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老乞丐常常看見國王、王子和其他人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 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去供養。但她一天乞討下來僅要到一枚銅板, 她拿著這一枚銅板去買油,卻發現那連點一盞燈的油錢都不夠。油商出於憐憫, 給了她一些油,她歡喜地來到寺廟點了燈,並且發願說:“除了這盞燈, 我沒有什麼好供養的。但通過此供養,希望我將來能獲得智慧。 願我能幫助眾生驅散心中的黑暗,引導他們開悟。”當天晚上,其它燈的油都燒光了, 只有這位乞丐供養的燈一直燒到天亮,不但燈油沒減少,連燈芯都仍舊是新的。 那天正好輪到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值班照應燈火,他見天色已亮, 想把燈熄滅,留到晚上佛陀講經時再點,可任憑他想盡辦法也不能熄滅那盞燈。 佛陀知道後過來對目犍連說:“這盞燈你是熄滅不了的,即使你把世上所有海洋、 河流、湖泊裡的水都澆在這盞燈上,它也不會熄滅,因為它是由清淨的發心供養而來, 是為一切眾生究竟解脫而點燃的。”這時,那位乞丐走到佛陀面前, 佛陀授記她將來必定證悟無上正等正覺,號燈光佛。可見, 以清淨發心在具德上師前哪怕做微不足道的供養,也有無量功德。經論中還說, 凡是賞心悅意的事物,如路邊潺潺的溪流、山野的花,都可以觀想供養給上師, 功德同樣不可思議。 承事供養指為上師做事或侍奉上師。因上師的所作所為無不在饒益眾生, 無不住於正法中,我們通過自己的身語行為為上師創造便利,雖不是直接修法, 卻也在間接上利益了眾生、護持了正法。並且,這種隨喜的功德將匯入上師的功德海中, 由聖者上師宏大的願力而生出的一切善業資糧,我們也將同樣獲得。所以, 無論為上師做什麼都是在積累修行的資糧。 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圓滿之前,不可能完全證悟空性;即使已證悟了空性, 在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前,仍需精勤積累二種資糧,使修道日益增上。 每當我有機會為上師法王如意寶做點事情,都會高興不已。昨天破曉時分, 在夢中,日夜思念的上師來到我修行的山洞外,我驚喜交加地奔出去。 法王笑嘻嘻在洞口的一塊藏毯上席地坐下,我擔心後面的巖石會碰到法王的頭和背部, 忙又跑回洞裡拿了一塊大羊毛毯想為法王做一個靠墊。心裡實在太高興又太緊張, 我怎麼也沒法把那毯子擺弄成靠墊。一直到醒來,我都處於喜悅的忙亂中。 人們也常把供養分為身口意三門供養,指在行動、言語、思想上修持佛法, 以此作為對上師的法供養;以及在行動、言語上對上師作承事供養, 以意念隨喜上師的功德。不論哪種形式的供養都能幫助我們增進信心,減少我執。 五體投地的頂禮,一方面表示你決心放下傲慢和成見,把自己擺在最低的位置, 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擔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積累巨大的福德資糧。佛經中說, 佛陀三十二種寶相之一的無見頂相,便是因恭敬頂禮具德上師而來。 拜見上師時供養和頂禮都有明確的象征意義,表示我們准備好放下我執, 這是與上師相處時應有的心態,也是自我不喜歡上師的原因。在上師面前, 沒有自我的立足之地。 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態面對上師?首先,在見到上師之前, 已經有了很深的成見。上師應該仙風道骨,儀表堂堂,成熟又單純,威嚴而慈祥; 上師應該有求必應,在我們沮喪的時候給予安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 上師應該適時顯露神通,以博弟子的歡心,使他們不致於因為修行枯燥無趣 而退了道心……我們就是帶著這麼多的“應該”去見上師的。如果實際情況與 預想的不同,我們便感到失望,甚至開始懷疑上師是否真有德行。 一些人見到上師後會猶豫,不知是否需要深化與他的關系。在與某位上師建立正式 的師徒關系之前,的確需要仔細觀察。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 的導師。如果不加觀察而錯認不合格的人作上師,求法者將在輪回的痛苦中陷得更深。 藏傳佛教尤其強調觀察上師。金剛上師與弟子的關系一旦建立就不能失毀, 否則觸犯密乘戒甚至破戒,後果極其慘烈。如何辨別真正的上師,《普賢上師言教》 中講得很清楚。在末法時期,雖然如續部經典中所說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師極為難得, 但作為合格的上師,至少應該滿足以下條件:首先是具有無偽的菩提心, 其次是精通教法,能應弟子的需要完整傳授某一解脫法門,第三是戒律清淨。而判斷一位修行人 是否具備金剛上師的資格,其密乘戒清淨與否就要擺在第一位。