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87.htm 北傳:雜阿含287經 南傳:相應部12相應65經 關涉主題:教理/緣起法、四聖諦的 內容‧實踐/逆順觀察緣起‧事蹟/成佛之夜‧譬喻/古仙人道 (10/15/2011 12:05:00 更新) 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 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 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 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 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 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 我今隨去。』   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 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 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 ,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 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 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 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 ……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 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 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 ,開示顯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12相應65經/城市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當我正覺以前,還是未現正覺的菩薩時,這麼想:『唉!陷入了 苦難的這個世間被生,老去,死去;去世,再生,但對這老、死苦的出離不了知 ,什麼時候對這老、死苦的出離才將被了知呢?』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老死?以什麼為緣而有老死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生存在了,則有老死; 以生為緣而有老死。』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生?……(中略)有有……有取… …有渴愛……有受……有觸……有六處……則有名色?以什麼為緣而有名色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識存在了,則有名色; 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識?以什麼為緣而有識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名色存在了,則有識; 以名色為緣而有識。』   比丘們!我這麼想:『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這個範圍,可能被生 、老去、死去;可能去世、再生,即: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集!集!』   比丘們!在以前所不曾聽過的法上,我的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 ,光生起。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以什麼滅而老死滅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生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 以生滅而老死滅。』   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生?……(中略)沒有有……沒有取… …沒有渴愛……沒有受……沒有觸……沒有六處……則沒有名色?以什麼滅而名色滅呢? 』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識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 以識滅而名色滅。』   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識?以什麼滅而識滅?』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名色不存在了,則沒有識; 以名色滅而識滅。』   比丘們!我這麼想:『我已經證得這通往正覺的道路,即:以名色滅而識滅; 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   『滅!滅!』   比丘們!在以前所不曾聽過的法上,我的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 ,光生起。   比丘們!猶如男子在林野山邊中漫遊,如果見到古道;被過去人們所隨從的古路, 他會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會見到為過去人們所居住的,林園、森林、蓮花池具足的, 有堡壘,令人愉快的古王都之古城。   比丘們!那時,那男子會通報國王或國王的大臣:『真的,大德!你應該知道, 我在山邊林間漫遊,見到古道;被過去人們所隨從的古路,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 見到為過去人們所居住的,林園、森林、蓮花池具足的,有堡壘,令人愉快的 古王都之古城。大人!請你建造那座城市吧!』   比丘們!那時,那國王或國王的大臣會建造那座城市。過些時候,這座城市 就是成功的、繁榮的、人口眾多的、人群擁擠的,得到了成長與擴充。同樣的, 比丘們!我確實見到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   比丘們!