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教授: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一般而言,律儀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別解脫戒,第二類菩薩戒,第三類密乘的律 。而在這三類的戒律,或者是這三類的律儀當中,別解脫戒以及密乘的律儀在還未受持 前,並沒有辦法一一的為各位介紹,所必須要持守的戒律的內容為何?這些必須要在受持 完之後,才會透由上師來為弟子介紹,之前所受的別解脫戒,或者是密乘的律儀當中,必 須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特點。 但是菩薩戒不同的地方是在於,還沒有受菩薩戒之前行者本身必須要先了解菩薩 戒的內容為何所必須要持守的戒條又有哪些?等等。所以當我們在上師的面前了解了菩 薩戒的內涵之後,必須要先反觀內心,問問自己:我到底有沒有能力來持守菩薩戒?如果 覺得有能力持守菩薩戒,這個時候再到上師的面前去受持菩薩戒;如果覺得沒有能力來接 受菩薩戒,這時最好不要受菩薩戒,這是有它的關鍵性的,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受菩 薩戒的。 所以在還沒有受戒前必須要先檢查看自己是否有資格有條件來接受菩薩戒?這 一點必須要格外的小心,格外的注意。關於以上的內容,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宗 大師都有詳細的介紹。 如果發現自己沒有能力來持守菩薩戒,這時可以透由願心的儀軌來讓自己內心生起 發心的感受甚至在發心完之後透由願心儀軌的內容讓自己生起想要利益眾生的誓言 ,而立下這種誓言。如果連立下誓言的這一點都覺得沒有辦法做到那僅受持願心儀軌 的律儀這也是可以的。 今天有機會來到這個地方,有人希求菩提心的法類,甚至希望能夠讓我來介紹菩薩戒 的內容,我覺得這是相當好的一件事情。因為現今很多在修學藏傳佛法的弟子們,他們 外乎都是想要接受灌頂,不管是承許的灌頂,或者是一般密乘的大灌頂,大部分的弟子們 都只對這些有興趣;但是能夠對道次第甚至對菩提心的教授對菩薩戒的內涵有興趣的 人並不多,所以有這個機會為你們介紹,我也感到相當的歡喜。 -- 【當知菩薩最初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云何四因?謂諸菩薩種姓具足,是名第 一初發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諸眾生 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心因。又諸菩薩於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 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心因。】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種姓品第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5.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