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63.htm 北傳:雜阿含63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47經 關涉主題:教理/在哪裡見我、見我 異我相在、如何有下一生、苦從何來、斷慢證解脫 (01/25/2011 16:41:19 更新 ) 雜阿含63經[正聞本60經/佛光本54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比丘!若沙門、婆羅門計 有我,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計有我。何等為五?   諸沙門、婆羅門,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   如是,受……想……行……識見是我、異我、相在。   如是,愚癡無聞凡夫計我,無明分別,如是觀不離我所;不離我所者,入於 諸根;入於諸根已,而生於觸;六觸入所觸,愚癡無聞凡夫生苦、樂,從是生此 等及餘,謂六觸身,云何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無明觸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言有、言無、言 有無、言非有非無,言我最勝、[言我劣,]言我相似,我知,我見。   復次,比丘!多聞聖弟子住六觸入處而能厭離無明,能生於明,彼於無明離欲 而生於明:不有、不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非有我勝、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 、我知、我見。   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所起前無明觸滅,後明觸集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2相應47經/認為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認為種種我的認為時,一切都在五取蘊上認 為,或是其中之一,哪五個呢?   比丘們!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過聖者的,不熟練聖者法的, 未受聖者法訓練的;是不曾見過善人的,不熟練善人法的,未受善人法訓練的, 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受……想……行……他認 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   像這樣,這種認為與他的『我是』[之觀念]是不離的,又,比丘們!當『我 是』[之觀念]不離時,則有五根的下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比丘們!有意,有法,有無明界。   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被無明觸所生的感受接觸,他有『我是』、『我 是這個』、『我將是』、『我將不是』、『我將是有色的』、『我將是無色的』 、『我將是有想的』、『我必將是無想者』、『我必將是非想非非想的』[之觀 念],比丘們!五根仍在那兒存續。   而,這裡,已受教導的聖弟子無明被捨斷而生起明;以無明的褪去而明生起 ,他沒有『我是』、『我是這個』、『我將是』、『我將不是』、『我將是有色 的』、『我將是無色的』、『我將是有想的』、『我必將是無想者』、『我必將 是非想非非想的』[之觀念]。」 個人感想: 這部經很好,感覺看到了禪宗無分別的源頭 因為有「我的」概念,就會有「我想」、「我知道」 有意 有法 有無明,當斷無明而有明時 是否暗示著 無意 無法 無無明 連法都去掉了 「無所有」的狀態 個人論點:在此安立如來藏,作為接引方便 但 法 還是要經由 無常 無我(修行上、觀念上)行持 而建立起體悟(這裡必須講到主體 客體 ex:我講的是否是你認為的?) 說有,而建立起 佛性, 說無 作為 行持 我猜,這是論師部派爭論點之一 但如來出世,說有說無 皆必須回到 空相應隨順緣起 說空 沒有 說有空 有 ,皆為緣起 生活即為緣起, 想問大家一下,眾生互為緣起這個觀點是從哪部經來的? 蠻讚嘆的,很多時候生氣時想平靜、對他人起同理 相互依存這個想法都很有幫助 華嚴經的 事無礙 理無礙 理事無礙 事事無礙 也是很好的觀點(不以勝義破世俗,沒有世俗 哪有勝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31.70 ※ 編輯: Samus 來自: 61.223.231.70 (02/03 00:56)
mark183:阿彌陀佛,謝謝分享^^ 02/03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