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一段開示,證明不必參究,經文裡面是這 樣說的:「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不假方便,就是包括參究、觀想等等其他修行的法門,統統一概不要,不用其他的方便 法門來幫助,就是這一句佛號就行了。這個話說得好!這是經典裡面給我們做證明。「不 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兩句話就是「一行三昧」,叫你專心!所有一切妄念都打掉,禪 也好,教也好,密也好,什麼都不要,就是這一句佛號就行了。死心塌地在一句佛號上, 這叫做一行三昧。淨土宗的一行三昧,這就比喻作「大火聚」。「敢有觸者」,這是比喻 以教來幫助、以理來幫助、以禪來幫助、以咒來幫助,統統都被燒得乾乾淨淨。蕅益大師 實在把這一樁事情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確實把我們向來一切的疑惑都斷乾淨。因為 平常我們總以為這一句佛號太簡單,總怕這一句佛號力量還不夠,讀了他老人家的開示, 我們的心定了。尤其是印光大師,這是我們許多人都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的 應身,印光大師的話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話,他曾經說過: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 做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講的《要解》,印光大師為我們作證,證明蕅益大師的註 解就是佛的意思,就是佛所講的,一點都不錯。能信的人,這有福報。能信、能願、能行 ,那就恭喜他,他這一生決定成佛。我們學佛,諸位同修果然像前面所講的死心念佛,我 們這一生當中就一本經就夠了,你還要第二本經書嗎?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那就真 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要解【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 魔事。念佛見佛。已是相應。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   『問:臨終佛現,寧保非魔?』臨命終時,妖魔鬼怪、冤家債主都會現形來欺騙你。 《地藏經》上說得很好:人在臨終的時候,往往看到他的家親眷屬,已經死了的家親眷屬 ,他都看到了。是不是真的?《地藏經》上講,不是真的,是冤家債主,在這個時候假變 成你的親人來帶你去。帶去幹什麼?報復。所以,不是真的,是假的,這是魔現前。我們 念佛人臨終時佛來接引,那個佛會不會是魔變的呢?這的確也有不少人擔心,我們看大師 為我們開示:『答:修心人不作佛觀,而佛忽現,非本所期,故名魔事。』修心人多半是 指參禪的人,他們不作佛觀,甚至有說「念佛一聲,要漱口三天」,怕著相,完全修清淨 心,修定心。像六祖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在臨命終時,忽然佛現 在面前,可能是魔。為什麼?與他本修的不相應。念佛人則不然,天天盼佛,『念佛見佛 ,已是相應』,這決定是相應的。『況臨終非致魔時,何須疑慮』,臨命終時佛來接引, 這是佛的本願,魔不敢來擾亂,這個要知道。臨終有魔事的,《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 《楞嚴經》給我們講五十種陰魔,說五十種,種是種類,每一種裡面不曉得有多少。這些 魔事實在說,是時時刻刻環繞在修行人的身邊,不知不覺就被它障礙了。唯有死心念佛的 人,魔對他無可奈何,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換句話說,魔不能作障礙。這是叫我們不 必疑慮。   要解【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答。平時也。】   「問:七日不亂,平時耶?臨終耶?」這是我們常講的「打佛七」,是剋期取證,這 七天要得到一心不亂。這個一心不亂,是在平時還是臨終?答:是在平時。   要解【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亂之人。無更起 惑造業之事。】   『問:七日不亂之後,復起惑造業,亦得生耶?』七天不亂以後,以後又有亂,亂之 後還能往生嗎?說實在話,七日以後再亂,他根本就沒得一心不亂。『答:果得一心不亂 之人,無更起惑造業之事。』這一句非常重要,說明什麼是真的一心不亂。真的一心不亂 得到之後,是永遠得到。得到之後還會失掉,那不是真的得到一心不亂,那是偶爾境界現 前,能把煩惱伏一下。這個功力相當脆弱,外面境界一現前,又禁不起誘惑,這又動搖了 ,又亂了,那不是叫一心不亂。   要解【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答。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 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   『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平時耶,臨終耶?』大本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 》講十念,《寶王三昧論》講一念。問:這是平時,還是臨終?『答:十念通二時。』這 個十念,臨終十念可以講得通,平常十念也能講得通。『晨朝十念屬平時』,有些人工作 很忙碌,沒有時間念佛,早晚課就用十念法,這個十念是在平時。時間雖然少,他的功夫 要求在一天都不能間斷,也符合《無量壽經》所說的一向專念,他每天早晚都不缺,這個 就對了。『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這個十念,兩種都講得通。