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四聖諦──佛法的基本 (19) 達賴喇嘛尊者 三、中觀學派 早先我說過,甚至在中觀學派中也有二種對空性不同的解釋,我略談了中觀自續派的 觀點如何地與中觀應成派不同。接受這個不同的基礎來自龍樹大弟子之一的清辨論師( Bhavaviveka)的著作,他對佛教實有論諸學派提出非常具批判性的檢驗,同時又批評佛 護對龍樹的解讀,清辨自己的立場是從這兩個批判展現的。本質上,他主張雖然要拒絕絕 對的存在,但要接受事物某種形成的自性和客觀真實,此點為中觀應成派的大師如月稱所 完全拒斥。所以,雖然月稱、佛護和清辨都是龍樹的傑出弟子,但他們對龍樹空之哲學的 了解卻各有實質的差異。就是因為這些差異的關係,西藏的佛教學者才在中觀派中又分出 自續派與應成派。 這二個學派在他們的方法論上也是不同的應成派大大地強調所謂歸結式的推論。這 像歸謬法(reductio ad absurdum),不太使用自身肯定某一事物的理由,而更關注揭露 辯論對手立場的內在不一致性。相較之下,中觀自續派傾向使用三段論法建立他們自己的 立場。 再者,關於我們感官認知物質對象的方式,清辨和月稱還有另一個基本差異。對清辨 而言,當我們視覺認知產生時,即見到一個客觀實體的外表,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因為他 接受事物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其後投射在我們的認知上。這完全被中觀應成派的月稱所 拒斥。因此,這兩個中觀學派差異的核心重點很清楚地在於是否接受任何有自性的概念。 -- 【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  諸法無生故,自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 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  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 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  能知此諸法,如實不顛倒,一切知見人,常見在其前】 ~《華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64 (02/22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