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達賴喇嘛尊者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skandha,ayatana,dhatu) 除了空以外(註:人無我及法無我,這些若予廣分,有事物空、非事物空、自性空、 他事物空的四空,又有內空等十六種及十八空、二十空等,詳見《大般若經》。),諸法 在相對真理(註:世俗諦)之下可以分為五蘊(skandha)十二處(ayatana)十八界 (dhatu)住。「蘊」意指積聚、群組、集合或聚集,五蘊是互相依賴且一同生起的。「 處」或「入」則是心與心法生起的來源。而「界」則是起源,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放在 這十八界域中(註:世俗諦不是空性,是指盡所有之法。予以廣分,世親菩薩造《俱舍 根本頌》說:「聚生門種義,為諸蘊處界。」) 五蘊 (一)色蘊(rupa-skandha)是由五根加上五塵所組成眼 耳 鼻 舌 身 (註:眼根等內在的五種具色根) ↓ ↓ ↓ ↓ ↓ 色 聲 香 味 觸 (註:外在的色) 第十一個要素是法處所攝色(註:無表色,例如“戒體”)它是看不見的法塵( avijnaptirupa)。 (二)受蘊(vedana-skandha)是由三種覺受所組成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即 捨受。 (三)想蘊(samjna-skandha)包括兩個部分:回憶的認知和回憶的喪失,又各自區 分為:有限的、廣闊的、無限的(註:有分別及無分別的兩種想,這兩種又各分有下品 、中品及上品三項。) (四)行蘊(samskara-skandha)是指有意志的活動包括與意識共同作用的心法( samprayukta),以及其他與意識分離出來的心所有法(viprayukta)(註:俱行的行 蘊是指除了受、想之外的一切心所;不俱行的行蘊,是指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五)第五蘊就是識蘊(vijnana-skandha),也有六種型態的意識,每一種和六根 相對應。這六識是讓我們對於外相有所認知十二處如下: 1 色處 2 心處 主體眼處 │ 耳處 │ 鼻處 │ 舌處 │ 身處 │ 意處 (註:內六處) │ │ │ │ │ │ 客體色處 │ 聲處 │ 香處 │ 味處 │ 觸處 │ 法處 (註:外六處) 透過眼根與眼處產生了相同的內涵,即是色蘊與色但是色和色處卻有不同的內涵, 因為前者包含十一類的色法,而後者只有一種色塵,就是眼根所接觸的顏色和形狀(註 :眼根與眼處同義。雖然色蘊與色同義,色處與色卻不同義;色處唯是眼識的所取品,像 顏色及形狀。) 耳根和耳處也是一樣,有相同的內涵,但聲和聲處則不同。其他鼻舌身意四處的情況 也與上述相同。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們將十二處分為主體與客體,也分為色法 和心法心、意念(mind)、思想(thought)和意識(consciousness)有相同的內涵, 例如眼識的心理狀態,也包含在心意識之下空(akasa,sunyata)和其他的無為法,放 在法處(註:內處、外處的前五種是具色者。因為心、意、識三者同義,所以眼識等凡 是心王的,都是意處。虛空及空性等無為諸法,是法處。) 十八界的分類如下: 根界 │ 眼界 │ 耳界 │ 鼻界 │ 舌界 │ 身界 │ 意界 │ │ │ │ │ │ 塵界 │ 色界 │ 聲界 │ 香界 │ 味界 │ 觸界 │ 法界 │ │ │ │ │ │ 識界 │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上述的表顯示十八界的內容,其中分為根、塵、識三類的界。根(indriya)是不同 的感覺機能,是分別意識的根源,我們稱為根界(indriya-dhatu)依據六根界而生起 的六種分別意識稱作意識界(vijnana-dhatu)六種意識所認知的對象,如色、聲、香 、味、觸、法,我們稱為塵界(visaya-dhatu)(註:十八界是眼等所依的根六界、 眼識等能依的識六界及色、聲等所緣境的六界,共有十八。) 簡言之,所有的有為法都包含在五蘊之內;十二處包含了有為法和無為法;一切能夠 認知的法都包含在十八界之中。也就是說,所有我們前一章談論到屬於兩個層次真理(註 :二諦─世俗諦、勝義諦)的認知對象,都包含在十二處和十八界之中當仔細分析十八 界,有六十二種要素我們應該辨明它,並了解它們的本質、功能、類別等同時了解他們 如何的被放縱,並作適當的修正與開展。限於本書的篇幅,這裡不討論有關的細節,讀者 可以參考相關的經典或是專論。