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mitry (Dmitry)》之銘言: : 小弟最近本願經念不太通,希望各位先進能指導一下。 : 本願經說: :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 : 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 可是若到六欲天又被波旬派下擾人,不是又造業了嗎。 : 這樣怎麼辦呢 ? 佛教中一般指波旬為天魔;上述相關問題b大在推文已有回覆。 常見的悉達多太子修行證道的傳記裡,可見到佛陀於菩提樹下在成佛 的最後階段,魔王率眾欲來侵擾加害,最後佛陀安住在慈悲三摩地中降伏 魔軍(例如眾魔軍射出之箭因佛陀的慈悲攝受轉變為花雨),成就菩提。 《華嚴經》讚歎品:「魔王將諸魔眾來,尊以慈悲悉降伏,已得甘露 菩提道,是故我等咸歸命。」 阿底峽尊者曾說過:「最殊勝的神通即是慾望減弱。」如果害怕魔的 侵擾,重要的是自己減少消除欲望煩惱,才能避免魔擾。例如《楞嚴經》 所講的五十陰魔都是心魔。 漢傳佛教中相傳唐三藏玄奘法師西去取經,途中遇險惡時持誦《般若 波羅蜜多心經》渡過險阻危難。而在藏傳佛教中,有說《般若心經》能除 四魔及惡敵干擾,並可除鬼王、非人等的傷害及清除不善徵兆和惡夢;其 緣起為相傳佛陀在宣講《大般若經》時,有惡魔欲前來干擾,帝釋天王見 此就在空性中入定,以心經來對治這些惡魔。 其中關於四魔,前面有文章引用聖嚴師父的法語,解說的相當好。末 學另補充幾則教言: ───────────────────────────────── 四魔 / 見悲青增格西 何謂四魔?四魔指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 「蘊魔」:指藉由煩惱而產生的有漏之身及無明習氣。我們現在的五蘊 都是蘊魔。生在淨土(不生在三界)的身體也不是百分之百無汙點,它是無 明種子與無雜染的業之產品;(生在三界)無明種子加上惡業會生三惡道; 無明種子加雜染善業會生三界。所以不管生在淨土或汙土身體都是蘊魔。 蘊魔有粗品與細品,五蘊之身是粗的蘊魔,淨土的身體叫意生身,見道 以上的菩薩雖在汙土也會得意生身,那是細品的蘊魔。 「煩惱魔」:主要障礙解脫的煩惱障。 「死魔」:讓命不自在的不繼續下去。也有粗細二類:粗品是凡夫的死 亡;細品是加行道行者得見道時,在同一禪定中將粗品的身體換成細品的身 體,其身會成為意生身。 「天魔」:障礙我們離開前三魔的有情類。 為何只談四魔及其順序?死的內容即是蘊體的敗壞。誰讓他死的?是煩 惱障。何謂死?死魔。順緣為何?天魔,是按此順序排列而說。 四魔何時結束?成佛時四魔才會結束。蘊魔有粗細,粗的指三界有漏的 五蘊之身,這個成阿羅漢時就沒有了,生到淨土則可說是暫時克服蘊魔,細 的蘊魔—意生身要成佛才消除。 死魔也有粗細,一般的死亡在成就阿羅漢果時就可結束,細微死亡成佛 才能結束。粗死亡有很大痛苦,若意生身死亡像換了件衣服似的。 煩惱魔:成就阿羅漢時解決了煩惱魔。 天魔:到了見道就不受天魔干擾。《廣論》說「歸依三寶魔不能擾」, 這是指信心方面。信心的話,見道位才有圓滿的信心,此時就不受干擾,加 行道以下就看信心強弱,信心強的話也能不受到干擾。 ───────────────────────────────── 摘自:《入菩薩行論》教授 達賴喇嘛尊者 47、聖者眾怙主,慈悲勤護生,具力除眾懼,故我今皈依。 在此說到皈依境的五種功德,(這個「佛者」改為「聖者」會比較理想 ,聖者眾怙主,慈悲勤護生,「具力」除眾懼,用「具力」可能會比較理想 )就是五種功德,哪五種呢? 