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參與2013年5月22日訊)達賴喇嘛尊者參加在 Maitripa 學院的轉世研討會並在 http://www.canyu.org/n73605c6.aspx 尤金( Eugene )談論和平與幸福之路 2013 年 5 月 11 日 中文譯者:原哥倫比亞大學學生陳闖創 達賴喇嘛駐北美代表處貢噶扎西提供 英文原稿鏈接:http://bit.ly/166m5CR Maitripa學院是 2005 年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成立的一所藏傳佛教學院,自 2008 年 開始授予學位,達賴喇嘛尊者是今天學位授予儀式的特邀嘉賓。當學院創始人楊思仁波切 在校門口歡迎尊者時,很多人就在校外陽光明媚的街道上高呼歡迎尊者駕臨。在學校裡迅 速地轉了一圈參觀各種設施後,尊者來到大殿目睹了聖像,在表示敬意後尊者就座。俄勒 岡州學位授權辦公室的代表珍妮弗 ·迪亞洛( Jennifer Diallo )首先簡短致辭,她介 紹了 Maitripa 學院和授予學位的程序標準。 隨後是一個簡短的以“來世”為主題的研討會。 神經學家、《天堂的證據:一個神 經外科醫生在來世的經歷》一書的作者埃本 ·亞歷山大醫生( Dr Eben Alexander )首 先回顧了他的親身經歷。四年半前他曾患上急性腦膜炎並昏迷了一段時間,這期間他的精 神意識卻大大擴展,他認為這是由於自己的心靈暫時擺脫了大腦的約束。這段經歷完全改 變了他對過去和未來的看法,更加意識到精神的潛力。 接著佛教學者 José Cabezon 博士發言,他從學術角度談到轉世。重生的概念在印 度很強大,然而諸如《吠陀》這樣的古代文獻卻對此幾乎沒有提及。直到公元前 8 世紀 才有人暗示了這種概念並在隨後的佛教文獻中詳細闡釋。當時一些印度學者試圖在理性和 經驗的基礎上證明重生。比如在面對唯物主義挑戰時,Dharmakirti 斷言意識同物質的本 質是不同的,意識存在於自身的連續性中。印度很少有回憶前世的實際例子,因為就像 11 世紀來到西藏的印度大師阿底夏所主張的那樣,回憶前生被認為是私人的事情,不應 向外界聲張。 然而藏人對此持不同觀點, Cabezon 博士指出,第三世葛瑪巴就曾在自己 的作品中回憶他所在世系的第一世杜松虔巴的經歷。 對此,尊者一方面讚揚科學研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有些現象,比如重生 ,是現代科學仍然沒有辦法研究的。他說世上有三種現象,現見、略隱、極隱,科學一般 研究現見,也可以經由推理觸及略隱。但第三類關於精神的極隱現像只能由某些人的主觀 經歷體會到,對其研究就必須有證詞,但證詞的可靠性就取決於信息來源者的可信度了。 尊者很謹慎地指出,存在超出科學研究能力的東西,和科學證明它不存在完全是兩回事。 “我自己的觀察,”他說,“是科學正在開始探索不同心理狀態的重要性。過去 30 多年來我同許多科學家進行過嚴肅的對話,這種科學研究仍處於初始階段。有人試圖僅在 物質器官——大腦的基礎上建立能夠解釋極其微妙的意識現象的理論,在我看來這是很成 問題的。有些針對比人類大腦小的多而且有很不同的動物大腦的科學研究也有問題。 ” 尊者認為 300 部從梵文譯成藏語的佛教典籍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關於佛教科學、 哲學和佛教修行。他說關於修行類的典籍一般只對佛教徒才有意義,但討論科學與哲學的 典籍則值得學術界研究。有些文本包含有豐富的關於思維、思維的功能和情感運行的知識 ,這或許能引起現代科學家的興趣。 尊者在快結束時說,他對 Maitripa 學院已經成為學習中心感到欣慰,他回憶說這正 是著名的古印度那爛陀大學的傑出之處。接著楊思仁波切為尊者授予了榮譽學位。 接下來,尊者乘短途飛機從波特蘭來到 Eugene,薩迦寺法王和阿羅仁波切以及晉美 仁波切在機場迎接尊者並陪同他乘車到達俄勒岡大學。俄勒岡大學校長和 Nyengyud Samten Choling 中心為尊者舉行歡迎午宴作為白姆和平中心( Palmo Peace )的啟動儀 式。在午宴的結束致辭中,尊者說:“ 我很高興來到這裡與你們在一起。和平中心的目 的是好的,只要能促進和平就是有益的,即便沒有詳細講授佛教理論。無論人們有無信仰 ,大家能學到的最主要的消息就是愛與慈悲的重要性。 晉美仁波切將尊者迎入馬修騎士競技場( Matthew Knight Arena )後,俄勒岡大學 校長邁克爾·R·戈特弗雷德遜( Michael R. Gottfredson )將尊者介紹給在場的上萬 名觀眾,並將校長獎章授予尊者。 