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選自《前行筆記》第一部分 導論: 四、行為(中) 本文轉載自:菩提洲 http://www.ptz.cc (歡迎轉載,請保留本版權信息) 有人認為藏傳佛教特別強調的聞思和前行修法是針對下等根器者設立的方便法門,對 根器比較好的人來說根本不必要。我曾聽人說:「五十萬前行只是沒有意義的苦行,最多 是把身體鍛煉得比較好而已,而且幾年也修不完,太浪費時間;不如一言之下頓悟如來本 意。」還有人對我說:「聞思是捨本逐末繞圈子,學佛最主要是明心見性,不悟本心,學 法無益。」的確,在藏漢歷史上都有很多不經聞思便證悟本性的例子。麥彭仁波切七歲時 ,在玩耍中唱出宣演諸佛無上密意的《定解寶燈論》,顯現上沒有經過多少聞思便自然通 達三藏,寫出諸多光耀古今的顯密論著。榮素班智達幼年尚在母親懷裡吃奶,便能對班智 達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對答如流。大圓滿祖師貝諾扎那的傑出弟子邦甘麥彭滾波是在八十歲 時,路遇貝諾扎那上師,蒙師點撥,當下徹證大圓滿,而此前他從來沒有聞思過。漢地過 去也有像禪宗六祖慧能這樣的高僧大德,顯現上不經聞思和前行便證悟自性。但是我們要 知道,聞思是為了明法義,前行是為了調柔相續。如果已經深契佛法要義,不聞思也是可 以的。六祖慧能大師顯現上雖然不識字,卻能講經說法,隨便拿一部佛經向他請教,他能 告訴你這裡真正講的是什麼。所以他不聞思,因為他已經懂了;而你不聞思,你就不懂。 不懂還不要學麼?   前輩大德所說「不悟本心,學法無益」是為針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證的流弊,並不是 說要擯棄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經歷三個階段:先明瞭義理(理解),然後求行解相 應,再至證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為證悟了。紐西龍多上師曾說:「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 人,應當合理地通過理解、體驗與證悟三種途徑正確把握安立五道十地的原則。當前有些 人錯誤地把理解當成證悟的境界,『無散無修』、『見修同時』之類的大話其實無有任何 實意,清楚地了知地道功德之安立原則實乃非常關鍵。《法界寶藏論》是大全知(無垢光 尊者)證悟境界的如實記錄,其中第九品之前宣講的皆為見解,第十品講修習,十一品講 行為,十二品講暫時的道果,十三品講究竟之正果。」   修前行是修出離心、菩提心,積資淨障,調柔相續。沒有出離心,嚴格地講就不算真 正學佛;沒有菩提心,就不可能圓滿覺悟。專心修前行,自然無人我是非,貪嗔、嫉妒、 惱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遠離世間八法。八風吹不動,對境無妄心,就是禪定。此 定不著定相痕跡,行住坐臥不離其中。阿瓊仁波切在《前行備忘錄》中寫道:傳統上,前 行修完後,上等修行者即能成就四禪,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禪,下等修行者也能達到欲心 一境。定慧本是一體,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階段顯現開悟的。   所謂言下頓悟者,或在頓悟之前已用工有年,相續成熟,只待最後剎那,撥機一點, 便現見本性;或偕宿慧於言下頓悟,一悟之後,仍需依止上師,於寂靜處保任涵養多年, 證量方能透徹穩固。除極個別特殊根器者外,這悟前悟後,都要修要行。   一般所說開悟是指現量見到空性,又稱見道、登地。根據顯宗道次第,見道之前有資 糧道、加行道;見道之後,有修道二地至七地的不清淨地,修道八地至十地的三清淨地。 修到十地,本具智慧仍未全體顯露,十地菩薩見如來藏仍如夜晚視物,不甚分明。在十地 最後,以金剛喻定破除最後一分至微細的習氣,自性光明才無餘現前,到此方是圓滿無上 正等正覺。