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89.htm 北傳:雜阿含289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61經 關涉主題:觀念/心比身無常‧實踐 /厭離欲解脫‧譬喻/獼猴攀樹 (11/10/2011 22:46:28 更新) 雜阿含289經[正聞本470經/佛光本327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 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 ,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 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 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少]過 ,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 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 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 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 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 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12相應61經/未受教導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中略)。   「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在這四大之身上厭、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因為]這四大之身的成長與衰老;拿起與捨棄被看得見,因此,在那裡, 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厭、離染、解脫。   而,比丘們!對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 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長久以來,『這是我的,我是這個, 這是我的真我』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所固執、所執為我所有、所執取, 因此,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離染、解脫。   比丘們!寧願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會著手於這四大身為我,而不是這個心, 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四大身一年的住立,二年、三年、四年、五年、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的住立被看得見,而 ,比丘們!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日以繼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比丘們!猶如在山邊樹林漫遊的猴子抓著樹枝,放掉那枝後又抓住另一枝, [再]放掉後又抓住另一枝。同樣的,比丘們!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日以繼夜 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在那裡,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這樣善如理作意緣起:『像這樣, 當這個存在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這個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 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即: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 (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以無明的褪去無餘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 ;……(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 在行上厭,在識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 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 的狀態了。』」 註解: 1.「褪去」(virāga),另一個意思是「離貪」,因為rāga有兩個意思,一是「貪」 ,即「貪瞋癡」的「貪」,另一個意思是「色彩」,而vi的接頭詞是「離;別 ;異;反」的意思。 2.「緣起法」、「因緣法」,南傳作「緣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依之而開始」 (dependent origination)。 3.「異生,異滅」,南傳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aññadeva uppajjati aññaṃ nirujjhati,逐字直譯為「異生異滅」),菩提比丘長老英 譯為「依一物發生,並且依另一物終止」(arises as one thing and ceases as another),並解說譬喻的重點不在於像猴子般的動個不停,而是心總離不開 所緣。 4.「心、意、識」,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與『心理』與『識』」 (‘mind’ and ‘mentality’ and ‘consciousness’),並引註釋書說這三者都是 「意處」(manāyatana)的同義詞,但菩提比丘長老認為在尼科耶(nikāya)中通常 有顯著的不同使用, 如「識」用於「眼識」等六識,以及從此生流轉到來生相續的潛流 (underlying stream); 「意」用於「身口意」三行,以及認識「法」(心的現象 ,mental phenomena)的意根; 「心」是「經驗的中心」(the center of personal experience), 像「想、意志、情感」(as the subject of thought, volition and emotion), 這是需要被了解、修練與解脫的(it is citta that needs to be understtood, trained and liberated)。 感想: 大推此經, 仔細詳說 心的作用 並不離緣起 我們的心 攀緣 依然不離開 因緣條件 異生異滅 的概念很值得深究 我們的執取 終究只是 變化的遊戲 心 意 識的分別,由南傳的對讀 感覺更清晰了 附註: 推薦一本非常可愛 非常讚的 漫畫書 佛陀與想太多的豬 5個讚 非常讚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675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29.237 ※ 編輯: Samus 來自: 61.223.229.237 (12/06 02:13) ※ 編輯: Samus 來自: 61.223.229.237 (12/06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