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面根現量提到「此分為執色根現覺五種」,它的對境,有色聲香味觸五種色法, 亦即有五種根現量。根現覺分為「量、已決智、見而未定」,因此執色根現覺等五,也各 別區分有這三種,例如:執色眼根現覺,有“量、已決智、見”而未定三部分,執聲耳根 現覺,亦有“量、已決智、見而未定”三部分;餘鼻根、舌根、身根、亦如此類推。)意現量」之定義:【謂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意根所起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為意現量之性相此分為執色意現量等六種。】p.103 「意現量」:“”即「依成為自己不共增上緣意根所起」(依不共增上緣命名), “現量”乃「離分別新起複非欺誑之了別」。 ------------------------------------------------------------------------------ .問題:分別心第六意識之第一剎那生起時,它的意根可能有哪幾個? 答:眼心王(眼識意根)、耳心王(耳識意根)、鼻心王(鼻識意根)、舌心王(舌 識意根)、身心王(身識意根),有五個可能性。{生起第六意識分別心之不共 增上緣為意根} .再問:分別心第六意識之第二剎那,它的意根是指何者? 答:前一剎那的意心王。 │ 為何六個心王都稱為意根?因為第六意識之第一剎那所引發者,為前五根識(心王的 │ 部分),而第二剎那為第六意識前一剎那意識之意心王所引生,故這六個識(心王) │ 都會產生第六意識,這六識(心王)稱為意根。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依根器之利頓而宣說。對根器利者講五蘊 就能瞭解諸法,根器中者講十二處來瞭解諸法,根器頓者詳細開解十八界讓眾生瞭解 諸法的體性。 1.五蘊之『蘊』為聚集之意無常法才會聚集從聚集瞭解無常的體性十二處之『處 』為能生心王之意,處包括:內六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與外 六處(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為所緣緣,內六處為不共增上緣,這十二 個稱為十二處(能生),十二處能生起心王。生起心王後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 、舌識、身識、意識)是「能依」十二處是「所依」(這是從十二處與十八界來說) 2.「眼耳鼻舌身意」其中「意根」是指六個心王六個心王會生起第六意識故通稱 為意根。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心王,「眼根耳根鼻根 舌根身根意根」之「意根」包含後面生起的六種心王(六識),六個心王(六識)與 意根二者範圍大小一樣。意根與六個心王稱為「七心界」。“處”是能生心識,“ 界”是從法的各各體性分成十八個體性。 3.透過外六處與內六處生起六識此六識指的是心王不包含心所),意根的「意」就 是心、心王。由外境之色處加上不共增上緣的眼根,生起眼識;由外境之聲處加上不 共增上緣的耳根,生起耳識;由外境之香處加上不共增上緣的鼻根,生起鼻識;由外 境之味處加上不共增上緣的舌根,生起舌識;由外境之觸處加上不共增上緣的身根, 生起身識;由對境的法處加上不共增上緣意根,生起意識。 4.外六處加上六根包含一切諸法。外六處與內六處合和生起六識,“六識”與“意根 ”範圍大小一樣。{法處(第六意識的對境),包含:1.常法2.不相應行法3.心所法 4.色法(法處所攝色)。法處所攝色,包含:1.五根2.無表色(戒體,表裏不一的身 口色)3.極略色(觀想供養的花海)4.極迥色(放空,觀想一望無際的大海,那沒有 邊際能讓你心胸開敞)5.定果色(修定,靠禪定初禪以上的定力所看到的,例如天眼 通)6.遍計所執色(妄想)。}{法處為第六意識所對之境,法處包括:心所法(心 所)、常法(義共相)、不相應行法、無表色} 5.五蘊包含所有的無常法,包含:色、受、想、行、識。色法由色蘊所包含(外色── 色聲香味觸,內五根───眼耳鼻舌身,法處所攝色──無表色)受蘊和想蘊為兩 個心所法扣除受、想的四十九個心所包含在行蘊行蘊亦包含不相應行法心王的 部分為識蘊。 6.十二處由五蘊開展,外色與內色中,內色包含第六意識所對的法處所攝色「無表色」 。「無表色」(五根識無法見到)有五種:戒體、極略色、極迥色、定果色(依禪定 所見)、遍計所執色。十二處比五蘊多包含常法的部分五蘊只包含無常法十二處 與十八界範圍大小一樣因為意根已經包含了六識「不相應行法」在五蘊的行蘊、 十二處的法處、十八界的法界。十二處比五蘊多了“常法”的部分,所有的常法包含 在法處或法界。 7.十二處和十八界二者範圍大小一樣十八界多出來的「六識」就放在十二處的意根意根的意,並非第六意識的意,它是身語意的意意根與「心王」同義,五蘊中的「 識蘊」有六識,識蘊包含的六識都是意根。 8.