『一 念則但約臨終時』,這個講臨終的一念,就是最後這一念是佛,這個人也決定得生。臨命 終時他那個時候懺悔的心重,念佛的心比平常一般人來得懇切,所以力量特別大,感應特 別快速,所以臨終一念、十念得生。像張善和這一類的人,這是臨終一念、十念往生的人 。底下的問題很重要,決定不能誤會。   要解【問: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 僥倖。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   『十念一念並得生,何須七日。』有人聽到臨終十念、一念都可以往生,何必平時那 麼辛苦去念佛?等到臨命終時還來得及。怕人起了這個誤會,把自己這一生往生的因緣錯 過,那就太可惜了。『答: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這個說得好!這是 講普通人臨命終時,最後的一念或者十念是阿彌陀佛,那就決定往生。但是這個機緣相當 不容易,所以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有些人平常念佛念得很勤快,臨終不念了,臨 終貪戀這個世間,那就壞了;還有臨終業障現前,這都是麻煩事情。什麼業障?病苦是業 障。業障的事情多了,太多太多了,障礙你臨終不能念佛,這都是要在平常要知道預防的 。什麼方法預防?修福。臨終不得善終是福薄,往往在那個時候把佛號忘記了。所以一定 要修厚福,深厚的大福,臨命終時沒有病苦。平常不念佛,是因為他沒有聞到佛法,臨終 的時候,這個時候忽然聽到佛法,聽到之後就發心、就發願,這樣的人能往生。但是這樣 的人,真的是萬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這也不是沒有原因,前面說過,多生多劫的善根在 這個時候現前,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僥倖,僥倖沒有不失敗的。何況臨命終的 人,遇到佛也能往生,他至少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他神智清楚。這就很不容易 ,很多人病的時候就糊裡糊塗,他什麼都不知道,家親眷屬都不認識,那個人你教他念佛 ,沒有法子了,他不能往生的。所以頭腦要清楚,就是臨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是大福報。第二個,在這個時候遇到善知識。遇到一個人,勸他念佛求生淨土,臨終那 一剎那,怎麼會那麼巧碰到這個人,這個難得!第三個條件,他一聽就沒有懷疑,立刻就 接受,馬上就照辦。所以即使一句佛號,他這一句佛號裡頭,信願行三個條件圓滿具足, 他才能往生,這很不容易。 (s按:不只信願行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也都具足。神智不清楚,沒福報;沒人開示提醒, 沒因緣;神智清楚又有人開示,但聽了不信,或還留戀世出世間的一切,猶豫放不 下,少善根!真的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   『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宿世的善根成熟,哪有偶然的?我們凡夫眼 睛看到是偶然,其實不偶然,他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善根這個時候成熟。『故感臨終遇善 友,聞便信願。』這是我剛才講的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臨終具足,大難大難!我們到醫 院看親戚朋友臨命終時,你看他是不是清楚?一百個裡面有九十九個迷惑顛倒的,都不醒 人事的,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幫他助念,這是盡人事而已,非常非常困難!說他往生, 是安慰活人,減少他的悲痛。其實是不是真的往生?很難講,不容易!由此我們就知道,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一定要修福,福報不要這一生享受,福報統統留在臨命終時享受。臨命 終時享受什麼?享受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臨終時沒有病苦,縱然有小病,沒有 痛苦,神智清楚,那往生的成分就大了。   『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這是在此地特別提醒我們,一萬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個 ,萬萬不可僥倖。存這個僥倖的心,「淨宗講臨終十念都可以往生,現在不必了,什麼都 不用做了,等到將來臨終的時候再念十聲佛,就可以往生了。」存這個心,如果你這一生 錯過因緣,你不能怪經典,不能怪祖師大德,也不能怪我沒有說清楚;我說清楚了,不能 怪我。   『淨土或問斥此最詳,今人不可不讀。』《淨土或問》這本書,收在《淨土十要》裡 面。諸位看《淨土十要》,特別要留意看看《淨土或問》,這一篇分量不長,裡面對於這 樁事情講得特別清楚。所以蕅益大師在此地,他就不多說,希望大家多念念《淨土或問》 。要把這個事實真相認識清楚,然後我們才不會存僥倖心理,真正死心塌地念這一句佛號 ,才能夠念得感應。 (s按:《淨土或問》http://ppt.cc/32PF ;白話淺譯 http://ppt.cc/MDeD == 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一生也要做三件事:努力修福,臨終時神智清楚;努力看破,臨終時心不戀眷; 努力念佛,臨終時意不顛倒,心裡都是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67.219.69 (12/05 13:21)
bbsamtb:阿彌陀佛。一萬個人當中難得有一個,萬萬不可僥倖。 12/05 16:27
j45xu3:阿彌陀佛 12/05 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