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8.htm 北傳:雜阿含498經 南傳:相應部47相應12經, 長部16經 關涉主題:其它/深信的 基礎 (08/27/2012 23:17:17 更新) 雜阿含498經[正聞本1554經/佛光本497經](舍利弗相應/雜因誦/弟子記說)(莊 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羅揵陀賣衣者菴羅園。   爾時,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 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佛告舍利弗:   「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說第一之說,能於眾中作師子吼,自言深信世尊, 言:『過去、當來、今現在,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佛菩提等者 ,況復過上!』」   佛問舍利弗:   「汝能審知過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復問舍利弗:   「知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   「汝復知未來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 、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   「汝復能知今現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 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   「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云何如是讚歎,於 大眾中作師子吼,說言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 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 法之分齊,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 ,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於大師所得淨信、 心得淨:『世尊是等正覺。』   世尊!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 立守門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雖復不知人數多少,要知 人民唯從此門,更無他處。   如是,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 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 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 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弗:   「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 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7相應12經/那難陀經(念住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難陀賣衣者的芒果園中。   那時,尊者舍利弗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 坐好後,尊者舍利弗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對世尊有這樣的淨信:過去不存在,將來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 其他的沙門或婆羅門比世尊更高證智的,即:正覺。」   「舍利弗!你所說的這如牛王之語實在崇高,作一向的、絕對的獅子吼:『大德! 我對世尊有這樣的淨信:過去不存在,將來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其他的沙門或婆羅門 比世尊更高證智的,即:正覺。』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後,知道 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一切世尊:『那些世尊有這樣的戒。』 或『那些世尊有這樣的法。』或『那些世尊有這樣的慧。』或『那些世尊有 這樣的住處。』或『那些世尊有這樣的解脫。』嗎?」   「不,大德!」   「又,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後,知道凡那些將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 那一切世尊:『那些世尊將有這樣的戒。』或『那些世尊將有這樣的法。』 或『那些世尊將有這樣的慧。』或『那些世尊將有這樣的住處。』或『那些 世尊將有這樣的解脫。』嗎?」   「不,大德!」   「又,舍利弗!你以心熟知心後,知道我現在阿羅漢、遍正覺者:『世尊有 這樣的戒。』或『世尊有這樣的法。』或『世尊有這樣的慧。』或『世尊有這樣 的住處。』或『世尊有這樣的解脫。』嗎?」   「不,大德!」   「舍利弗!這裡,當你對過去、未來、現在阿羅漢、遍正覺者沒有他心智時 ,那麼,舍利弗!你為何說這崇高如牛王之語,作一向的、絕對的獅子吼:『大{德! 我對世尊有這樣的淨信:過去不存在,將來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其他的沙門或婆羅門 比世尊更高證智的,即:正覺。』呢?」   「大德!我對過去、未來、現在阿羅漢、遍正覺者確實沒有他心智,但我已知道 法的類比。   大德!猶如國王邊境的城市,有堅固的壁壘,堅固的城牆與城門,只有一道門, 在那裡的賢智、能幹、有智慧守門人阻止陌生人,而使熟人進入。當他依序環繞 整個城市的道路時,不可能看到城牆有甚至貓能出去大小的間隙或裂口,他這麼想: 『凡任何夠大的生物進出這城市,都僅能經由此門進出。』同樣的,大德! 我已知道法的類比:『大德!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 一切世尊都捨斷心的小雜染、慧的減弱之五蓋後,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實修習 七覺支後,現正覺無上遍正覺。大德!凡那些將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 那一切世尊也都捨斷心的小雜染、慧的減弱之五蓋後,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 如實修習七覺支後,將現正覺無上遍正覺。