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59.htm 北傳:雜阿含259經, 增壹阿含34品1經 南傳:相應部22相應122經 關涉主題:教 理/無常苦空非我 (10/14/2011 18:05:11 更新) 雜阿含259經[正聞本42經/佛光本36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卻坐一面。   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   「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 ,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 得須陀洹果證。」   又問舍利弗:   「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 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 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   「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 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 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   「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拘絺羅!]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 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 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   「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   「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 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增壹阿含34品1經[佛光本298經/5法](莊春江標點)   聞如是:   一時,尊者舍利弗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眾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爾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   「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   「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 、無我。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爾時,戒成就比丘 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   比丘白舍利弗言:   「須陀洹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   「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 無我。諸賢!當知若須陀洹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   諸比丘問曰:   「斯陀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   「斯陀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 無我。爾時,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   諸比丘問曰:   「阿那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   「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此五盛陰 [苦、空、無我。爾?]時,便成阿羅漢。」   諸比丘問曰:   「阿羅漢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報言:   「汝等所問何其過乎!羅漢比丘所作以(已)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 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   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如是, 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2相應122經/持戒者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那時,尊者摩訶拘絺羅在傍晚時,從靜坐禪修中起來,去見尊者舍利弗。… …(中略)這麼說:   「舍利弗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   「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腫瘤 、箭、禍、疾病、其它的、敗壞、空、非我,哪五個呢?即:色取蘊、受取蘊、 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拘絺羅學友!持戒的比丘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腫 瘤、箭、禍、疾病、其它的、敗壞、空、非我。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持戒的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則可能證入流果。」   「而,舍利弗學友!入流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   「拘絺羅學友!入流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入流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則可能證一來果。」   「而,舍利弗學友!一來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   「拘絺羅學友!一來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一來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則可能證不還果。」   「而,舍利弗學友!不還者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   「拘絺羅學友!不還者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   又,學友!這是可能的:不還者比丘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中略) 非我,則可能證阿羅漢果。」   「而,舍利弗學友!阿羅漢比丘應該如理作意什麼法?」   「拘絺羅學友!阿羅漢比丘也應該如理作意這些五取蘊為無常的、苦的、病 、腫瘤、箭、禍、疾病、其它的、敗壞、空、非我。   學友!阿羅漢不再有更進一步應作的,或對已作的增加[什麼],但當這些法 已修習、已多修習時,當生導向樂的住處,以及正念與正知。」 經文比對: 1.「正思惟」(內正思惟),南傳作「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otha,另譯作 「如理注意」,漢譯經文也譯作「如理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周密的 注意」(careful attention)。按:「如理」(yoniso)是「從起源;從根源」的 意思,「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 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而「八正道」中的「正思惟」(sammāsakappa,另 譯為「正志」,參看《雜阿含70經》「八支聖道」「經文比對」),與此處的「 正思惟」原文不同,含意也不同。 感想: 一直周密的注意 思惟 無常苦空無我 怎麼讓我感覺跟禪宗的一直參 什麼是無 好像 參 觀 思惟 很簡單的名相 實行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