(註:必須知道這些體性、作業、區分,以及必須了知是 否為所斷品等差別;當善巧於「善巧品六事」,從而了知諸取捨處,必須由此獲得一根本 離一切苦的解脫安樂。) 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應該有正確的認知,以致當他在生活中 生起這些經驗的時候,能迅速而正確的辨別:「喔,這是某蘊、這是某處……。」這種分 析的認知(用在日常生活中當作一個觀照的附屬,巴利文vipassana 毗婆舍那,意指內觀 ),配合了解我們如何放縱這些習氣,並作適切的開展,有助於我們體證涅槃大多數人都無法滿足自己的意欲,在不愉快和痛苦的經驗中輪迴,也稱為生死流轉, 因此他經歷種種的煩惱痛苦這個現世輪迴的痛苦之因,是心受到類似貪、瞋和妄想等念 頭染污的結果因為這些習氣深植於人心,除非直到我們完全滅絕它們,痛苦之流是不可 能乾涸的為了遠離痛苦得到解脫,達到自在與極樂,只有一個途徑也是唯一的途徑,那 就是破除這些與生俱來根植於心的貪、瞋、無明等染污。至於如何破除以達成目標,我們 將在以下的章節詳述。 注釋: 1.法塵(AVIJNAPTI-RUPA)或稱無作色:孔慈在他的《印度佛教思想》(Buddhist Thou- ght in India. By Dr. E. Conze p.181)對此複雜的主題有談論:「這是一個詞,在 我們身體結構中所留下的隱藏印象,例如犯殺人罪、持守戒律、修習禪定、觀照實相等 行為所帶來的。它們使得一個人變成另一個不同的人,並且持續增長,直到他得到回報 或是懲罰。一個意志會呈現在他外在的語言或是隱藏的肢體語言中。同時一個好的或是 壞的行為會導致他的身體結構產生無形的變異。例如,假使他設計要殺害一個人,雖然 沒有付諸語言或是公然行為,一樣會產生身體變異。」 2.47心所有法: 十一大地法(mahabhumika-dharma) 十大善地法(kusala-mahabhumika-dharma) 六大煩惱地法(klesa-mahabhumika-dharma) 二大不善地法(akusala-mahabhumika-dharma) 十小煩惱地法(upaklesa-parittabhumika-dharma) 八不定(aniyata-bhumika-dharma) 另外有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包括: 得、無想等至、滅盡等至、無想所有、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 、文身、異生性。 心所有法完整的結構請參考《阿毗達摩大毗婆娑論》(Abhidhammatthasangaha)。 ─────────────────────────────────────── 補充資料:(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上課補充資料,以《俱舍》為主) 色法的定義:堪為色者,即微塵所積聚。 心識為何不堪為色者?以心識非微塵所積聚。色法又可分:內色、外色。何謂內色? 是補特伽羅心續所攝之色,如眼……等五根。何謂外色?是補特伽羅心相續所不攝之色。 如色處(色境)、聲處、香處、味處、觸處等五處。 色與色處(色境)之差別── 色境是為眼根識所見,即眼根識所寫取之境。 是色法而不是色處者,如聲、香、味、觸。 既是色又是色處者,如顏色、形狀…等。 不是色也不是色處者如心識、不相應行法等。 色處(色境)又分:顯色、形色二者,此二色僅眼識能見。 顯色分:根本色、差別色,共十二種。 根本色有四,即:青、黃、赤、白。 差別色有八,即:雲、煙、塵、霧、影、光、明、暗。 形色:長、短、高、下、正、不正。 顯色、形色二者均為由極微所成的實色。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科── 蘊的定義:積聚。 色蘊(11)五根、五境、無表色 受蘊( 1)受心所 想蘊( 1)想心所 行蘊(58)除受、想之44心所,及14不相應行 識蘊( 1)六識心王 色蘊收攝十一種色法受蘊收攝受心所想蘊收攝想心所識蘊即六識心王行蘊收攝不屬於色、受心、想心所之其餘心所,計四十四種心所及 十四種不相應行所謂行蘊之「行」,乃指依因緣而造作之法,亦有造作牽流之義,故有為法均可稱為 「行」然因行蘊比色、受、想、識等諸蘊所攝之法為多,因此,附予有為總名之行。又 ,何以別開出受、想二心所?以受、想易耽著於樂受,及生顛倒想故,故此二亦為生煩惱 流轉之因依此理乃為推出輪迴生死的根是薩迦耶見並非是說只要有受、想就一定會生 起煩惱,或起顛倒想而流轉生死,因為聖者亦有受、想。 總之,所有的色處都歸類於色蘊;除受、想二心所之外,所有的心所都歸類於行蘊, 當然包括貪、瞋等心所,亦屬行蘊所攝。另有十四不相應行亦為行蘊所攝。 