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35.htm 北傳:雜阿含535經 南傳:相應部52相應1-2經 關涉主題:教理/四念住的內容‧ 實踐/一乘道(一道) (08/25/2012 17:18:37 更新) 雜阿含535經[正聞本1610經/佛光本534經](阿那律相應/雜因誦/弟子記說)(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   時,尊者大目犍連住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   「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 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若於四念處遠離者,於賢聖法遠離;於賢聖法遠離者,於聖道遠離;聖道遠 離者,於甘露法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於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於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 於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頃,以神通力, 於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沒,至舍衛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現 ,語阿那律言:   「汝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眾生清淨,離生、老、病、死、 憂、悲、苦、惱,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 ,若於四念處不樂者,於賢聖法不樂;聖法不樂者,於聖道不樂; 不樂聖道者,於甘露法亦不樂;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 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樂賢聖法;樂賢聖法者,樂於聖道;樂聖道者, 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耶?」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如是,如是。」   尊者大目犍連語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為樂四念處?」   「尊者大目犍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 ,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尊者 大目犍連!是名比丘樂四念處。」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從舍衛國松林精舍{門}[沒],還至跋祇 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相應部52相應2經/獨處經第二(阿那律相應/大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那時,當尊者阿那律獨自靜坐禪修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   「凡任何錯失四念住者,他們錯失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聖道;凡任何已開始 四念住者,他們已開始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聖道。」   那時,尊者大目揵連以心思量尊者阿那律心中的深思後,猶如有力氣的男子 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尊者阿那律的面前出現。   那時,尊者大目揵連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阿那律學友!什麼情形是比丘已開始四念住?」   「學友!這裡,比丘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 對於世間的貪與憂;住於在外部的身上隨觀身,……(中略)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 的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他住於在自己的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住於在外部的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住於在 自己的與外部的受上隨觀受,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在自己的心上……(中略)在外部的心上……(中略)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 心上隨觀心,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在自己的法上……(中略)在外部的法上……(中略)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 法上隨觀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學友!這個情形是比丘已開始四念住。」 相應部52相應1經/獨處經第一(阿那律相應/大篇/弟子記說)(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尊者阿那律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當尊者阿那律獨自靜坐禪修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   「凡任何錯失四念住者,他們錯失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聖道;凡任何已開始 四念住者,他們已開始導向苦的完全滅盡之聖道。」   那時,尊者大目揵連以心思量尊者阿那律心中的深思後,猶如有力氣的男子 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尊者阿那律的面前出現。   那時,尊者大目揵連對尊者阿那律這麼說:   「阿那律學友!什麼情形是比丘已開始四念住?」   「學友!這裡,比丘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集法,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消散法, 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住於在外部的身上隨觀集法,住於在外部的身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外部的身上 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住於在自己的與 外部的身上隨觀集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身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自己的 與外部的身上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上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厭拒上住於不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不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與厭拒上都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厭拒與不厭拒上都住於不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不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與厭拒兩者上都避免後,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在那裡,他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他住於在自己的受上隨觀集法,住於在自己的受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自己的受上 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住於在外部的受上 隨觀集法,住於在外部的受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外部的受上隨觀集與消散法, 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受上隨觀集法, 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受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受上隨觀集與消散法, 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上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厭拒上住於不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不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與厭拒上都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厭拒與不厭拒上都住於不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不厭拒想。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與厭拒兩者上都避免後,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在那裡,他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在自己的心上……(中略)在外部的心上……(中略)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 心上隨觀集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心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 心上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中略)貪與憂。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上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中略) 在那裡,他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在自己的法上……(中略)在外部的法上……(中略)他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 的法上隨觀集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心上隨觀消散法,住於在自己的與外部的 心上隨觀集與消散法,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如果他希望『願在不厭拒上住於厭拒想』,在那裡,他住於厭拒想。……(中略) 在那裡,他住於平靜,正念、正知。   學友!這個情形是比丘已開始四念住。」 註解: 1.「四意止;四念處;四念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四個深切注意的建立」(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並解說「satipat.ha-na」一詞, 論師們有兩種解讀法,若解讀為「念+現起」(sati + upat.ha-na) 則為「念住;深切注意的建立」, 若解讀為「念+出發點」(sati + pat.ha-na),則為「念處;深切注意的基礎」, 前者強調「建立念的行為」,後者強調「應用念的所緣」, 雖然論師多傾向後者,但前者確定是更原始的。 2.「身身觀念處;身身觀住;住身念處;觀身如身;觀內身如身;內身觀」,南傳作 「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ajjhattaṃ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逐字直譯為「內身身觀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住於在內在的身體凝視著身體」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internally),並解說 「在身上隨觀身」(kāye kāyānupassī)是「以將之從其它隔離(如受、心等) ,決定所緣(身)」(“to determine the object (the body) by isolating it ” from other things such as feeling, mind, etc.),「凝視著身只是身而已, 不是常、樂、我、淨(美)」(one contemplates only the body as such, not as permanent, pleasurable, a self, or beautiful),其它「受」、「心」、 「法」亦同。 3.「甘露」,南傳作「不死」(amata,另譯為「甘露;涅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 也作「不死」(deathless)。按:要達到「不死」,只能「不(再)生」,也就是 「不生則不死」,這是指解脫者,北傳經文接著所說的「不還受諸有」,別譯 雜阿含經說的「超昇離三界,不來入諸有」,正是對「甘露」的詮釋。 4.「一心;心得一(MA)」,南傳作「心一境性」(cittassa ekaggatā, cittekagga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 或「一心」(cetaso ekodibhāv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 (unification of mind, SN.36.31),或「心一境」(ekaggacitto),菩提比丘長老 英譯為「心是統一的」(mind is unified, MN.29)。 5.「內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念住(SA);觀內外身如身(MA);內外觀身身意止(AA) ;內外身觀(DA)」,南傳作「在自己的與外部的身上隨觀身」(ajjhattabahiddh ā kāye kāyānupassī,逐字直譯為「內+外+身-身+隨觀」),菩提比丘長老 英譯為「在內在與外在的身體凝視著身體」(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並且說,註釋書對「內在」與「外在」沒有 進一步的說明,但在《吉祥悅意》(《長部》的註釋書)與《破斥猶豫(破壞妄想)》 (《中部》的註釋書)中關於安那般那念的解說:「在同一時間,在他自己 與其他人的呼吸-身中,他住於身的凝視。依此,當瑜珈者的心在沒有停止禪定所熟悉 的主題下反覆前後移動(經由所緣的內在與外在),就有在時間上的一個對照。」 其它三個念住,基本上論書給予相同的解說,沒說到一個沒有「心靈能力 (psychic abilities)」者,如何能凝視其他人的「受」與「心」的狀態等問題(SN.47.3 Note.128)。 感想: 重大發現,修習念處時,不是不思考(外面教的有些修行方法走偏了) 也不是思考(想的妄念紛飛),而是單純的注意 知道身體的狀況,知道(觀察) 集.... 滅.... 集滅.... 集滅....,最後朝著平靜(這平靜不是思考或作意來的, 不能想著「我要平靜!」,這樣反而無法觀察) 就是這個「知道」,能讓我們解脫 儘管佛法修行方法、派別有多種,從自己能理解的下手,應該還ok吧 -- 南傳經文部份由巴利文翻譯為中文,與北傳經典做為對照,提供眾版友多面向學習參考。 莊師兄的翻譯為了忠於巴利文語法,採「直譯」原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3.164.134
AHJKL:終於到了四念住的經文了 12/18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