什麼是那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呢?   就是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比丘們!這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 我證知老死,證知老死集,證知老死滅,證知導向老死滅之道跡。   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我證知生……(中略)證知有……證知取……證知渴愛 ……證知受……證知觸……證知六處……證知名色……證知識……。   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我證知行,證知行集,證知行滅,證知導向行滅之道跡。   證知了它們後,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解說。   比丘們!這梵行成為成功的、繁榮的、廣大流傳的、人多的、廣大的,在天與人 中被善說明。」 附註: 1.「等覺」、「正覺」(sambodha,音譯為「三菩提」),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啟 發;開化」(enlightenment)。按:這是指「證得了生死解脫」 2.「禪思」,南傳作「靜坐禪修」(另譯為「宴坐、宴默、燕坐、獨坐」),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隔離;隱退;隱遁」(seclusion),並引註釋書的解說, 這是世尊要比丘們作「身體的獨處」(kāyaviveka),也就是「獨坐、獨修」的意思。 「從禪覺」為「從禪思覺」之略,即「從靜坐禪修中起來」 3.「正思惟」(內正思惟),南傳作「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otha,另譯作 「如理注意」,漢譯經文也譯作「如理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周密的 注意」(careful attention)。按:「如理」(yoniso)是「從起源;從根源」的 意思,「作意」(manasikaroti)為「意」與「作」的複合詞,可以是「注意」, 也可以有「思惟」的意思。而「八正道」中的「正思惟」(sammāsakappa,另 譯為「正志」,參看《雜阿含70經》「八支聖道」比對),與此處的「正思惟」 原文不同,含意也不同。 (以我理解,有點類似參話頭、觀,而不是用想的) 4.「無間等」,南傳作「現觀」(abhisamaya),「現觀」一詞為「向;勝過」 (abhi)與「宗義」(samaya)的複合詞,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突破」 (breakthrough)或「穿透;洞察」(penetration),經文中都用於證初果或阿羅漢果 時的場合。「正慢無間等」、「止(正?)慢無間等」、「正無間等」,南傳作 「正現觀慢」(sammā mānābhisamay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完全地 突破自大」(by completely breaking through conceit)。 5.「齊識而還」,相當於南傳經文的「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這與《雜阿 含288經》所說的「然彼名色緣識生……然彼識緣名色生」的意義相同,為緣起 十支說,相關的意義,印順法師就從「認識」與「胎生」的角度來解說,參看《 初期大乘佛教起源與開展》p.238-p.239。而南傳經文後面出現「行」,北傳經 文出現「行」與「無明」,顯然與「齊識而還」不符,疑為後來對經文之增修。 (12因緣並非直線連鎖,而是迴圈連鎖 這裡需要注意) 6.北傳經文沒有「集!集!」(‘samudayo, samudayo’ti)與「滅!滅!」 (‘nirodho, nirodho’ti),經文依「苦、集、滅、道」之「四聖諦」的述說層次 就沒有南傳經文的明顯。這裡的「集」(samudaya),為「共同」(sam)與「生起;興起」 (udaya)的複合字,也就是在一定條件下生起的意思,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開始;起源」(origination),而「滅」(nirodha),漢譯有時也譯作「滅盡」,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停止」(cessation)。 7.「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出現見解、理解、智慧、真實的理解、光明」(arose vision, knowledge, wisdom, true knowledge, and light),《雜阿含379經》 作「生眼、智、明、覺」,經文中都用於證果時的場合。 感想: 此篇很好 重複細讀幾次 會發現 佛陀的 修證過程 為何是 苦集滅道? 因為發現 滅的 同時 而確立了 道 因為在還沒 滅 時,道 也不存在 以佛陀的能力 證滅時 佛陀肯定 這就是道。 一般應用上 是不斷地試方法解決問題,但也只有 問題被解決,方法才被確立 但趨向解決問題的"意志"卻是一直都有的(趨於滅的意志) 這種看似簡單 重複的 雜阿含經文 多讀 多讀 會有很棒的體會 個人感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8.216
Crazyfire:如理作意的巴利語意 是比較偏向「追究源由」的意涵 11/29 19:52
Crazyfire:因此"如理作意" 是指「追究源由」的如實禪觀 11/29 19:53
Crazyfire:「追究源由」的如實止觀 11/29 19:55
Samus:嗯 不過 yoniso的巴利原意 是子宮XD 所以翻成 從根源注意起 11/29 19:55
Samus:讓我想到 參話頭 這句話現起之前 是什麼? 11/29 19:56
Crazyfire:子宮是yoni 11/29 19:56
Samus:雜阿含有很多可以做聯想 思考 引導的經文 11/29 19:57
Crazyfire:轉為副詞形的話 則是直接意指根本、根源一類的詞意 11/29 19:58
Crazyfire:以上指yoniso 11/29 19:58
Samus:喔喔 我講錯了 如c大所說 yoni是子宮 yoniso 是副詞格 11/29 20:04
Samus:感謝指正 11/29 20:05
Crazyfire:不敢當 11/29 20:07
cool810:隨喜^^ 11/29 21:13
cool810:「如理作意」確實要「追究源由」,了解佛法在於證得「明、 11/29 21:14