十二處中之「處」為生長門之義,即生長心、心所的作用,也就是心王、心所發生之 所依(六根),及所緣(六境),即根境相對時會生識,故為十二處,或稱十二入。 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境則為色境、聲境、香境、味境 、觸境、法境。其中意根是指前滅之心王,心王雖滅,而體尚存。意根所對是法境(法處 ),法處包括除了無表色、四十六心所及十四不相應行、三無為法均為其所攝(無常、苦 、空、無我亦為法處所攝)。此中無表色雖屬色法,但不為前五識所緣,而是第六意識所 緣,故屬法境所攝。故五根、五境、六識心王非法處所攝,亦即五根、五境屬色處,而識 (心識心王)為意處所攝凡是心識(六識),都是屬於意處,以心、意、識是同義詞, 乃因心有三種名稱即心、意、識。「心」落謝於過去,為後識所依之根名「意」,依意而 生名為「識」,故有三名而其體為一如眼識是屬於內六處之意處,以眼識是心王故意識與意處二者的差別──是意識一定是意處,而意處並不一定是意識。譬如前五根 識,前五根識是意處,但不是意識。是意處也是意識者,譬如意根,或菩提心。不是意處 也不是意識者,如前五根十八界── 「界」為種族或種類之義。十八界亦即十八種類,即六根、六識、六塵。何以開出十 八界呢?十八界乃相對於前之五蘊、十二處而言,對迷惑於「心所」而起我執之人,對此 種人即說五蘊,而將心所詳細開闡,以示其中並沒有什麼真實之我可執著或有迷於色法 而起我執者,對此種人即說十二處,而將色法詳細開闡,使知其中並沒有什麼真實之我可 執著或對於色、心均迷而起我執,對此種人即說十八界,詳細開闡色、心,以示其中並 沒有什麼實有之我可執。又有論云:「於十八界一一分別,則內心所不知者甚多,由不知 甚多,則知我之所知,遠不如其所不知,而催伏慢心。」此中十八界中之六根是所依界, 為何說是所依呢?是其為識所依,故能依界是六識,被能依界所了知者是六塵。譬如眼根 是所依,眼識是能依,色處是被了知者──境。如此能依之耳識,依於所依之耳根,聞所 緣之聲處。 補特伽羅是十八界中之法界(法處)所攝。又,無常、苦、空、無我、常法亦為法處 所攝,這些都是唯意識所了知所緣的對境,故都是法界(法處)。 -- 「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 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 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 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 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 、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缽舍那。」 ~《解深密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3 (10/23 20:45)
AHJKL:整理的很詳細,無論學什麼東西,基礎都是很重要的 10/23 20:51
AHJKL:也是最重要的,好比地基。 10/23 20:51
summertrees:我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這種分析式的學習也不是唯一解 10/23 22:32
summertrees:不同性情的學生也不同學習方式,否則老阿婆怎麼辦? 10/23 22:32
summertrees:那天我媽在聽慧律法師講六祖壇經,我回去也跟著聽,我媽 10/23 22:34
summertrees:突然問我妳聽得懂喔?我說可以,她就說那個很深耶... 10/23 22:34
summertrees:我就想,很深的東西也應該有很簡單的講法,只是很多人 10/23 22:35
summertrees:把他講得太難了,太專業了.結果我就笑我媽,那妳聽不懂 10/23 22:37
summertrees:是看著種慧根的嗎?她就笑了說對啊.... 10/23 22:38
summertrees:很多時候,很多人他也不用管意處和意識有啥不同,因為 10/23 22:44
summertrees:當他在生活中有所悟時,他自然就明白道理,無須透過分析 10/23 22:45
summertrees:並不是說完全不用學,能學當然好,但不是唯一解 10/23 22:50
summertrees:很多東西都是可以隨緣隨份地學,該學會時就會學會了 10/23 23:04
summertrees:當然這只是野小孩的野想法 10/23 23:08
cool810:所以若有因緣的話能夠有系統次第的學習最好,其實這樣的學 10/23 23:13
cool810:習有不少5、60以上長輩級的師兄師姐也在把握難得人身;本 10/23 23:14
