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78.htm 北傳:雜阿含478經 南傳:相應部36相應26經 關涉主題:實踐/受的七處 (08/31/2011 12:00:05 更新) 雜阿含478經[正聞本747經/佛光本477經](受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云何為受?云何受集?云何受滅?云何受集道跡?云何受滅道跡?」   諸比丘白佛言: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   「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   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   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   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   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患。   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6相應第26經/眾多比丘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眾多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中略)在一旁坐好後,那些比丘 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導向受集之道跡?什麼是受滅?什麼 是導向受滅之道跡?什麼是受的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   「比丘們!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比丘們!這些被稱為受。   以觸集而有受集;渴愛是導向受集之道跡。……(中略)   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受的出離。」 註解: 1.「離;出離;出要」,南傳作「出離」(nissarana,另譯為「離;出要」),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逃脫」(escape)。 感想: 重點 「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   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   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   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   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患。   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從因緣觀 禪觀次第 多讀此段 感覺更能了解很深 --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56.196
yctsai:推薦 味 患 之解釋 08/22 07:20
cool810:引經: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是名受 08/22 07:42
cool810: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08/22 07:42
cool810:隨喜讀經~ 08/22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