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ool810 (雲淡風輕)》之銘言: : 四聖諦──佛法的基本 (4) : 達賴喇嘛尊者 : ─────────────────────────────────────── : ■問題解答 : 問:如果我們能於自己心中求皈依即可,那在一個儀式或典禮中求皈依的目的是什麼 : 答:佛教有不少不同的戒。例如有菩薩戒、密戒、別解脫戒中的出家戒與在家戒。有 : 種說法說,你可在佛像前受菩薩戒,而不需要從另一個活著的人受此戒。但是金剛戒和別 : 解脫戒必須從另一個活著的人授受,因為你需要一個未曾中斷的傳承。也許要在一個大師 : 或其他活著的人面前受戒的其中一個理由是那會產生較強的承諾感。它會加強你的意識, : 給你一種個人的義務感。如果你希望進一步探究這個理由,那麼我必須承認我們得把這個 : 問題等佛陀自己來回答。 末學對此段做個補充。佛教中,皈依是一切戒法的基礎,例如假若我們欲出家為僧 需要在比丘戒傳承未中斷的僧團中受具足戒,而比丘戒法的成立需依於皈依三寶。 如尊者說:因為你需要一個未曾中斷的傳承。僧團須依於未中斷的戒法傳承住世。 (如南傳佛教中比丘尼戒的傳承已經中斷了,故南傳佛教中只有比丘僧團) (同樣的,金剛密乘亦注重清淨傳承) 另一個理由,尊者談到較強之承諾感。打個比方,例如今天我們自己心中想去探訪 朋友,只隨意如此想望,與進一步跟朋友聯繫後去實踐與朋友間之約定承諾,其約 束效力程度有別。(當然,實踐承諾之義務亦關係到一個人是否具備誠信的問題) 關於皈依與戒律,底下引一則法語: ─────────────────────────────────────── 摘自:《律海十門講記》 智敏上師 首先是提問,「誰稱佛弟子」,所謂佛弟子,到底哪一些人能夠稱作佛弟子呢? 攝為七眾」,總的說起來有七種(七眾弟子),這七種人可以算是佛弟子。也有說八種的 ,就是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也算一種七眾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近 事男、近事女若再加一個近住就是八眾,因為近住不是盡形壽,所以一般說七眾,這七 種別解脫戒都是盡形壽受的。 「歸依佛法僧」,總的來說,這七眾弟子,最根本的就是歸依三寶。一切戒,它的產 生,從哪裡產生?從三歸依產生,三歸依是一切戒的根本。所以我們授戒,每授一次戒都 要再授一次三歸依三歸依有五種: 第一種,是翻邪的歸依從來沒有信過佛的,本來是在世間上對外流轉的,走的是邪 道,不是佛的正道,那麼先把你翻邪,邪的翻過來歸到正的,這個歸依是第一次的歸依; 第二種,受五戒之前,還要再受五戒的歸依,這個歸依比前面翻邪歸依深一層了; 第三種,受八關齋戒有八關齋戒的歸依; 第四種,受沙彌沙彌尼戒,有十戒的歸依; 第五種,受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有具足戒的歸依。 所以我們每一次授戒,都有一次歸依,這個歸依有層次,它是一層一層不同。從翻邪 歸依、五戒歸依、八戒歸依、十戒的歸依,乃至具足戒的歸依,都是歸依,戒的體也是從 歸依上產生的,所以總的條件都是要「歸依佛法僧」。 歸依的心有了,然後「下座從師受」如法的儀式、如法的師承得到之後,歸依體就 得到了歸依得到之後,就不要犯歸依歸依三寶之後不能再去歸依天魔外道。 戒條方面,你是受了五戒的五戒的戒條就不能違犯,若是受了八戒的,八戒的戒條 也不能違犯。受了八戒,晚上吃東西了,趕快懺悔,也可以,能夠懺乾淨。如果吃了無所 謂,也不懺悔,那就犯了,犯了之後,下惡道是決定的,地獄!犯了戒一般是下地獄的。 那麼你趕快懺悔,只要能夠懺悔乾淨,也就可以避免墮惡道。所以說懺悔很要緊,要 勇於發露,不要怕難為情不發露,能夠發露,懺悔就對了,「不犯皈戒條」。 那麼總的七眾弟子是哪七種呢?居家眾二種,近事男與女」,在家的佛弟子有兩種 ,近事男、近事女「近事」,受五戒的佛弟子,男的是優婆塞,女的是優婆夷。 「出家眾有五」,出家眾有五種。其中受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僧(大僧)。 「清淨出世心」,清淨的、不雜我執的、不起煩惱的出世的心,就是出離心,這我們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邊講了很多。這個出離心就是真正把三界看作是個火宅(苦宅) ,趕快要出去,就像一個判了無期徒刑的罪犯在監獄裡天天盼望哪一天能出去。對這個世 界看得這樣的可怕,這樣子地厭離,有這個心,出離心就生。這個清淨的出離心起了,才 能得戒別解脫戒沒有出離心是不能得戒的,哪怕是居士戒,也以出離心為主。居士五戒出離 什麼?出離三惡道,三惡道的苦,持五戒就能斷。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251 (01/13 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