cool810:篇內容若以藏傳的學修來說是很基礎的教程,較屬於攝類、心 10/23 23:15
poohkoala:最後[解深密經]的簽名檔解釋了佛說這些都是[假安立]的 10/23 23:15
cool810:類,往後尚有因類、地道、宗義、般若概說等學修,都是進到 10/23 23:16
cool810:五部大論的基礎前行,這是如實的系統次第的增上學習方式。 10/23 23:17
cool810:若依照末學自己的經驗,這種學習不能只當作知識,雖然剛開 10/23 23:18
cool810:始未契入時確實有誤以為是知識學習的錯覺,但是研習一段時 10/23 23:18
cool810:日走上後,理路越來越清晰就會看見我們心識的認知過程,對 10/23 23:19
cool810:於修心很有幫助,尤其是細微處的人我、法我諸品,例如當我 10/23 23:20
cool810:們六根對觸六塵產生義共相時,即使自以為好似了知空性,但 10/23 23:21
cool810:實際上常連有部的標準都尚未達到,比如對於「苦、空、無常 10/23 23:22
cool810:」的抉擇,這時候我們可以提升以有部的觀點去觀照,爾後當 10/23 23:24
cool810:心行在生活人事中較深入緣起正見時,可以提升至經部觀點, 10/23 23:24
cool810:而後趣入唯識、中觀等,我們內心的認知過程十分細微複雜, 10/23 23:25
cool810:此處只能很簡略的帶過介紹,例如有部尚細分十八部派、經部 10/23 23:26
cool810:概括二派、唯識概分假相與真相派(假相派復分三)、中觀概 10/23 23:28
cool810:分二派(自續復有二);這其中對於法義認識的異同點,並非 10/23 23:29
cool810:用來諍論,而是當我們的智慧發展增上時對於細微處的抉擇就 10/23 23:29
cool810:能更深入觀照,對於何謂“緣起性空”?其法理內涵可開展如 10/23 23:30
cool810:上諸多層次,這需要在對境中自我觀照的練習才能漸次修學得 10/23 23:31
cool810:上去,只當作外部知識來學是無法契入的,且也可能變成知見 10/23 23:32
cool810:稠林;總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上所說廣演開來有許多內涵 10/23 23:34
cool810:這些內涵聽一遍絕對不夠的,需要如實多加反覆串習聞思,整 10/23 23:35
cool810:體的脈絡逐漸清楚後,在有境、對境之間的觀待,才能如法如 10/23 23:36
cool810:實的內化修證觀察抉擇到細微處,破除帶來顛倒的無明煩惱。 10/23 23:37
cool810:推薦一個網址: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10/23 23:42
cool810:http://ttslecture.blogspot.com/ 10/23 23:42
cool810:裡面有些初級的認知課本可用來自修,個人覺得很棒,當然如 10/23 23:43
cool810:果有善知識教授那就更好了。有緣的法友不妨到此網頁看看, 10/23 23:44
cool810:翻譯心類學的廖老師是法鼓佛教學院學報主編。 10/23 23:45
cool810:〈西藏佛教認知理論〉(心類學最佳讀本)這個月中剛再版新 10/23 23:54
cool810:校訂本。 10/23 23:55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3 (10/23 23:55)
AHJKL:推c大所言,越深入佛法,尤其雜阿含經,越覺得五蘊十八界所 10/24 00:23
AHJKL:說的重要性,佛法其實是很科學的,透過科學因果,找出原因, 10/24 00:23
AHJKL:,用對方法,還滅苦果。---四聖諦的道裡。 10/24 00:24
AHJKL:這時就要探討十八界的關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 10/24 00:25
AHJKL:s大所言也是對的,條條大路通羅馬,試想一些老人家,甚至不 10/24 00:26
AHJKL:認識字,很難讀經乃至瞭解瞭解其意,"阿彌陀佛普攝三根" 10/24 00:27
AHJKL:即使是不識字的老人家也知道念阿彌陀佛,乃至成就。 10/24 00:27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3 (10/24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