“金剛上師” 並不像“堪布”、“活佛”、“仁波切”那樣是一種頭銜或稱謂,它代表的其實是 上師與弟子之間的一種關系。當上師為你灌頂、講解續部教言或傳授密法訣竅時, 他與你之間的關系便成為金剛上師與弟子的關系。如果上師本人密乘戒不清淨, 法脈傳承到他那裡就中斷了,他又拿什麼來為你灌頂、講解和傳授呢?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上十分用心,吃頓飯、買件衣服都當大事; 可在選擇上師的問題上卻非常盲目大意,似乎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是他的上師, 只要“自我”告訴他:有了一位“上師”會讓他感覺自己更完整。 一個人會值遇怎樣的上師,這既取決於個人的發心及與上師的因緣, 又與同時代眾生的共同業力相關。當年,釋迦牟尼佛直接以佛陀的形象出現在世間 引導眾生,而在佛滅度後,眾生由於福報減小,只能看見佛以阿羅漢的形象示現; 阿羅漢之後是班智達利益眾生;到現在末法時期,眾生眼裡只能看見普通人, 佛便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個人而言,沒有宿世的福報, 今生不可能值遇賢善的上師,而內心不清淨,真佛現前也不會見其功德。 所謂觀察上師也是觀察自心。我們到底是以什麼樣的心去拜師求法的? 是為了解脫還是為了別的?是希望所有眾生都今生安樂、來世得解脫, 還是只想自己早日脫離輪回的痛苦?是想了解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 還是想獲得某種靈修體驗或者擁有某種新的身份?若自心清淨,佛陀即使以普通人形象 示現,你也能認出他是佛;若自心不清淨,再好的上師你也看不出他的好。 佛陀的表兄弟提婆達多和善星比丘,跟隨佛陀幾十年,始終就認為佛陀 不如自己有見地、有修證、有功德。佛以何種形象示現, 這與眾生的共業有關;而在你眼裡上師是佛還是凡夫,則完全取決於你個人的 福報和智慧。《普賢上師言教》中特別指出,對上師進行觀察是指“在未結上 求灌頂求傳法的緣分之前善加觀察,之後如果具足法相的上師則依止, 若不具足法相則不依止。已經依止了上師後,上師無論行為怎樣都應看作是善妙的, 全部視為功德,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如果生起惡分別念,則會導致不可思議的過患。” 此外,師徒之間是否心靈相契也很重要。藏語中把拜師學法稱為“喇嘛啦登巴”。 “登巴”指依靠,心裡堅信依靠上師必定解脫。各人與上師的緣分不盡相同, 有人初見上師或僅僅聽到上師的名字就會有強烈感應,像米拉日巴尊者第一次聽人 提起大譯師馬爾巴羅扎,就對這位不曾謀面的上師生起了無比的信心; 也有人是通過不斷與上師接觸,增進了解而逐漸建立起信任。有的弟子能長期 跟隨在上師身邊學法,像麥彭仁波切的弟子沃莎隨侍仁波切三十七年,朝夕相處 直到上師圓寂;有的弟子在上師面前求法、聽法一段時間後,就不得不離開, 阿底峽尊者曾向一百多位上師求法,善財童子也曾走遍名山大川尋訪眾多善知識。 然而不論身體離上師是遠是近,只要內心保持與上師的默契溝通,理解、領悟、 牢記他的教誨,在心靈深處感念他的功德和恩德,就能領受到上師源源不斷的加持。 這便是跟隨上師修學佛法,依靠上師趣入解脫。 因觀察而不急於跟上師親近,與因成見而對上師失望,是兩回事。 你究竟是不抱成見地觀察,還是感覺上師與你所期望或迷戀的形象不一致?有時候, 上師會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人失望的形象出現,挑戰你內心的開放能力。 你如果希望上師威嚴,則很可能看到他頑童氣質的一面;你以為上師和風細雨, 他則會表現得嚴厲苛責;你覺得上師應該超凡脫俗、與眾不同,他就會像個普通人一樣 打嗝、剔牙、生病、衰老。一心想求即身成佛要訣的米拉日巴尊者見到上師馬爾巴時, 馬爾巴正在地裡干活,他是個不起眼的農夫。名滿天下的大學者那諾巴 求見上師帝洛巴時,帝洛巴正在棚裡吃魚,他是當地人所公認的瘋乞丐。 跋山涉水、歷經磨難的常啼菩薩最終見到上師法勝菩薩時,法勝菩薩正在宮殿裡 享受妙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上師們看來套路都差不多,上來先打破你的成見, 讓你悵然若失、不知所措,讓你認識到成見的虛妄可笑,尤其是對你指望能 傳授你解脫之道的那個人抱有成見。以前我舅舅羅榮丹巴常對他小時候的一段經歷 津津樂道: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外公過世時,家人請來著名的索南嘉措活佛 為亡者超度。誰知活佛過來飽餐一頓後倒頭便睡,舅舅見狀,心裡不免著急。 直到第二天中午活佛才醒來,他笑著說:“我還是念念經吧,不然那個孩子要怪我了: 盡吃我家的東西,什麼事也不做。”舅舅聽了這話,又驚訝又愧疚, 對索南嘉措活佛生起了巨大信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70.64
Lunakaoru:隨喜讚嘆 07/22 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