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19.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20.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21.htm 北傳:雜阿含319經 南傳:相應部35相應23經 關涉主題:教理/什麼是世間一切 (08/05/2011 18:21:34 更新) 雜阿含319經[正聞本424經/佛光本297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 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所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   佛告婆羅門:   「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是名一切。   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 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奉行。 相應部35相應23經/一切經(處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一切?   眼、色、耳、聲、鼻、氣味、舌、味道、身、所觸、意、法,比丘們!這被稱為一切 。   比丘們!凡如果這麼說:『拒絕這個一切後,我要安立另一個一切。』那只是 他的無根據之語,一被詢問就不可能回答,且更會遭到惱害,那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那樣,它不在[感官的]境域中。」 北傳:雜阿含320經 南傳:無 關涉主題:教理/什麼是世間一切 (08/05/2011 17:55:00 更新) 雜阿含320經[正聞本425經/佛光本298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面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曇!所謂一切有,云何一切有?」   佛告生聞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眼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門瞿曇!」   「色是有不?」   答言:「是有,沙門瞿曇!」   「婆羅門!有色、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有,沙門瞿曇!」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   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北傳:雜阿含321經 南傳:無 關涉主題:教理/什麼是世間一切 (08/05/2011 17:54:55 更新) 雜阿含321經[正聞本426-435經/佛光本299經](入處相應/六入處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云何為一切法?」   佛告婆羅門:   「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是名為一切法。   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 問已不知,增其{癡}[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說已,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如生聞婆羅門所問三經,有異比丘所問三經,尊者阿難所問三經,世尊法眼 、法根、法依三經,亦如上說。 註解: 1.「一切」(sabb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所有;全部」(all),並引註釋書, 解說「一切」所指有四類:1.一切可知的(sabbasabba)。2.一切處(āyatanasabba): 欲界、色界、無色界、聖者之涅槃界。3.一切有身;一切薩迦耶 (sakkāyasabba):欲界、色界、無色界。4.指定(部分)的一切(padesasabba): 五根境界的五塵。 2.「安立」(paññāpeti, paññatti, paññāpanāya,另譯為「施設; 制定」、「宣說」),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描述;使之知道」(describe, make known)。 漢譯大乘經論也有依梵語音譯為「波羅聶提」者。 感想: 什麼是世間一切?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你們要聽!   而,比丘們!什麼是一切?   眼、色、耳、聲、鼻、氣味、舌、味道、身、所觸、意、法, 比丘們!這被稱為一切。」   佛告婆羅門:   「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是名為一切法。」 眼耳鼻舌身意 對 色聲香味觸法 六入觸生受 苦受 樂受 不苦不樂受 這些 可以見聞覺知的 我們感受情緒的 就是世間一切 還要去哪找一切呢? 佛法是貼近生活 感官 精神 想法 來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2.202 ※ 編輯: Samus 來自: 59.116.2.202 (01/02 17:42)
AHJKL:無五蘊則無世界感,如同未生則無感受時間世界變化 01/02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