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最殊勝經典是《般若經》,在大小顯密乘中,佛初轉法輪先說四 聖諦—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證明涅槃的內涵和存在,佛陀更深入說明 空性之理,所以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 切智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 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還有《如來藏經》和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 心的體性,是唯明唯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無上瑜伽好像是山頂,我們在平原,所以佛陀漸次引導,讓我們爬上山去。先由初轉 法輪了解「解脫」法門,為了解脫故說二轉法輪無上空性道理,這是顯密共許的漸次向上 。第三轉法輪時,更深入了解心性的特質。心最微細的狀態─根本光明(淨光),這也是 無上瑜伽所提到的。 《心經》的解釋有兩種:顯教解釋和密教解釋,今天我們要講的《心經》有顯義和隱 義:顯義是空性,隱義是現觀次第。我現在要先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對上根者所說,五蘊代表諸法,包含一切有為法,有 為法是因緣所生而聚合之法,對眾生可以是有利,也有可能有害。有人疑惑,有為法若無 自性,怎會有這種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呢﹖這不是從境上去看,而是從我們內心去安立。實 際上正是由於執著有自性,才會看成如此,所以用「照見五蘊皆空」來破除。 佛教四派論師(有部、經部、唯識、中觀)中,主張法無我的唯識宗,認為因為緣起 ,所以有真實、有自性。中觀論師認為所謂緣起是依賴他力、觀待而有,故不觀待的自性 是不存在的。因為緣起,所以沒有自性,正因為緣起而更應主張無自性。 龍樹菩薩《中論》上說,善巧的中觀論師所主張的性空道理,不是尋找假義不得而有 性空,而是因為緣起依賴他力而有無自性(性空)。性空並非無所有,因為緣起所以否定 了自性有,「有」的方式是唯名所取,唯識所立,所以遮止了有無二邊而入中道。有人質 疑:如果諸法不真實有,那就墮入斷邊,等於毀謗因果、四諦、一切法。針對這個問題, 龍樹菩薩回答:正因為諸法無自性,是依賴因緣而生,更證成有因果、四諦,而能成立一 切法。既然有為法剎那剎那間都無自性,都依賴因緣而生,那麼無為法也無自性。 「照見五蘊皆空」的第二種解釋是:施設處的五蘊,我們將其安立為我,既然所施設 的五蘊無自性,那麼「我」無自性,「我所」也無自性,由此破除人我執,所以造業者、 及苦樂的感覺者也是無自性。如是,五蘊無自性,其所含攝之法也無自性,根、道、果也 無自性,連空性本身也無自性。《中論》上說:如果有少許法有自性的話,就容許懷疑空 性是無自性的說法。但是,實際上是找不到任何一法是有自性,所以空性本身也是無自性 的。 應該很謹慎的一點是,我們可以理解物質上諸法是無自性,但是對於所修的空性,有 人卻會執取它為有自性,因為它可以斷除我們的煩惱,這是極大錯誤。龍樹菩薩說:「把 空性執為有自性,是無可救藥的錯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