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 成滿智者所願 十四世達賴喇嘛 快樂的主因是心的安寧 所謂的佛教,就是把人類所具有的智慧能力淋漓盡致地用來修行的一個內容。我們可 以說,佛教的修行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痛苦與快樂,其實可以從兩種層面來解釋:一種是生理上的痛苦與快樂,另一種是心 理上的痛苦與快樂。當我們擁有非常豐裕的外在物質,我們的生理需求應當會獲得滿足。 可是身體得到了想要的滿足後,我們卻依然不快樂。這時候我們缺了什麼呢?僅僅透過豐 裕的外在物質,並沒有辦法彌補我們內心的空虛。我們需要內心的依靠,才可以填補內心 空虛的部分。為了滿足內心的安樂,人類就有了宗教信仰。 有一次,我在美國被一戶非常富有的人家邀請去吃中飯,因為我習慣在中飯之後刷牙 ,所以飯後就去他們家的洗手間刷牙。我在洗手間裡見到一個沒帶鎖的小櫃子,出於好奇 心,我就悄悄地把那小櫃子的門打開。這樣做可能是一個違法的行為,但總之我打開了。 看到裡面放的都是些平常使用的物品,其中還有安眠藥。當時心裡有很大的震撼,我在想 :為什麼這麼有錢的人,晚上居然睡不好覺,還要靠安眠藥來睡覺?從這個例子,我們可 以知道,生理的快樂與心理的快樂這兩種力量相較之下,心理的快樂永遠是勝過生理的快 樂。同樣是病人,有人因為心理的滿足和思想的正確,而不會被身體的疾病打敗;相反地 ,有人雖然生理上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卻因為內心的猶豫、多餘的猜測、各種的畏懼等 ,使內心非常焦慮、痛苦不堪。一個人雖然生理上非常快樂,可是因為心理上的痛苦,我 們可以說這個人是不快樂的。心理的安樂或痛苦永遠超過生理的快樂或痛苦,因為心理的 力量更為強大。 心理上的安樂是可以培養的嗎?要如何增長這種安樂呢?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透過 非宗教信仰—人類基本價值觀念,培養心理上的安樂以及驅除心理上的憂慮;第二種是透 過宗教信仰的方式尋求心理上的依靠,讓心獲得安寧。所以,無論我到何處,我都會努力 推動人類的基本價值觀—愛、慈悲、關懷。因為愛與被愛、關懷與被關懷,這些人類的基 本價值觀,是我們生存所必須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觀念。為了使這種觀念普及至所有人類, 我覺得一個正確的推動方式是:這種基本的人類價值觀必須要透過非宗教信仰來推動。在 這裡,這個「非」字並不是要否定宗教信仰,而是說在推動愛與被愛的觀念時,不是以宗 教信仰為主去推動。 如果我們在發展物質的同時,無法改善心理上的層次,那我們就只能滿足成辦快樂的 次因,無法圓滿快樂的主因,如此就本末倒置。我們應該在滿足物質所需的同時,也去滿 足心理快樂之所需,這樣才能成辦一個健全的快樂,不是嗎?可是我們往往很重視物質的 追求,而忽略心理上的追求。到頭來,自己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快樂的主因是心理 上的滿足、心的安寧。這也就是我必須要推動人類基本價值觀念的原因。 -- “受到貶抑,就悶悶不樂,這反應就跟受到讚美就興高采烈一樣自然,這種反應對一 般人來說似乎理所當然,對修心的人來說,是錯誤的反應。心受過修練的人,反應 就會不一樣,他們會想:這個人貶抑我的動機是甚麼,它有足夠的能力形成適當的 看法嗎,他的看法有道理嗎?如果有道理,那就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你可以解釋, 你很遺憾自己犯了錯,若這個看法沒有道理,你就要了解其中的原因。若對方是出 於惡意,心受過訓練的人就會把這次經驗是為測試自己保持冷靜的能力,不會出現 類似憤怒的負面情緒,他們應該針對自己反省而得的結論來反應。” ~達賴喇嘛尊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150 (05/05 15:17)
a1014a:隨喜 05/05 15:45
hallcom:隨喜 05/05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