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50.htm 北傳:雜阿含250經 南傳:相應部35相應232經 關涉主題:教理/欲貪是其繫‧譬 喻/黑牛與白牛 (09/22/2011 15:22:24 更新) 雜阿含250經[正聞本376經/佛光本252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 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俱在耆闍崛山。   尊者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覺,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 語舍利弗言:   「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已}[與]不?」   尊者舍利弗語摩訶拘絺羅:   「隨仁所問,知者當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   「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   「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 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繫,人問言: 『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   答言:   「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 若繫鞅者,是彼繫縛。」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 中間欲貪,是其繫也。尊者摩訶拘絺羅!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 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 ……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若見色, 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乃至意、法,亦 復如是。」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各還本處。 相應部35相應232經/拘絺羅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那時,尊者摩訶拘絺羅在傍晚時,從靜坐禪修中起來,去見尊者舍利弗。抵達後, 與尊者舍利弗相互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摩訶 拘絺羅對尊者舍利弗這麼說:   「怎麼樣,舍利弗學友!眼是諸色的結縛?或者諸色是眼的結縛呢?……(中略) 舌是諸味道的結縛?或者諸味道是舌的結縛呢?……(中略)意是諸法的結縛? 或者諸法是意的結縛呢?」   「拘絺羅學友!眼不是諸色的結縛;諸色也不是眼的結縛,緣於這兩者生起的 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中略)舌不是諸味道的結縛;諸味道也不是舌的結縛,緣於這兩者生起的 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中略)意不是諸法的結縛;諸法也不是意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學友!猶如一隻黑牛與一隻白牛,被一條繩子或繩索綁在一起,如果有人說: 『黑牛是白牛的結縛;白牛是黑牛的結縛。』當這樣說時,他會正確地說了嗎?」   「不,學友!」   「學友!黑牛不是白牛的結縛;白牛不是黑牛的結縛,牠們在被一條繩子或 繩索綁在一起處,那裡才是結縛。同樣的,學友!眼不是諸色的結縛;諸色也不 是眼的結縛,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中略)舌不是諸味道的結縛;諸味道也不是舌的結縛,緣於這兩者生起的 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中略)意不是諸法的結縛;諸法也不是意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學友!如果眼是諸色的結縛,或諸色是眼的結縛,這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生活, 就不可能被了知。學友!因為眼不是諸色的結縛,諸色不是眼的結縛,緣於這 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因此,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生活,才被了知。   ……(中略)如果舌是諸味道的結縛,或諸味道是舌的結縛,這為了苦的完全滅盡 之梵行生活,就不可能被了知。學友!因為舌不是諸味道的結縛,諸味道不是舌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因此,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生活, 才被了知。……(中略)如果意是諸法的結縛,或諸法是意的結縛, 這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生活,就不可能被了知。學友!因為意不是諸法的結縛, 諸法不是意的結縛,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因此 ,為了苦的完全滅盡之梵行生活,才被了知。   學友!這樣應該也能以此法門體會:『眼不是諸色的結縛;諸色不是眼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中略)舌不是諸味的結縛……(中略)意不是諸法的結縛;諸法不是意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學友!世尊有眼,世尊以眼見色,世尊無欲貪,世尊心善解脫。   學友!世尊有耳,世尊以耳聽聲,世尊無欲貪,世尊心善解脫。學友! 世尊有鼻,世尊以鼻聞氣味,世尊無欲貪,世尊心善解脫。學友!世尊有舌, 世尊以舌嚐味道,世尊無欲貪,世尊心善解脫。學友!世尊有身,世尊以身觸所觸, 世尊無欲貪,世尊心善解脫。學友!世尊有意,世尊以意識知法,世尊無欲貪, 世尊心善解脫。    學友!這樣應該能以此法門體會:『眼不是諸色的結縛;諸色不是眼的結縛 ,緣於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耳不是……鼻不是……舌不是諸味的結縛;諸味道不是舌的結縛,緣於這兩者 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意不是諸法的結縛;諸法不是意的結縛,緣於 這兩者生起的欲貪處,那裡才是結縛。』」 1.「耆闍崛山(中)」為古音譯,義譯為「鷲峰山;靈鷲山」。 (雜阿含中就有靈鷲山了) 2.「緣」(paicc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於」(in dependence on)。 3.「觸」(SA)、「細滑」(AA),南傳作「所觸」(phon dependence on)。 感想: 頂禮世尊,感謝說出法我們才能修習 此經概念 我認為 類似於禪宗的 能 所 分開(個人猜想) 能 就是 能了知的 所 就是被了知的對象 不是我們六根綁住我們 也不是六塵綁住我們 是我們在這之中起的欲貪綁住我們 也類似臨濟宗 黃檗希運大師 講的 佛的神通 在於面對六塵時 不起迷惑 為地行神通 這種神通 我們人人都可修習,也正是佛法的心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3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