cool810:解脫」,如此法的開合不論修習資糧、或三學六度等便有所依 11/29 21:15
cool810:歸、知所方向。 11/29 21:15
cool810:例如如理作意「菩提心」時,知菩提心的所趣在證得一切種智 11/29 21:32
cool810:、成辦利樂有情,且以緣起無我見之開展為核心,如此便不會 11/29 21:33
cool810:誤耽為情執,而能如實輾轉菩提心與空正見,究竟佛果;而要 11/29 21:34
cool810:生起質量圓滿之菩提心也要有止觀的基礎,若尚未如理如量, 11/29 21:34
cool810:則需於前行方便勵力修習,修習前方便時亦能知以解脫為趣向 11/29 21:35
cool810:,因此若能對佛法之整體架構次第清楚明白(四聖諦、十二緣 11/29 21:37
AHJKL:閱讀經文,對12因緣法又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11/29 21:37
cool810:起支等),就能在如理作意各項法類時有法法互為含攝增益的 11/29 21:38
cool810:軌則,不失去方向,修隨順一法皆能增益廣大。 11/29 21:40
cool810:(『如理作意』之探討:http://ppt.cc/oU16 福嚴佛學院) 11/29 21:50
Crazyfire:推cool大的連結 其實這篇經文的內涵 可以搭配cool大連結 11/29 22:22
Crazyfire:中,印順導師所提出的"以有情生命為對象去觀察"的三種 11/29 22:23
Crazyfire:方法(三層):1.靜止的分析 2.流動的觀察 3.直觀的洞見 11/29 22:25
Crazyfire:而阿毗達摩的造論實際上也不出這三個層次 "清淨道論"中 11/29 22:27
Crazyfire:的九心輪、攝阿毗達摩義論在九心輪基礎上再數論細分出的 11/29 22:28
Crazyfire:十七心識 其實對有情生命現象(流轉)所觀察出的立論 11/29 22:29
Crazyfire:不去探討流轉的過程 就不太可能逆觀緣起 更遑論還滅了 11/29 22:31
Crazyfire:(解脫了) 11/29 22:32
Crazyfire:就個人實修而言 只要掌握印順導師所提出的那三層方法的 11/29 22:36
Crazyfire:大方向就夠了 一個人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遍究那 11/29 22:36
Crazyfire:些阿毗達摩所提出的種種技巧或禪觀概念;但是就組織層次 11/29 22:38
Crazyfire:而言 論書內容的細密考證有其合理性、必要性 11/29 22:39
Crazyfire:因為任何組織 都需要有明確、系統的綱領讓成員有所依循 11/29 22:41
Crazyfire:這是發展的必然性 否則組織將難以為繼 11/29 22:44
Crazyfire:"如理作意"其實只是阿毗達摩論書中無數禪觀概念中的其中 11/29 22:46
Crazyfire:之一而已 但如果只對"如理作意"來一門深入 大概就可以去 11/29 22:47
Crazyfire:花掉一個人十多年的青春了XD 11/29 22:47
cool810:XD 花掉十多年串習也很可觀,若這樣此生尚未證得解脫,應 11/29 22:51
cool810:該也能於法建立起法性等流,生命之流下一生持續下去 ^^ 11/29 22:52
AHJKL:不如如實修習八正道,直接學佛佛陀的教法比較好吧? 11/29 22:57
cool810:八正道含攝"正見"、"正思惟"等,若如Cf大提到的阿毗達摩論 11/29 23:00
cool810:義不就是幫我們見立"正見"、"正思惟",不相矛盾;反而若要 11/29 23:01
cool810:落實實修八正道,深入經、律、論三藏亦是一明確依循。 11/29 23:02
Samus:我猜A大的想法 或許是除了正見研習之外 實修 正語 正業 11/30 01:05
Samus: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等 戒定 止觀 的操作吧 11/30 01:06
cool810:這就說到佛法的開合是統整融貫的,互有關聯,不能割裂地來 11/30 05:39
cool810:看,例如我們會聽到善知識說佛法的修學不離「聞思修、戒定 11/30 05:40
cool810:慧」,而八正道─「正語、正業、正命」攝戒學,「正念、正 11/30 05:41
cool810:定」攝定學,「正見、正思惟」攝慧學,依「正精進」成辦; 11/30 05:42
cool810:此先依聽聞佛法「聞所成慧」為因,於道果涅槃起信解,漸次 11/30 05:43
cool810:發起「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而八正道與聞思修三慧之 11/30 05:43
cool810:關涉,可見印順法師於此文內容 #1D-Wycz2 ;經律論三藏與 11/30 05:45
cool810:戒定慧三學之關涉,可參考達賴喇嘛尊者此篇 #1D6BQolu 11/30 05:48
cool810:再舉八正道之實踐是由中道緣起見展開,例如《雜阿含》說到 11/30 05:50
cool810:「正見」是如實了知四聖諦,以苦集聖諦為例,要能如實了知 11/30 05:51
cool810:苦之內涵,需於身心五蘊六根對觸六塵的流轉如實了知,透過 11/30 05:53
cool810:止觀遠離蓋障隨順解脫,如實了知苦聖諦亦為以出離心為基礎 11/30 05:54
cool810:發起菩提心成辦眾生離苦得樂之因,以五取蘊之流轉還滅深觀 11/30 05:56
cool810:無明我執,則亦能如《般若心經》所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而 11/30 05:58
cool810:宣說中道實相之般若深義,發趣空正見,如龍樹菩薩深述緣起 11/30 06:00
cool810:正見破除無明之《中論》、結合六度(亦攝戒定慧三學)廣行 11/30 06:01
cool810:之《菩提資糧論》等典籍; 11/30 06:03
cool810:總之佛法的開合次第關聯、法法含攝,若能有系統科層組織的 11/30 06:08
cool810:綜攝佛法,次第聞思修,實修戒定慧,加上有經驗的善知識為 11/30 06:10
cool810:之引導攝受,自當無礙、無違,此亦是因緣成辦之理。 11/30 06:12
Samus:大推c大 連書目都開出來了XD 我最近想去請 正理海 11/30 08:43
Samus:跟 從懷疑中覺醒 觀法品 12因緣品 四諦品 最近重讀 11/30 08:43
AHJKL:我是推薦先看佛經,再看論 11/30 13:07
Samus:感恩A大提點 12/17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