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 成滿智者所願 十四世達賴喇嘛 此是苦諦、此是集諦、此是滅諦、此是道諦 佛陀在最初介紹苦諦時說:「此是苦諦」。如果我們所要認知的苦諦只是現在痛苦的 感受,那並不需要去學習,因為每個人都已經了解這種痛苦的感受。苦諦並不是現有痛苦 的感受而已,而是更深層的痛苦本質。譬如我們生病時,無論外在的病況如何,以科學的 角度來講,可能是由某一種病毒引起,或是帶有病疫的細菌感染才產生疾病,總之要找出 病因,才有辦法知道這個病的性質、因緣,才有辦法消除這個病。 同樣地,我們要認知的痛苦不只是表面上的苦受而已,而是痛苦的本質,這是為什麼 苦諦中有個「諦」字。在解釋四諦時,還會說到「此是苦聖諦」,為什麼要多加一個「聖 」字?因為是唯有獲得聖道的聖者才可以以現量看到的真諦,凡夫無法以現量看到痛苦的 本質。雖然我們在未到達聖者的境界前,不能以現量看到痛苦的本質,但至少我們現在可 以以比量推理而了解。要知道這個痛苦不只是痛苦的感受,還有更深層的壞苦、行苦。換 句話說,壞苦和行苦是苦苦的更深層內涵。 我們把痛苦分成苦苦、壞苦、行苦這三層,這三苦並不是造物主創造的,也非無因而 生或由常因生,而是由因緣變化而成。佛陀為了讓我們了解痛苦的因緣來自於何處,所以 就說了集諦。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苦受的正相違就是樂受。可是很多時候,這種快樂 的感受正是帶來痛苦的因緣,尤其是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有漏的樂受。所以去除痛苦不僅 要把痛苦的感受拿掉,連痛苦的因緣也都要拿掉。徹底斷除了這些痛苦的因緣及種子的當 下,我們就獲證了涅槃(滅諦)。換句話說,獲得涅槃時,其實就是斷除一切痛苦及其因 素的當下。證得滅諦的方法(或道路),我們把它取名為「道諦」。所以說「此是苦諦、 此是集諦、此是滅諦、此是道諦。」這是以四諦的性質來詮釋四聖諦,也就是解釋了所有 實際的狀況。實際的狀況就是如此,是真諦。 有人可能會問:苦諦、集諦,我們可以看到、感受到,但滅諦、道諦,我們卻看不到 、感受不到,要怎麼去證明它們是實際的狀況呢?雖然我們看不到、體會不到,但卻是不 可否認。我們現在有顛倒執著,所謂顛倒執著,是它所執取的對象和實際上是不吻合的。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生起顛倒執著的正對治,可是因為實際的狀況是存在的,真理永遠不 會改變,顛倒執就有被消滅的一天,而了解真理的智慧是存在的,因為真理存在之故。如 前所說,與身心完全分離的我或控制者身心的這個我,是不存在的,可是我們卻一直有身 心被我控制、我可以控制身心的感受,所以我們現在有我執。身心外有一個能夠控制身心 的我,這種我並不存在,只要此真理存在,終有一天,我們能認知它。 透過所緣相同、所執正相違的智慧,來對治顛倒執,而證得滅諦和道諦。為了能夠更 深入地了解滅諦和道諦的性質,我們就必須研究真理的內涵,什麼才是真相、真諦?佛根 據萬法存在的情況說了兩種現象,稱為「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為了了解四聖諦的內 涵,尤其是滅諦和道諦的內涵,我們必須了解二諦。什麼叫作世俗諦、勝義諦呢?其實二 諦的名稱,外道婆羅門教也有。內道的有部、經部、唯識及中觀等四派也都有世俗諦和勝 義諦的名稱,但是我們要認知的二諦應該是要配合大乘上部—中觀—所說的二諦。 中觀派認為二諦在每一法上雖然都是異體,但同性地安住。也就是說,每一法可以用 兩種方式來詮釋:它所呈現的、讓我們看到的部分,以及它真實存在的內涵。譬如說法庭 上,被告與原告常常互相爭辯,如果法官只是片面地聽信一方說什麼,那他就沒有辦法判 定任何的案件。因為被告一定會說他對,同樣地,原告也會說自己對,可是矛盾的雙方不 可能都對啊!所以說所見未必是真實存在,實際狀況是如何,應該透過各種的證據,反覆 地觀察研究,才有辦法定案。 同樣的道理,諸法也有表相及實際存在兩種詮釋方式。當我們對某對境生起強烈的貪 ,就會說它好、它美,認為這都是從它本身方面呈現的。但實際上是如此嗎?當我們產生 了強烈的瞋心時,會覺得這個境的不好也完全是從境上呈現的,因而生起排斥的感覺。但 實際上是如此嗎?透過這種觀察,就知道所看到的和存在的並不相同。所以一定要去了解 世俗和勝義二諦的內涵,如果不了解,就無法徹底了解諸法的真實存在方式。透過對二諦 的認知,我們才能相信滅諦是可以成辦的,也才能相信成辦滅諦的因緣—道諦—及其所有 的支分。 -- ~ 如同文殊妙智慧 大行普賢亦如是 為隨彼等清淨學 一切善業皆迴向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150 (05/16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