第一「聖者」,第二「眾怙主」,第三「慈悲勤護生」,第四「具力」 ,第五「除眾懼」。 首先先講「聖者」,從四魔當中獲得了勝利,故稱為聖者。「四魔」可 以分由「煩惱障」而形成的四魔以及由「所知障」形成的四魔,這二種。什 麼是由「所知障」所形成的四魔呢?四魔是哪四魔呢?蘊魔、煩惱魔、天子 魔以及死魔,就是有這四魔。所知障所產生的「煩惱魔」,就是所知障本身 。所知障所形成的「死魔」和「蘊魔」是什麼呢?也就是大地菩薩,他們會 隨著無明習氣,加上有漏的業力而形成的異生,那個異生就是所知障所形成 的「蘊魔」;這個異生不可思議的圓寂、不可思議的往生,就是屬於「死魔 」。在此的天魔就是我們在修學大乘的時候,會阻擾我們種種的障礙,以此 類推來認定為是天魔的。由四魔獲得的勝利,稱為「聖者」,這是屬於第一 功德。 (致使我等眾生執迷苦惱的東西有所謂的「四魔」,即:(1)貪欲、 瞋恚、愚痴等煩惱(煩惱魔);(2)隨著煩惱而產生的身體與心(五蘊魔) ;(3)怎麼逃也逃不了的死(死魔);(4)妨礙善行的惡神(天魔)。另 外,在悟道修行的過程中還有不得不克服的「二障」,即:(1)因貪欲、 瞋恚、愚痴等所產生的障礙,也就是所謂的煩惱障;(2)因貪欲、瞋恚、 愚痴等產生的零碎殘渣(薰習)所留下影響的障礙,也就是所知障。毀壞斷 除上述四魔和二障的功德,也就是具備沒有這六種不好因素的功德,稱為 「bCom ldan」(壞具,即「具足毀壞此四魔和二障之功德」)。 ) ───────────────────────────────── 另外在《般若攝頌》中有說到: 「四因菩薩具智力,四魔難勝不能動, 安住空性不捨眾,如說而行佛加持。」 索達吉堪布釋講:依靠四種原因,具足善巧方便或智力的菩薩,使煩惱 魔、天魔、死魔、蘊魔等四魔難以勝過他,也不能動搖他的修行。 哪四因呢?第一,安住于空性智慧,也就是說通達人無我和法無我;第 二,具有不捨一切眾生的大慈大悲心;第三,按照自己以前在諸佛菩薩前承 諾過的「乃至菩提果之間,利益無量無邊眾生」的誓願,在生活中實際執行 、不斷實踐,也就是說誓言堅定;第四,以長期積累福慧二種資糧為因,已 獲得諸佛菩薩的護佑與加持。如果誰具足這四種條件:大智慧、大悲心、堅 定的誓言、蒙受佛的加持,魔眾就不可能危害他。概而言之,真正具足利益 眾生和空性智慧這兩個條件的菩薩,魔眾的危害就不可能得逞。 ───────────────────────────────── 最後,來讀佛陀對我們的叮嚀── 《佛說八大人覺經》:「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 漸離生死。 …………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 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 「培養慈悲心的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建立對苦的深刻洞察力,也就是在整個輪迴 中洞察到生命的本質是如何的令人不滿足、如何的苦,這也就是第一聖諦中的 苦諦。如果我們對此的洞察力不夠深入,我們不但無法對他人生起慈悲心,反 而對那些從世間的標準來講頗為成功、富有以及有權力的人感到忌妒。如果我 們有這一類的情緒,這表示我們對苦的洞察力太淺薄,無法真正認識到陷落於 這一個猛烈輪迴中所遍滿的苦。」 ~達賴喇嘛尊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3 (10/18 19:56)
AHJKL:推 10/18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