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77.htm 北傳:雜阿含277經 南傳:相應部35相應97,98經 關涉主題:實踐/守護與自制 (09/05/2011 11:52:07 更新) 雜阿含277經[正聞本400經/佛光本276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 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不律儀、律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律儀?   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 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   云何律儀?   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受]住; 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 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5相應97經/住於放逸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住於放逸與住於不放逸,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住於放逸?   比丘們!如果眼根住於不防護者,則在能被眼所識的色上心墮落;如果那心已墮落, 則無欣悅;當無欣悅時,則無喜;當無喜時,則無寧靜;當無寧靜時, 則有苦;心苦者,則不入定;當心不得定時,則法不顯現;因為法的不顯現,這樣就 以住於放逸為名。   ……(中略)比丘們!如果舌根住於不防護者,則在能被舌所識的味道上心墮落; ……(中略)這樣就以住於放逸為名。……(中略)比丘們!如果意根住於不防護者, 則在能被意所識的法上心墮落;如果那心已墮落,則無欣悅;當無欣悅時, 則無喜;當無喜時,則無寧靜;當無寧靜時,則有苦;心苦者,則不入定; 當心不得定時,則法不顯現;因為法的不顯現,這樣就以住於放逸為名。 比丘們!這樣是住於放逸。    而,比丘們!什麼是住於不放逸?   比丘們!如果眼根住於防護者,則在能被眼所識的色上心不墮落;如果心已不墮落, 則欣悅被生;當已歡悅時,則喜被生;當意喜時,則身寧靜;身已寧靜者, 則住於樂;心樂者,則入定;當心得定時,則法顯現;因為法的顯現,這樣就以 住於不放逸為名。   ……(中略)比丘們!如果舌根住於防護者,則在能被舌所識的味道上心不墮落; 如果心已不墮落,……(中略)這樣就以住於不放逸為名。……(中略)。   比丘們!如果意根住於防護者,則在能被意所識的法上心不墮落;如果心已不墮落, 則欣悅被生;當已歡悅時,則喜被生;當意喜時,則身寧靜;身已寧靜者, 則住於樂;心樂者,則入定;當心得定時,則法顯現;因為法的顯現,這樣就以 住於不放逸為名。比丘們!這樣是住於不放逸。」 相應部35相應98經/自制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我將教導自制與不自制,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不自制?   比丘們!有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 貪染的色,比丘如果歡喜、歡迎、持續固持它,比丘們!比丘應該知道此: 『我在善法上退失了,因為這被世尊稱為退失。』   ……(中略)比丘們!有能被舌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 伴隨著欲、貪染]的味道,……(中略)比丘們!有能被意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 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法,比丘如果歡喜、歡迎、持續固持它, 比丘們!比丘應該知道此:『我在善法上退失了,因為這被世尊稱為退失。』 比丘們!這樣是不自制。   而,比丘們!什麼是自制?   比丘們!有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 貪染的色,比丘如果不歡喜、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它,比丘們!比丘應該知道此: 『我在善法上不退失,因為這被世尊稱為不退失。』   比丘們!有能被舌識知……的味道,……(中略)比丘們!有能被意識知, 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法,比丘如果不歡喜、 不歡迎、不持續固持它,比丘們!比丘應該知道此:『我在善法上不退失 ,因為這被世尊稱為不退失。』比丘們!這樣是自制。」 註解: 1.「律儀」,南傳作「自制」(saṃvara,另譯為「防護;律儀;攝護」),菩提比 丘長老英譯為「自制」(restraint)。 2.「善思」,南傳作「你們要好好作意」(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直譯為 「你們要善(十分地)作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仔細注意」(attend closely)。 「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 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 3.「一心」,南傳作「心一境性」(ekagg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在一點上」 (one-pointed),或「一心」(cetaso ekodibhāv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 SN.36.31)。 4.「身猗息」、「止身」(MA),南傳作「身體的寧靜」(kāyapassaddhi,另譯為 「身體的輕安」),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身體的寧靜」(tranquillity of body)[動詞「身變得寧靜」(kāyo passambhati),過去分詞「身已寧靜」 (passaddho kāyo)參照],並引註釋書的解說,這是指「於三蘊(受、想、行)苦 惱的寧靜(平靜)」。依據阿毘達磨,身與心成對出現時,「身」都被解說為「心 所」(cetasika),也就是執行第二階段認知的功能,但這裡從字面上來看,似乎 只是指「身體」(physical body),「視為對一個經驗性質的活躍建樹」,並在 2010年8月3日的回函中進一步解說:「簡單來說,這意味著部分身體狀況決定體 驗是否為心的寧靜或心的擾動。請記得這是我的解釋。這裡的身,巴利註釋採用 為名身:『心理因素的聚集』(除了心之外)」。 5.「法顯現」(dhammā pātubhavan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事象成為明白的 」(phenomena become manifest),並說明註釋書將之解說為「舍摩他-毘婆舍那 法;止-觀法」(samatha-vipassanā dhamm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平靜與洞 察的情況」the states of serenity and insight),但他認為重點是內外處(法) 顯出無常、苦、非我,如《相應部35相應99經》所說。 感想: 如果以心理諮商的角度來講 佛陀的角度 可說是猛藥 當看著苦 而想逃避時,心不能定 也就見不到法 苦就常駐 看到苦 看到自己的欲貪 克制 防護 專注 就會看到 法 看到法 就不再疑惑 也就滅苦了 以上過程 都是需要真修實練的禪觀 我 有勇氣 直接觀自己的苦嗎? (最近也有一點感想,不需要去害怕無常,無常是一個現象,去"觀無常", 儘管我還是認為有一個"我"在做事,但觀無常是我能去做的。 因為不管如何,到最後,我執著的跟我,都會消失掉 而我發現在自己在害怕無常時,從苦集滅道下手比較容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29.180
AHJKL:實修 11/21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