大德!現在的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 也捨斷心的小雜染、慧的減弱之五蓋後,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實修習 七覺支後,現正覺無上遍正覺。』」   「舍利弗!好!好!舍利弗!因此,在這裡,你應該經常對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說此教法,舍利弗!對愚鈍男子們來說,會有對如來的懷疑或疑 惑,他們聽聞此教法後,對如來的懷疑或疑惑將被捨斷。」 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大品[第二])(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   ……(編譯者刪略)舍利弗的獅子吼   那時,尊者舍利弗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 坐好後,尊者舍利弗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我對世尊有這樣的淨信:……(以下同SN.47.12,編譯者刪略)   大德!現在的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也捨斷心的小雜染、慧的減弱之五蓋後, 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如實修習七覺支後,現正覺無上遍正覺。』」   在那裡,當世尊住在那爛陀賣衣者的芒果園中時,他也對比丘們多作這法說: ……(編譯者刪略)   附註:   本經也出現在《長阿含18經》/《長部28經》,內容主旨相同,只是擴增了 世尊說法的內容:    《長阿含18經》:法(即「善法」)、諸入(即「六內處」)、識入胎 (即「四種入胎」)、入定慧意三昧、滅(即「四道」)、清淨、五見定、三常法 (即「恆常論」)、四觀察(即「四種記心」)、四教誡(即「四種教誡」)、戒清淨、 宿命智證(即「宿住隨念智」)、天眼智(即「已死及被生智」)、神足證 (即「有漏神通與無漏神通」)等。    《長部28經》:善法(kusaladhamma,內容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六內外處、四種入胎(catasso gabbhā vakkantiyo)、四種記心種類(Catasso ādesanavidhā,另譯為「四種說示;四 種預言;四種讀心」)、四種等至之見(Catasso dassanasamāpattiyo,另譯為 「四定見」)、人之安立(puggalapan.atti,七種)、 勤奮(padhāna,另譯為「精勤;斷;努力」,內容為「七覺支」)、四行道 (catasso pa?ipadā,參看《雜阿含184經》及其「經文比對」)、談說之正行 (bhassasamācāra)、四種教誡種類(catasso anusāsanavidhā)、他人解脫智 (parapuggalavimuttiñā?a)、恆常論(sassatavāda)、前世住處之回憶智 (pubbenivāsānussatiñā?a)、死亡與往生之智(cutūpapātañā?a)、 有依著與有煩惱的神通(iddhi sāsavā sa-upadhikā)、無依著與無煩惱的神通 (iddhi anāsavā anupadhikā) 等。 感想: 世尊的善法值得我們多修習 學一法證一法 學一法斷一法,現世修行可得的 信,要從自身的經驗與觀察建立 若世間有人言:相信大師就對了, 那麼我們還是要回歸到自身的思維與體驗判斷 佛法如是 --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141.138
cool810:確實,以藏傳的辯經教育而言,例如格魯對於宗喀巴大師之教 09/22 11:52
cool810:言,也要相互作辨證,通過自己的思惟與體證。 09/22 11:53
cool810:在我們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時師長也常提醒,即使將整本 09/22 11:54
cool810:廣論背誦起來,確無通過自己的如理思惟抉擇,那並無益處。 09/22 11:55
cool810:補充幾言,信的層次,約略說「仰信」、「解信」、「證信」 09/22 11:59
cool810:的差別;信解有許多不同層次,證悟也有程度之分,可說千差 09/22 12:00
cool810:萬別。 09/22 12:01
cool810:例如「仰信」的對象,以佛教內大小乘而言,與發心也有關; 09/22 12:03
cool810:而「解信」可運用自身的經驗和比量作為認可,雖然解信尚處 09/22 12:04
cool810:於比量的階段,但要達到真實比量的生起並非容易,除了要以 09/22 12:05
cool810:佛典三藏作為聞思內正思惟為基礎,在藏傳心類學的認知分類 09/22 12:06
cool810:來說,有“顛倒知、疑、伺察意”等不同程度的“非量”過程 09/22 12:10
cool810:要達到每一法之定義內涵有不同進程差別,次第而後才能發生 09/22 12:11
cool810:真實之比量定解;要言之,需以廣大聽聞為基礎,並思惟抉擇 09/22 12:13
cool810:而達到證悟的「證信」,是現量的現觀,亦有不同程度,例如 09/22 12:14
cool810:見道位以上的聖者,無論聲聞或菩薩都有不同的位階,而實際 09/22 12:16
cool810:上每一位階以其證悟的進程亦可再細分,例如藏傳中對於二乘 09/22 12:17
cool810:行者再細緻地以“二十僧”在通往涅槃的階梯善辨向果聖僧, 09/22 12:19
cool810:來認識其修行階次、根器、禪定修習與智慧程度不同的差異, 09/22 12:21
cool810:由其解脫道進程,四聖諦於三界之所修、所斷的內涵,與四聖 09/22 12:23
cool810:諦漸、頓現觀的探討,及斷證之功德,正見安立,幫助實修; 09/22 12:25
cool810:而菩薩行者在三阿僧祇劫修行的進程中,其所累積證悟的福慧 09/22 12:27
cool810:二資糧,如華嚴說有五十二位階,實言之更有千差萬別。 09/22 12:29
cool810:以上略述,簡言之隨著「仰信、解信、證信」,信的發展一層 09/22 12:31
cool810:比一層深刻;嚴格地說,信解是要在親證、親見的當下才能發 09/22 12:32
cool810:生,這就說明實修的重要性。佛法重要的是要拿來實修實證, 09/22 12:34
cool810:依「聞思修,戒定慧」,有其相應的智慧與慈悲,才能一步步 09/22 12:35
cool810:深信,反之若不將佛法拿來實修,更甚者將佛法拿來作為攻擊 09/22 12:37
cool810:他人,則不但無修習智慧與慈悲,反修瞋心與慢心,增長我執 09/22 12:38
cool810: 修正上一行:增長智慧與慈悲 蔓延我執 09/22 13:29
Samus:推c大見解 09/25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