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 成滿智者所願 達賴喇嘛尊者 摘自:〈道前基礎.修習軌理〉 有一些人打坐時,因為心往內收攝、不再散亂,感覺心很靜、很平穩、很舒服,又分 不清楚細微的沉沒和粗分的沉沒,只是覺得反覆地觀察會影響到內心本來寧靜的狀態,因 此覺得不應該思惟。原本是很聰明的一個人,可是因為修法上的錯誤,慢慢放棄了對正知 及智慧的訓練。智慧這個心所很奇妙,你不去用它,它的作用就會慢慢地減弱,變得越來 越遲鈍,反應越來越慢。這個修行者一直沉浸在禪定的安樂之中,慢慢地沒有了正念,也 沒有了正知,變得反應遲鈍,這是很危險的。 對三寶的功德思惟越多、了解越多,信心就會越強;同樣地,對於生死過患思惟越多 ,出離心就越增長;透過多種角度看解脫的勝利,我們才有辦法生起猛烈的希求解脫之心 ;了解到菩提心及六度萬行等殊勝功德,我們才能對大乘道生起不退失的信心,以上這些 都要透過智慧才能生起。對於觀慧的殊勝功德,上面引用了許多大論師的聖言來做決定, 智者應該要生起如是的定解,不要隨意地被他人所轉。 有人說:反覆思惟,內心一直向外緣取,對內心收攝會產生障礙,如此專注一境的定 力就不能堅固。為了成辦三摩地,我們不應該思惟,而應該以專注一境的禪定為主。宗喀 巴大師回覆說:為了成辦奢摩他,在正行奢摩他之時,唯有透過止修緣自己的所緣境,我 也是如此主張的。可是,在正行奢摩他之前,要有眾多的因緣促成奢摩他。譬如你至少要 知道為何要修奢摩他,要對奢摩他生起歡喜心才會去修它;如此一來,就必須先知道奢摩 他的殊勝功德;要知道這一點,必須要有數數觀察的智慧。如果認為在正行奢摩他之前, 多多思惟法義會障礙三摩地,那就是完全不了解大論典的內容。因此,所謂「反覆思惟會 障礙一切的禪定」,這個問題要把它解剖得更仔細一點。如果是在正行奢摩他時,那當然 不能思惟觀察,那時候應以止修為主。可是,如果在正行奢摩他之前,或在正行之後,在 未修的這個時段,當然可以思惟觀察。如果認為在未修的時段,反覆地思惟會障礙三摩地 ,那就跟大論典所說的法義相違,是不了解大論典所說的法義。 一個真正具有智慧的鍛師,他會反覆地用火來燒金銀、用水去洗金銀,以淨除金銀上 的一切污垢,並讓金銀變得非常柔軟,能按自己的設計而成耳環、項鍊等莊嚴具。所以質 料好的金銀要能成為好看的耳環、項鍊,是需要經過種種過程,而不是只用火去燒它。雖 然在火燒時不能用水洗,水洗時不能用火燒,它們兩個是完全相違的,可是這不代表在整 個過程中都是相違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非常頑固,有很多污垢。要讓這個心改變, 有時要靠思惟惡業的過患,讓內心產生厭惡,讓內心收攝,有時也要思惟三寶的功德及白 業的殊勝,讓心產生歡喜,是以這種方式調伏內心。 修禪定時,若心力過高,容易產生散亂,若心力過低,容易產生沉沒。當心力過低時 ,就要想能令心歡喜的法義,如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殊勝等,緣內心歡喜的內容來提升 心力、去除沉沒。同樣地,當心力過高時,應該多多思惟讓心往內收攝的內容,如輪迴的 過患、惡業的過患、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等,透過這些思惟讓內心往內收攝,去除散亂。 這些法義也是透過平常的聞思才能明白。其實,整體上來說,更多的觀慧對於禪定的修持 是有幫助的,而不是違緣,當然,在正行禪定時,是以止修為主,但是在入定前或出禪後 ,都要有聞思的基礎。如果懂得什麼時候應該修止、什麼時候應該修觀,我們就不需要花 太大的力氣,自然能夠成辦奢摩他。 心能堅固安住在所緣的善所緣上的障礙有兩者:沉沒及掉舉。如果沉沒非常強烈且無 間斷,我們可以藉由觀三寶功德門去對治,許多有成就的大師都如此宣說。如果內心有強 烈的掉舉障礙,對治的方式是如經論所讚的厭離觀。掉舉,是由貪心攝持的一種散亂之心 。厭離觀就是觀修無常、觀修苦等,這對於內心的收攝很有幫助。所以,從修依止善知識 ,一直到發菩提心願心、行心等的修行,若有眾多薰習,就能快速成辦智者所歡喜的妙三 摩地。又,不只止修要遠離沉掉,連觀修也須遠離沉掉。 以上最主要是破斥正修時不需要思惟,思惟歸思惟、正修歸正修的這種邪執。 能真正了解一切講說都是配合著修持的人,畢竟是少數。在此也只能簡略地解說修持 和聞思絕對不能分開。如果要更詳細地了解,可以閱讀宗喀巴大師著作的其他論典。 至於能不能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那就要看個人對教授內容了解的程度能否生起定解 。如果對法義完全不了解,當然無法現一切聖言為教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有學習 廣大的經論,可是所修的還是自己相應的法為主。「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 方」,修的是平常自己所修的法,一講到經論,卻好像是對方—跟自己毫無相關似的。針 對這種錯誤,應該要再多講些,但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在其他地方已經寫過了,這裡就不再 重複說。總之,破除所修與所聞別別分離的邪執,已經簡略地為大眾說明了。 摘自:〈共中士道.思惟苦諦〉 修共中士道法義時,與共下士道共同修學的法類也要取來修習。不是說我現在學到中 士道了,先前的內容就不用去修習了。為了生起出離心,仍要思惟依止善知識、暇滿義大 、念死無常等內容,尤其要思惟歸依三寶和業果。