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自:倉忠仁波切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sadong 學習的動機;出家人之所行 依於殊勝福田力,如行供養之時有大菩薩一起發願、迴向,由是緣故,所造的善業能 成為將來解脫的因、成佛的因;除此特殊因緣之外,如果心續中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所 造的善業都只是輪迴所攝而已,這樣的善業並不是將來解脫的因、成佛的因,而是輪迴的 因。只是為了來世獲得增上生而造善業,這樣的善業因,雖然能於來世獲得人天善趣的果 報,但也是輪迴的業因。所以,「動機」非常重要! 以我們學習這些基礎的課程來說,因為要解脫、成佛必須斷除「無明」,沒有斷除對 這些不明了的無明,也算是一種障礙,所以我們必須以「希求解脫」、「希求成佛」為動 機而學習這些基礎課程。又,就發願及迴向而言,因為造論大師已經發了很多的殊勝廣大 弘願,如果我們認真學習並且一起發願,所造的善業是極為殊勝而且廣大。一般人看來, 我們只是一般性的上課學習而已,但是,由於內心發起殊勝的動機而去上課、學習、發願 、迴向,所造的善業是非常殊勝廣大,並不只是看到的外相那樣而已。 又,顙東仁波切說過,出家人和一般人的學習目的完全不一樣,出家人是以追求解脫 、成佛為目的而學習;一般人則是以追求生活、事業等等美滿而學習,追求我的人生能夠 快樂,不會遇到困難,目的只有屬於這一類而已。仁波切又說,出家人的行為只有兩種, 一是「聞思修」,二是「斷除障礙」。要言之,出家人就是:為追求斷除障礙而聞思修者 。所以,出家人的行為只有「聞思修」、「為斷除障礙而修行」;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 則必須於寺院中執事、服務寺院、服務出家人等等,這是最基礎的,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先確定自己的「目的」,而「目的」就關係到內心的「動 機」,由內心「動機」的推動而有外在的行為。如果沒有確定好自己的動機,只是以一種 「我去聽聽看、我去試試看」的心態,如果在短暫的五天、十天之中有學習到一些,那應 該有造善業,若是沒有,那就僅僅只是試試而已,或是,因為自己覺得上課還不錯、環境 還不錯等等,所以就繼續住下來,一旦遇到困難就覺得不行,就想還是回去吧。 我們是出家人,不論到哪裡都是因為需要聞思修,為了斷除障礙而修行的緣故,而不 是其他,因為這就是出家人、修行者的行為。這樣如法而行,一定不會餓死,因為釋迦摩 尼佛說過:身為我的出家弟子,出家入佛教法而修行戒定慧三學,一定不會餓死。這是釋 迦摩尼佛遍智所說的真實語。因為,出家如法而行,心續中有修行戒定慧三學的殊勝功德 ,這個功德是不欺誑。反之,如果會餓死的話,就表示佛的話是欺誑,但絕不會是如此。 又,宗喀巴大師說過,我的教法最後會因為與財物有關的因素而消滅,而不是其他的外在 因素。所謂與財務有關,例如,出家人的環境、經濟等等很好,因此,內心充滿散亂無法 認真於學習、修行。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自我警惕的。 再說,有沒有佛法,主要是在於內心有沒有修行戒定慧三學,如果內心沒有修學戒定 慧三學,根本沒有存在佛法。佛法是不是存在?主要在於,修學者的內心有沒有修行戒定 慧三學;而不是外在的佛像、寺院等等。有如法修行的比丘、比丘尼之處,就是有佛法; 反之,就是沒有佛法。繞塔、繞寺院、念經等等都是很好,但是,這些都還不是真正的佛 法。佛法存不存在?主要在於有沒有修行戒定慧三學者,尤其是比丘的戒體;如果有比丘 的戒體,那就有戒定慧三學;有戒定慧三學,那就有佛法。 而所謂「弘揚佛法」,就是能令修學戒定慧三學的人越來越多,而不是於外在。弘揚 佛法的正確意義是如此。例如,今天有一百個出家人,他們認真於修行戒定慧三學,其中 一個人再收兩百、三百人,也是認真於修學戒定慧三學,如此於各地廣大的發展,就是廣 大弘揚佛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132.29
a1014a:隨喜 07/31 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