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70.htm 北傳:雜阿含470經 南傳:相應部36相應6經 關涉主題:觀念/愚者慧者之差別、 老病死是契機‧實踐/身苦心不苦、受的七處‧譬喻/中第二枝箭 雜阿含470經[正聞本733經/佛光本469經](受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受]、樂受, 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苦痛逼迫,乃至奪命,憂愁啼哭,稱怨號呼。」}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 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 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 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 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 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 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 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 ,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 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 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昧}[味?]、 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 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多聞於苦樂,非不受覺知,彼於凡夫人,其實大有{聞}[間?]。    樂受不放逸,苦觸不增憂,苦樂二俱捨,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傾動,於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現法盡諸漏,身死不墮數,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6相應6經/箭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感受樂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樂受, 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也感受樂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樂受。在那裡,比丘們! 已受教導的聖弟子與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大德!我們的法以世尊為根本……(中略)。」   「比丘們!當未受教導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觸時,悲傷、疲累、悲泣、搥胸號哭, 來到迷亂,他感受二受:身的[受]與心的[受]。   比丘們!猶如他們如果以箭射男子,如果接著以第二支箭射中他,這樣,比丘們!那 男子感受因二支箭的受。同樣的,當未受教導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觸時,悲傷、疲累、悲泣 、搥胸號哭,來到迷亂,他感受二受:身的[受]與心的[受]。又,當被苦受接觸時,對它 有嫌惡;當他對苦受有嫌惡,則對苦受之嫌惡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於其中。當被苦受接觸時 ,他歡喜於欲樂,什麼原因呢?因為,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了知除了欲樂之外還 有對苦受的出離。當他歡喜於欲樂,則對樂受之貪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於其中。   他不如實了知那些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當他不如實了知那些受的集 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則對不苦不樂受之無明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於其中。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被束縛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被束縛而感受它;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被束縛而感受它。比丘們!我說這被稱為: 『被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所束縛;被苦所束縛之未受教導的一般人。』   而,比丘們!當已受教導的聖弟子被苦受接觸時,不悲傷、不疲累、不悲泣、不搥胸 號哭,不來到迷亂,他感受一受:身的[受]而無心的[受]。   比丘們!猶如他們如果以箭射男子,如果接著第二支箭沒射中他,這樣,比丘們! 那男子感受因一支箭的受。同樣的,當已受教導的聖弟子被苦受接觸時,不悲傷、 不疲累、不悲泣、不搥胸號哭、不來到迷亂,他感受一受:身的[受]而無心的[受]。 又,當被苦受接觸時,沒有嫌惡;當他對苦受沒有嫌惡, 則對苦受之嫌惡煩惱潛在趨勢不潛伏於其中。 當被苦受接觸時,他不歡喜於欲樂,什麼原因呢?因為,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了知 除了欲樂之外,還有對苦受的出離。當他對欲樂不歡喜,則對樂受之貪煩惱潛在趨勢 不潛伏於其中。   他如實了知那些受的集起、滅沒、樂味、過患、出離;當他如實了知那些受的集起、 滅沒、樂味、過患、出離,則對不苦不樂受之無明煩惱潛在趨勢不潛伏於其中。 如果他感受樂受,他離束縛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離束縛而感受它;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樂受,他離束縛而感受它。比丘們!我說這被稱為: 『不被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所束縛;不被苦所束縛之已受教導的聖弟子。』   比丘們!這是已受教導的聖弟子與未受教導的一般人的高下,的不同,的差別。   多聞的有慧者不感受苦與樂受,   此為善巧的賢者與一般人的大差異。   對多聞的悟法者、此世與來世的觀察者來說,   對可愛的法不使心攪亂,不愛的不嫌惡。   對他來說,順意或排斥都被破壞、滅沒不存在,   知道遠塵、不愁之足跡後,已到有的彼岸者正確地了知。」 註解: 1.「貪使(SA);欲使(MA);貪欲之使;欲愛使(AA)」,南傳作「貪煩惱潛在趨勢」(rāgā nusay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慾望之表面下的趨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lust)。或「欲貪煩惱潛在趨勢」(kāmarāgānusay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 為「感官慾望之表面下的趨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sensual lust)。 2.「瞋恚使;恚使」,南傳作「嫌惡煩惱潛在趨勢」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反感之表面下的趨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aversion) 。 3.「癡使所使」,南傳作「無明煩惱潛在趨勢潛伏於其中」(avijjānusayo, so anuseti)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知之表面下的趨勢躺在這後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ignorance lie behind this)。按:「潛伏於其中」(anuseti)為動詞,另譯為「使; 隨眠;潛在」,「無明煩惱潛在趨勢」(avijjānusayo)為名詞,另譯為「無明隨眠;無 明使;癡使」。 4.「味」,南傳作「樂味」(assāda,另譯為「味;愛味;快味」動詞assādeti),菩提比 丘長老英譯為「滿足;喜悅」(gratification),「品嘗;享受」(relishes, 動詞)。這 是會令人「回味黏著;還想再要」的滿足。 感想: 於樂受起貪 於苦受起嗔 於感受的集滅味患離 不如實知 在在都是 苦的因緣 是否也明示了 我們如何處理我們的感受 將會決定我們如何面對老病死 附註: 由於小弟PO文不快,所以想要多讀經的法友們 可以直接上經文原址網站看 --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230.121 ※ 編輯: Samus 來自: 211.20.230.121 (07/28 10:27) ※ 編輯: Samus 來自: 211.20.230.121 (07/28 10:36)
cool810:隨喜讀經~如實觀受如實知集、滅、味、患、離。 07/28 10:59
Crazyfire:我要變成智者 可能要直到我膝蓋中了一箭才有可能XD 07/28 11:11
Samus:CF大推好笑XD 不用啦 生活中就很多苦了 不順眼的人、事等 07/28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