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08.htm 北傳:雜阿含308經 南傳:相應部35相應136經 關涉主題:教理/六根的運作‧實 踐/六根的七處 (10/15/2011 12:04:09 更新) 雜阿含308經[正聞本410經/佛光本286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 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諸天、世人於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人則生大苦; 於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 ,彼諸天、人得大苦住。   如來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色不復染著、 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於聲……香……味……觸……法集、 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法]變易 、無常、滅盡,則生樂住。   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此{三}受集、此受滅、[此受味、]此受患、此受離如實知,於彼色因緣生阨礙; 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 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 如實知已,彼法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界,一向生喜悅、愛染、深樂著。    諸天及世人,唯以此為樂,變易滅盡時,彼則生大苦。    唯有諸賢聖,見其滅為樂,世間之所樂,觀察悉為怨。    賢聖見苦者,世間以為樂;世間之所苦,於聖則為樂。    甚深難解法,世間疑惑生,大闇所昏沒,盲冥無所見。    唯有智慧者,發朦開大明,如是甚深句,非聖孰能知,不還受身者,深達 諦明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5相應136經/在色中歡樂經第一(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諸天以及人們在色中歡樂,在色中得歡樂,在色中得喜悅;比丘們! 以色的變易、褪去、滅,諸天以及人們住於苦。   比丘們!諸天以及人們在聲中歡樂,在聲中得歡樂,在聲中得喜悅;比丘們! 由聲的變易、褪去、滅,諸天以及人們住於苦。在氣味中歡樂……在味道中歡樂…… 在所觸中歡樂……比丘們!諸天以及人們在法中歡樂,在法中得歡樂,在法中得喜悅; 比丘們!以法的變易、褪去、滅,諸天以及人們住於苦。   而,比丘們!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如實知色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 、出離後,不在色中歡樂,不在色中得歡樂,不在色中得喜悅;比丘們!以色的變易、 褪去、滅,如來住於安樂。   聲……氣味……味道……所觸……如實知法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後, 不在法中歡樂,不在法中得歡樂,不在法中得喜悅;比丘們!以法的變易 、褪去、滅,如來住於安樂。」   這就是世尊所說,說了這個後,善逝、大師更進一步這麼說:   「色、聲、氣味、味道、所觸,以及一切法,    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只要被稱為『它們在那裡』。    對諸天以及世間人,這些被認定是安樂,    而在這些被滅之處,他們認定那是苦。    有身之滅,聖者們見安樂,    此見與整個世間是相反的。    其他人所說的安樂,聖者們說那是苦,    其他人所說的苦,聖者們知道那是安樂。    看!法是難知的,無智者被迷亂,    對被包覆者,那是黑暗的,看不見者全然黑暗。    而對善者,那是已打開的,看得見者有光明,    愚者對法不熟悉,在面前而不了知。    被有貪征服者,有貪之隨行者,    深陷魔之領域者,此法不容易正覺。    除聖者之外,還有誰能得到正覺之足跡?    當正確地了知足跡,無漏者般涅槃。」 註解: 1.「漏」,南傳作「煩惱」(āsava,另譯為「漏;流漏」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污染」(taint)。其字面上的意思是「流漏掉;漏出來」,引申為「煩惱」 的異名。 2.「有貪之隨行者」(bhavarāgānusārībh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沿存在 之流流動者」(who flow along in the stream of existence)。「有」(bhava), 即十二緣起的「有」。 3.「身見」(SA),「自身見」(MA),南傳作「有身見」簡為「身見」, 音譯為「薩迦耶見」),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個己的見解」 (identity view),計有「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漢譯作「異我」),或色在我中, 或我在色中(以上兩項漢譯合為「相在」);受……想……行……認為識是我, 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等二十種,參看《雜阿含69經》、 《雜阿含109經》。 4.「句」,南傳作「足跡」(padaṃ,另有「足,句;語法」的意思),菩提比丘長 老英譯為「狀態;樣子;階位」(state)。 5.「一向」(ekanta,另譯為「單一的;專門」),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只限;唯 有」(exclusively)。 6.「樂住」,南傳作「住於安樂」(sukhaṃ viharati,直譯為「樂住」),菩提比 丘長老英譯為「幸福地住著」(dwells happily)。「安樂」(另譯為「若樂」), 南傳作「樂住」(phāsuvihāro,另譯為「安住;安穩住」),菩提比丘長老英 譯為「住於安樂」(dwell at ease)。 感想: 值得注意的是 天人也跟人一樣沉著愛樂的話,是會有苦的 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北傳經文部份:於彼色因緣生阨礙; 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 這裡我有點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7.194
AHJKL:於六塵阨礙盡已,不就是無上安隱涅槃? 12/25 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