至於在共下士道時沒有說到,只有在共 中士道時說到的不共法類,具有智慧的人,不只對宗喀巴大師在此做的解說、總結進行觀 修,對於宗喀巴大師引用的經文也都應該去思惟。如果做不到這樣,對於所引用的經文這 部分可以先暫時擱置,但是對於主要的內容還是要反覆地去思惟。 在思惟這些法義時,要遠離散亂,專注在法義上。與法義無關的,無論是善、惡、無 記,都不應該去思惟。內心不要往外攀緣,往外攀緣容易產生散亂,沒有辦法專注。當內 心沒有散亂時,也要避免沉沒及昏沉等,不要思惟到一半,又隨著沉沒而轉。思惟法義時 ,要讓內心非常有活力,漸次修習。 一切的功德都來自於止觀。觀修就是反覆思惟法義,止修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安住在先 前思惟的法義上面。讓自己的內心盡量生起強烈的覺受,如果覺受有點變弱了,就再反覆 地思惟法義,再次地提升覺受。提升覺受後,暫時不要思惟,讓內心安住在這種覺受上。 如此,止、觀兩者互相地雙運,以這種方式來學習。 三乘一切功德產生的根本有二:一是遠離一切散亂的奢摩他,或隨順奢摩他。修九住 心但尚未獲得奢摩他之前,是隨順奢摩他,它的作用與奢摩他相似,就是內心沒有散亂, 安住在境上。二是毗缽舍那,或隨順毗缽舍那。「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這句話 如果不加「隨順」二字,就要說三乘一切的善法都要由真實止觀生起,但這是不一定的。 以入大乘之門的菩提心來講,一旦生起自然任運的菩提心,就獲得大乘資糧道。生起菩提 心不一定要有真正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可是卻必須依賴止修與觀修。觀修就是思惟的修 行,止修就是專注的修行。止修就是奢摩他的隨順,觀修就是毗缽舍那的隨順。多加了「 隨順」,三乘一切的善法都是由真實止觀或隨順止觀而產生的,就有道理了。如果只是講 真實止觀,那麼三乘一切功德並非都是止觀之果,如同菩提心。當然生起菩提心之前先獲 得真實止觀的也是有,不是沒有,但是生起菩提心一定需要真實止觀嗎?不一定。 摘自:〈上士道.奢摩他〉 《解深密經》說:「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 之果。」有人就問: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是聞思修三者中之修所生果,世間的聞所生慧和思 所生慧不是修所生果,怎麼能說一切善法都是止、觀之果呢?宗喀巴大師回答:如果我們 講到真正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那是修所生果,一切大、小乘的功德,就不一定是奢摩他 和毗缽舍那所生的功德。譬如生起出離心或生起任運自然成就的菩提心,就不一定先有奢 摩他或是毗缽舍那。 然而,若我們講到很單純地專注一境的三摩地,它可以被奢摩他所攝,是隨順奢摩他 品,因為它類似奢摩他;同樣地,一切對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做觀察的智慧,不一定是毗 缽舍那,但它跟毗缽舍那的作用非常相似,具有觀察的作用,所以是隨順毗缽舍那品,被 毗缽舍那所含攝。《解深密經》是基於這種的密意,說三乘一切的功德皆屬於止、觀之果 。經中所說止、觀,並不是說真正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而是說隨順奢摩他品和隨順毗缽 舍那品。 什麼是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透過觀察諸法存在的究竟性質時,會發現諸法無自性。 法性原來如此,所以叫作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空性的意思。以二諦來講,如所有性就 是勝義諦。盡所有性,以字義去解釋的話,是所有的一切就是如此,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 什麼就是如此。以二諦來講,盡所有性是世俗諦。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由觀修、止修 兩種修行來成辦的。透過對法義內涵的反覆觀察,使心的感受慢慢地增長廣大。再讓心安 住在剛剛已思惟的內涵上,讓這種強烈的感受恆常持續。是由止修和觀修的互相雙運,而 成辦大、小乘一切的功德。雖然這種止修並不是奢摩他,這種的觀修也並不是毗缽舍那, 可是因為這個止修跟奢摩他的作用非常相似,所以被奢摩他所攝;這種的觀修與毗缽舍那 非常相似,所以被毗缽舍那所攝,因此說大、小乘一切的功德,皆是由止、觀二者所成辦 。 所以講到止、觀時,要去了解所說的止是在指什麼,所說的觀是在指什麼,如果所說 的止,是指奢摩他—具有身心輕安之禪定,那麼大、小二乘功德就不一定都從真奢摩他生 。觀也是如此,如果所說的觀是指毗缽舍那,那麼大、小二乘功德就不一定都是它的果。 如果所說的是止修、觀修這種止、觀,那麼大、小二乘之功德,就都是止、觀所成。 --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1510388.A.5C2.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9/24/2014 06:15:47
a1014a: 隨喜 09/25 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