眼識由色處與眼根生起,眼識的生起有兩個(色處、眼根),耳識的生起有兩個(聲 處、耳根),……,六識的生起總共有十二個,所以講十二處。十二處的“處”就是 生起之意,生起心王。說「十八界」是十二處加上六識,是不精確的,因為六識不是 別於十二處,六識是依於十二處生起,依於各別的不共增上緣“眼根、耳根、鼻根、 ……”,命名為“眼(根)識”、“耳(根)識”、“鼻(根)識”、……;其(六識)共 同的增上緣是“意根”,共增上緣是等無間緣的無間滅意。所以十八界是將意根(不 是第六意識的意根)的部分再開展細說。 「第六意根認知」與「意根」是四句關係---- 1.是第六意根認知不是意根,如:第六意根認知中的心所。 2.是意根不是第六意根認知,如:眼識(五識只有心王,五根認知才包括心所) 3.是意根也是第六意根認知,如:意識(第六意根認知的心王)。 4.不是意根也不是第六意根認知,如:五根認知的心所或色法。 ------------------------------------------------------------------------------意現覺」:【分為三種,1.成為意現覺之量謂如他心通之第一剎那。2.成為意現 覺之已決智謂如他心通之第二剎那。3.成為意現覺之見而未定之覺謂如對美麗之色極 貪戀者相續中之執聲意現覺。】p.102 「意現覺」分為:「已決智見而未定」。光有“意”與“現”,不一定是意現 “意”與“現”這二項具足時的確是依靠意但它依靠的只是一般的意根 意現量,菩薩入空性的根本定中,有現證空性的現量;他心通也有現證他人的心。現 證空性與他心通,都是現證,都是第六意識現證的量。現證空性即第六意識現證、非 五根識現證空性,他心通也是第六識了解、非五根識了解。二者雖然都是第六識,也 都現證對境,但他心通稱為「意現量」,現證空性稱為「瑜伽現量」。因殊勝與凡庸 之別,他心通較普遍、外道魔鬼都會有,依靠的是較普通的意根;而現證空性依靠的 是具有「止觀雙運」的意根。他心通層次較低為意現量,而現證空性的瑜伽現量唯聖 者有之。現證空性雖是意現量,但它不是一般之意現量,故稱為瑜伽現量。 意現量是意現前意現前不周遍是意現量── 1.「意現前之量(意現量)」:意現量分六,即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 …等,這是從對境區分,它們不是根知。例如天眼通雖然用眼,但它並非眼知,而是 第六意知的意現量。屬於一般五神通的意現量,凡夫也可以有、外道也有;而瑜伽現 量雖然也是意現量,但它所依靠的意根唯有聖者才有。 2.「意現前之再決知」:量必須透過自力而新了解對境,所以他心通的第一剎那是意現 前之量,到了第二剎那則是依靠前量之力來了解同一對境,此認知便是意現前之再決 知。 3.「意現前之見而未定」:在了解對境之根現前知之相續結束時,會有一剎那的意現前 知產生,而後再引生了解該對境的分別知(此為根識了解對境→無分別意現→分別心 認知的轉換過程),這一剎那(時邊際剎那,非成事剎那)的意現前知(無分別意現 ),就是意現前之見而未定。 ─────────────────────────────────────── .摘自《心類學06》 眼根識看一朵花,眼睛一看見的後面,第六識會馬上出來,眼根識一看見花與第六識 出現的中間,有一個極為短暫的無分別心,一般人很難察覺它的存在。有的人會想:「無 分別心是很好的,所以我要修它!」不是這個意思喔!這個無分別心,不是我們要修的東 西。出現於眼根識看見花之後的「無分別心」、「意現」,是受到眼根識影響而來的,它 就只是「一剎那」的影響而已。一剎那,乃時間最短的單位。因此,眼根識看見花,之後 馬上生起很短暫一剎那的「無分別的意現」,再隨即而生第六識的分別心。一般人感受不 到中間有「無分別意現」的存在,因為分別心生起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察覺不出中間 其實有間隔。( 註:第一剎那是量,第二剎那是已決智,這是較為粗略的一種說法,它將 中間的「無分別意現」略去不談。) 意現量,分六,即執「色」意現量、執「聲」意現量…等,也就是色、聲、香、味、 觸、法等六種。這代表意現量的對境,有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是從對境上來區分的,它們 不是根識喔!這些意現量,屬於神通。例如,天眼通,雖然用眼,但它並非眼根識,而是 第六意識,也就是意現量。其餘如天耳通、神變通、他心通、數數隨念通,再加上天眼通 ,這五種神通,是比較普遍的神通,它們依靠的意根較普通,不涉及空性。至於,第六種 「漏盡通」,則唯阿羅漢有之。 總之,意現量的對境,很多,色聲香味觸法什麼都有。因此,從對境那邊區分的話, 即有六種意現量。就這意思。你們千萬別以為眼根識有意現量,耳根識也有意現量…,不 是這樣的!而是對境那邊的色聲香味觸法上面,都會有意現量。例如天眼通是意現量,它 不是眼根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0.26 (01/18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