尊者說:“我在開始講話時總是先問候我的兄弟姐妹們,作為人類我們是同樣的,我 們應該重視這一點。”“儘管有外在差異,但我們的肉體、思維、情感都是一樣的。你可 能既會經歷好情緒也會體驗壞情緒,我也是這樣。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和避免痛 苦,我們也都有權利這樣做。 “無論到哪裡,我都表達我對人類合一性的堅定信念。環顧世界,我們看到自然災難 往往超出我們的控制,但很多人所面臨的暴力、不公和貧窮問題卻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 “當我看到你們任一個人,我就是見到同為人類的另外一員。但如果我把你認作外國 人或者把我自己視作西藏人、佛教徒或名叫達賴喇嘛的聖人時,所有這些次級差異就在我 們中間豎起一座藩籬導致隔膜和孤獨。” 他說,我們的感知和現實間常常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我們僅僅靠我們所能感知到的 來為人處世,我們的行為就變得不現實了。我們需要把視野放寬,這需要訓練和教育。 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可以說明我們的認知和現實世界存在著差距。尊者曾在紐 約的某個會議上聽一位科學家說,有研究表明越經常使用“ 我 ”、“我的”、“屬於我 的”這樣詞彙的人就越容易患上心臟病。以自我為中心的反面是對他人的關心與同情,這 能使我們內心強大,增強我們的自信。這能使得人與人之間更為誠實、透明,從而形成一 種更加溫暖、友好的氛圍。認為慈悲僅和宗教修行有關的想法是錯誤的;慈悲來源於我們 童年時得到的母愛,這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價值。 接著,尊者請觀眾舉手示意自己的年齡——看看誰是 15 歲以下,誰是 20 歲以下, 誰是 30 歲以下,誰又是 60 、70 歲以上?他說那些像他一樣 60 歲以上的人是屬於 20 世紀的,這個世紀已經過去。而那些 30 歲以下的人屬於 21 世紀,他們有機會塑造一個 新時代。對 20 世紀的許多成就表示讚許的同時,他也指出它是一個充滿暴力和血腥的時 代,有史學家估計在這一世紀有超過 2 億人死於暴力。這個時代最大的錯誤在於用暴力 解決問題的傾向,而真正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溝通、對話。 “年輕一代今天有機會改變未來,創造一個更友好、更和平、更快樂的世界。僅僅通 過祈禱和冥想是無法實現這些的,當然作為一個出家人我會禱告和冥想。為了改變世界, 我們需要採取行動,制定現實的目標,認清所處的現實。全球的非軍事化正是這樣的目標 之一。” 他說,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系統。目前的現代教育只關心智 力,卻忽略了內心。已經到了應該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時候了。我們需要在處事中更加慈 悲,因此女性應該更多地佔據領導者的位置。尊者說他的慈悲為懷來自於他母親的仁慈。 他呼籲像他一樣的聽眾要更愛他們的孩子,並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他說:“我很榮幸來到這裡。”“不要認為你的未來理所當然是好的,要把眼界放寬 ;要有全局的眼光,考慮到其他人。你要有決心和樂觀的態度,缺乏鬥志、消極悲觀是失 敗之源。而智慧和善良是成功之本。” 最後,他向坐在四周的聽眾們招手致意,在人們的歡呼和鼓掌聲中離開了講台。 -- ~ 慈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悲 ─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喜 ─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捨 ─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0.204
a1014a:真的會討論這問題的應該不會想待在世間~除了想救度眾生的佛 05/27 21:32
hallcom:隨喜 05/27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