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教授:102任甘丹赤巴法座─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接下來下一個偈頌:【於自或於他有情有樂有利正應作苦而有利亦應作樂而無 利非應作】。這個偈頌把整個菩薩戒的內涵作了一個總攝。 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介紹菩薩戒,甚至在受持了菩薩戒之後,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行 菩薩行,在這個地方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作介紹。「於自或於他有情」不管是以自己的角度 ,或者是以其他人,也就是其他有情的角度,來思考以下的問題。在原文當中是先提到「 苦而有利亦應作」,不管是修學佛法或者是行難行的菩薩行以現前的角度,也就是短 時間而言「苦而有利」,雖然會遇到許多的痛苦但是如果它究竟的果是有利益的話 件事情是值得作的,因而提到了苦而有利亦應作。 「有樂有利正應作」如果能夠在學法或者是修學菩薩行的過程短時間而言它也能 夠產生安樂甚至以究竟的角度而言也能夠獲得利益的話,這不用說,這件事情更應該 「有樂有利正應作」。 「樂而無利非應作」但是相反的如果自認為是一位佛教徒,甚至在受持了菩薩戒之 ,短時間,也就是現前的角度雖然會產生,會帶來某一種安樂帶來某一種的樂受但是以究竟的角度而言沒有辦法獲得任何的利益反而會對我們產生傷害這件事情是 不應該作的。 以現前的角度而言,有一些人他覺得喝酒、打架、偷東西,造很多的惡業,對他而言 會帶來一種樂受、一種快感,但實際上以究竟長遠的角度而言,做這些事情對他以及對其 他的有情眾生,都沒有任何的利益,所以這一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 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作一個結論,以究竟的角度而言如果這件事情對於我們的人生 是有利益、有幫助的這件事情是我們應該要去作,應該要去成辦的。相反的如果以現 前的角度作這件事情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甚至產生現前的一種安樂但是以究竟的角度 而言對於我們沒有任何的幫助,這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 所以不用說很多的內容,如果所作的這件事情對於我們的來生對於我們的將來是 有利益的這件事情不管當下所帶來的是樂受或者是苦受這件事都是必須要馬上去成辦 的。 接下來看到下一個偈頌:【謂若猛利煩惱生即能毀壞一切戒當知其罪有四種 密意說等他勝】。 首先,看到第一句「謂若猛利煩惱生」,這當中猛利的煩惱指的是「纏」纏可以分 為上、中、下三品。如果具備四種條件的纏,我們稱之為是上品纏,這個地方的「猛利煩 惱」指的就是上品纏,這個部分在以下的偈頌會再次的作介紹。 「即能毀壞一切戒」如果一個人他在接受了菩薩戒之後在行持菩薩戒的過程裡, 猛利的煩惱也就是上品纏的力量,而使得他在行持菩薩戒的過程生起了他勝罪,或者 是根本墮,「即能毀壞一切戒表示他之前所受持的菩薩戒在此一瞬間會完全的消失。 「當知其罪有四種」而這當中最主要的根本墮或者是他勝罪可分為四種。「佛密 意說等他勝」在這個地方有特別提到「等」這個字,它有一點類似比丘在持守比丘戒的時 裡面所必須要持的「他勝」的這種戒律就是比丘所不能夠去犯的他勝罪有一點點 類似這樣的內涵,但是又不完全相等,這個部分在以下都會作詳細的介紹。 首先在這個地方,有提到「當知其罪有四種」,一般來說菩薩戒可以分為十八根本墮 以及四十六惡作。而十八根本墮,並不是從某一本的論著擷取出來的,這十八根本墮其中 前面四個根本墮,是從《菩薩地》的戒品擷取出來的;另外有十三個根本墮,是從《虛空 藏經》以及《集學論》擷取出來的;有另外一個根本墮,是從《善巧經》擷取出來的,所 以四加十三加一等於十八個根本墮。 -- ~ 諸佛正法聖賢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施等善 為利眾生願成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96 (03/05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