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菩提道次第廣論》 p.198~p.199 (接續前一篇 #1HKgKNiN) (科判:共中士道─解脫正道)……… 己四 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庚一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 庚二 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節錄} 如是戒淨,又如內鄔蘇巴云:「現在於內與煩惱鬥唯此為要不鬥煩惱戒不能淨不與煩惱鬥的話,得不到清淨戒律)。若爾不生伏斷煩惱定學、慧學因此就無能生起 摧伏煩惱的定學,與斷除煩惱的慧學),當須畢竟漂流生死在生死苦海中漂流)。」 又如前說認識煩惱照著前面所說好好地認識煩惱可參閱 #1GzVxlal《菩提道次第 廣論》流轉生死之煩惱),思彼過患離彼勝利思惟煩惱的過患,與遠離煩惱的殊勝功 德利益),以念、正知正念正知而為防慎謹慎防護)。 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此復自心隨何煩惱生已無間視如怨敵與之鬥戰 心不論隨任何煩惱生起之後就應當立即視它為怨敵而與它鬥戰)。若不爾者初起忍受非理作意如果不這樣煩惱剛生起時容忍它且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令煩惱滋長壯大成無法對治到時候只有隨著它轉了)。 如是勵力縱未能遮亦當速斷莫令相續像這樣努力地對治煩惱縱使目前不能夠完 全遮除也應當迅速斷除不要讓它繼續相續下去)。應如畫水莫如畫石應當像畫水那 而不要像畫石頭那樣),如《親友書》云:「當了知自心如畫水土石煩惱初為上樂法應如後。」(當明白自己心的行相像畫水、畫土、和畫石等三種第一種心行相 有如在水中作畫所繪圖案會馬上消失第二種心行相有如在沙土上作畫沒有風吹時圖案可以保留然當風吹過之後就會消失第三種心行相有如在石頭上刻畫是難以 磨滅的煩惱現起的時候,最好有如第一種行相樂求善法的時候,應當像第三種行相若於法品與上相違若是對於必須修習之法類心行相則應與上面所說相反)。 《入行論》亦云:「我應記恨此與此共戰爭如是相煩惱除能壞煩惱我寧被燒 或被斷我頭然於煩惱敵終不應屈敬。」(我應當記恨煩惱,並且與它鬥戰這種 類似煩惱的記恨只會毀壞真正的煩惱(並非能生惡果的瞋恨)寧可被燒、被殺、或被 砍頭然而面對煩惱敵,我始終都不屈服低頭。) 善知識樸窮瓦亦云:「我雖忽被煩惱壓伏後我從下而為切齒。」(樸窮瓦也說 雖然被煩惱壓伏但是我被壓制的時候仍然會咬緊牙關。)博朵瓦聞之曰:「若能如是當下即退。」(博朵瓦聽到之後說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煩惱立即就可以退除。) 世庸怨敵一次擯逐遂居他方待得力時仍來報怨世俗的怨敵一旦被驅逐就會移 到別的地方等到力量強大時還是會回來報怨)。煩惱不同煩惱於身若能一次拔出 根本無往他方亦無報復煩惱則不同身心中的煩惱,若能夠一次徹底拔除,它無處 可去也不能報復),然由我等不能精勤破壞煩惱之所致耳然而我們之所以仍被煩惱所 自在是由於我們沒有精勤不懈地破壞煩惱的緣故)。 《入行論》云:「擯庸敵出國攝受住他方養力仍返報煩惱敵不爾煩惱為惑慧 眼斷遣離我意能何往豈能住餘返報我唯我志弱無精進只因為我意志薄弱沒有精 進心)。」 女絨巴云:「煩惱起時不應懈怠當下應以對治遮除煩惱生起時不應當懈怠 該立即以對治進行遮除),若不能遮應即起立設曼陀羅及諸供具供養祈禱尊長本尊若不能遮除時應該立即設立壇城與種種供具至心供養祈求上師本尊),次緣煩惱忿 怒念誦即能折伏然後緣著當時的煩惱唸誦忿怒本尊的咒偈就可以折伏煩惱)。」 朗日塘巴亦云:「彼又云移動住處,勁舉項頸,亦能折伏,可見彼與煩惱鬥爭。」( 換個位置,…卯足了勁讓脖子向上伸,這樣也能折伏煩惱可見他努力鬥煩惱的情形) 此復應如阿蘭若師云:「晝夜唯應觀察自心豈有餘事?」(晝夜六時除了應當觀察 自心之外哪還有其他事情?依此而行乃能生起。 又傳說大覺窩(阿底峽尊者)一日隨見幾次(傳說不論一天內見到阿底峽尊者幾次) ,爾時定問一定要問):「生善心否?」(「有沒有生善心啊?」註《百法明門論 》:「善(心所)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嗔, 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 ~ 諸佛正法聖賢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 為利眾生願成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63 (03/29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