哪裡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樣,隨便什麼根器都是沒頭沒腦地便「悟」了,「悟」 了以後從此休息。 即使修無上大圓滿法,也有共同前行、不共前行、秘密前行等等次第;進入正行後, 仍然有證量上的區別和遞進。我的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曾說:他十幾歲證悟時定中獲得的 現量與三十幾歲所得的證量有很大差別,五十多歲又是一番境界,到六七十歲再回頭看從 前的修行筆記,很清楚能看到修證境界是怎樣層層遞進的:這時候是馬哈約嘎的境界,這 時到了阿努約嘎的境界,這是阿底約嘎……而在當時自己並不清楚達到的是什麼證量,每 到一個新境界都以為那就是阿底約嘎呢!每次我想起法王如意寶的這些話,心裡都深深感 動,他老人家是在慈悲地示現,教我們在修行中要戒驕戒躁!華智仁波切也曾經說過:不 要急於說這就是法身。   有一個關於如來芽尊者的故事非常具有啟發性:當年如來芽尊者在匝熱神山居住多年 堅持苦修。一天,他走出山洞,站在陽光下向拉薩方向眺望,想起自己的根本上師與大圓 滿心滴部諸位傳承上師。長時間的苦修使他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對上師強烈的思念和敬 信心竟使他昏厥過去。當他甦醒後發現往日護持心性的執著已全然消失,再沒有任何所觀 、所修的影痕存心,無散無亂之覺性已融入實相。然而,尊者當時並不知道這是何種境界 ,他覺得非常惋惜和沮喪,心想道:「如果剛才不來到陽光下,自己還會有一定的修行境 界,但現在卻什麼也沒有了。」他決定立刻下山去拜見上師,一是為了遣除心中的疑惑, 二來,上師年紀大了,他很想再見見上師。經歷長途跋涉後,尊者終於來到上師晉美林巴 面前,他向上師述說了自己修行的情況,不想上師聽後卻顯得極為歡喜,對他說:「我兒 ,你所證悟的與道完全相符,如此看來,必定能證得法性滅盡相!」尊者在上師身邊又度 過了一年的時光,把往日聽受的教言又作了更進一步的思維,使其意義愈發明朗。之後, 尊者在匝查瑪地方閉關修行二十多年。由此可見,僅僅認識覺性本面還不夠,還要繼續修 持,經由層層修證境界直至圓滿獲得不現一切的堅地,即大圓滿法性盡地。   證悟空性與生起大悲心是同時的,生起大悲心與斷除惡行是同時的。一悟便休,休的 是妄想,卻不是菩薩的六度萬行。真正悟道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見比虛空高,取捨 因果較粉細。   只要切實修行,肯定會有進步。上等修行者天天都在進步,中等修行者則月月進步, 下等修行者也會年年進步。倘若修行無進展,應該是沒有掌握要領。仲敦巴尊者說:聞思 修交替反覆乃修行之關要。尤其對初入佛門的人來說,聞思修交替進行、反覆串習極為必 要。初學者還不太懂佛法,應先聞思,了解法的字面含義,生起相似的定解後,再上座修 習。座上反覆憶持法義,這叫觀察修;直到無須憶想也能持守法義時,便安住於對法的定 解中,入定,直到再次生起分別念,這叫安住修。初學者的心相續不夠安靜調柔,分別念 頻繁生起,安住的時間會很短,雜念生起時應憶念觀察法義,復入定,復觀察。如此循環 往復,修行境界才能不斷鞏固、增上。上座是這樣,下座仍然要善加護持心念、都攝六根 ,串習法義,等定解不退,無論行住坐臥,無論在深山還是在鬧市,正知正念都不會為外 境所轉,這才算初得定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7.198
cool810:推,「聞思修」一貫。 03/12 23:43
cool810: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次第一貫,亦互為助緣、互 03/12 23:45
cool810:為含攝,交替反覆輾轉增益。 03/12 23:47
cool810:以「聞思修」之精進,成「戒定慧」之圓滿。 03/12 23:48
cool810:末段阿底峽尊者之心子仲敦巴尊者的教示是為重要。 03/12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