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67.htm 北傳:雜阿含467經 南傳:相應部36相應5經 關涉主題:實踐/從受著手 (06/01/2012 22:42:50 更新) 雜阿含467經[正聞本730經/佛光本466經](受相應/雜因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無有我、我所見, 我慢繫著使?」   佛告羅睺羅:   「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 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若彼比丘觀於樂受而作苦想,觀於苦受作劍刺想, 觀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滅想者,是名正見。」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樂作苦想,苦受同劍刺,於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    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寂滅安樂道,住於最後邊,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 」   佛說此經已,尊者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36相應5經/應該被看作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比丘們!有這三受,哪三個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比丘們!樂受應該被看作是如苦的,苦受應該被看作是如箭的,不苦不樂受應該被 看作是如無常的。   比丘們!當比丘的樂受被看作是如苦的,苦受被看作是如箭的,不苦不樂受被看作 是如無常的,比丘們!這被稱為:『正見者、切斷渴愛,破壞結, 以正現觀慢而得到苦的結束之比丘。』   凡見樂如苦者,見苦如箭者,   寂靜的不苦不樂,見其如無常者,   他確實是正見者之比丘,他遍知受。   遍知受後,他當生是無煩惱者,   以身體的崩解,站在法上,明智者難以被描述。」 註解: 1.「遍知」(parijānaṃ, pariññ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完全地理解」 (fully understanding),並解說在經典的使用中,只有解脫阿羅漢才適合說「遍知」 (完全地理解),而只有初果以上的聖者,才適合說「證知」(親身體證的知)。 感想: 從受下手,是我們可以達到的 苦受作刺想 樂受作苦想 不苦不樂受作無常想 佛教的方法,跟現代的NLP神經語言學對照,也多有啟發 佛並不是神,佛是一位導師,指示我們明路 --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54.96
cool810:隨喜讀經~樂受增長貪欲,苦受增長嗔恚,不苦不樂增長愚癡 07/24 17:12
cool810: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為三毒(貪、嗔、癡)因。 07/24 17:13
cool810:一般世間所說的五欲樂受在佛法中稱為“壞苦”,四禪天以上 07/24 17:14
cool810:天界不苦不樂受,在佛法中稱為“周遍行苦”,“苦苦”就不 07/24 17:15
cool810:用多說了;三界六道為苦諦所攝,四法印之一:「有漏皆苦」 07/24 17:16
cool810:《雜阿含》:「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07/24 17:21
cool810:《菩提道次第廣論》:「故於樂受,了悟彼實是苦而先前不知 07/24 17:23
cool810:,妄執為樂,應觀為苦,滅除貪欲。於諸苦受,應作是思:此 07/24 17:24
cool810:有漏蘊即是眾苦因緣,從此生苦,猶如毒癰所生毒箭,若自有 07/24 17:25
cool810:毒癰病根時,當生劇痛,不應生嗔。於諸捨受,應觀無常銷滅 07/24 17:25
cool810:為性,即修無我義,滅除愚癡。不於三受為三毒因。」 07/24 17:26
cool810:另外,不是說只有不苦不受才是行苦,行苦是周遍三界的,所 07/24 17:34
cool810:謂的樂受、苦受當中也都植基於行苦,粗略的分時以三受對應 07/24 17:36
cool810:三苦,細分的話,實際上都是行苦──遷流不息的行苦,這是 07/24 17:37
cool810:四聖諦中“苦諦”的要義。 07/24 17:38
cool810:(漏字:不是說只有不苦不樂受才是行苦) 07/24 17:39
Samus:的確 這裡我也想到藏傳思想體系常用的 "標的" 把一個一個 07/25 14:52
Samus:想法標出 再指出其中錯誤 佛陀當時教導時也有用這種方式 07/25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