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自:倉忠仁波切部落格 http://blog.yam.com/tsadong (四)關於「伺察意」的解釋,分二:定義、及分類。 定義:對於已成為自己主要「趨入境」之法,雖極為耽著,然尚未得決定義的明瞭。就是 「伺察意」的定義。 「伺察意」是分別知,而且是有觀察力的分別知。這種觀察分別知,自己認為已經通 達對境,但實際上還沒有完全通達,這種心類就是「伺察意」。例如,已經百分九十八、 九十九確定對境,但是還沒有百分百的完全確定,這樣的心類就是「伺察意」。 「伺察意」的定義:對於已經成為自己的主要「趨入境」的法,雖極為耽著,然而尚 未得決定義的明瞭。 定義中說到「趨入境」,如,觀察聲是無常的分別知,此分別知的趨入境是「聲是無 常」,又如,觀察瓶是無常的分別知,「瓶無常」是此分別知的趨入境。 定義中說到「極為耽著」,就是分別知對於自己的「趨入境」非常確定,分別知自己 認為非常確定;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決定、沒有完全通達,如文說「未得決定決定義」 ,實際上沒有真正通達趨入境的內涵。 例如,心續中有「執聲是常的顛倒知」,透過教育的學習、老師的指導、自己觀察思 惟,慢慢的轉變,生起「聲音是常?還是無常?」的懷疑;而後,再生起「聲音應該是無 常?」;再經過觀察,生起百分九十八或九十九的決定,認為「聲音一定是無常」,但實 際上還沒有完全的通達,這樣的觀察覺知就是「伺察意」;再繼續的觀察,當生起完全決 定「聲音是無常」,事實上已經通達聲是無常,這樣的覺知就是「比量」;再不斷的串習 這個比量,最後就是產生「現量」。 《心類學》中主要是安立「現量」和「比量」,因為這是修行上主要需要的心類。附 帶的內涵是,以「量」而排除「伺察意」、「顛倒知」、「懷疑」等等「非量知」。這是 附帶說出的內涵。 以觀察的「所依」而言,最初是依於「現量」而觀察,最後所決定的也是「現量」, 中間則有透過「比量」。如依於正因論式作觀察,論式:「聲有法,是無常,因是所作性 故,如鬧鐘的聲音。」鬧鐘的聲音是所作性,因為由現量可以知道,一壓鬧鐘的按鈕就會 有聲音,這是依靠「現量」而通達。再經過觀察之後產生「通達聲音是無常的比量」;再 不斷的串習這個比量,最後產生「瑜伽現量」。以上簡要略說,主要是說明,觀察的前、 後一定是依於「現量」才能有決定。所以說,《心類學》中主要是安立「現量」和「比量 」,其他的心類則是從此引申的附帶內涵。 又,某些論典中安立有:「量的通達」、「伺察意的通達」。就是說,通達的方式有 差別。「伺察意的通達」並不是真正通達,主要先了解這一點。如果不了解的話,就會認 為:「伺察意」是沒有完全決定自己的對境的心類,為何論典中安立有「伺察意的通達」 ?會有這樣的誤解。主要先清楚:「伺察意」是沒有完全決定法的內義的心類,而是快要 通達。 分類。伺察意若予分類,有三:(1)無因相之伺察意、(2)因相不確定之伺察意, 及(3)依於相似因相之伺察意。 事相如下:毫無理由的認為「聲是無常」的想法,就是第一(無因相之伺察意的事相 );不確定「聲是所作性,以及若是所作性必是無常」的道理,而透過「所作性」之因相 思惟「聲是無常」的想法,就是第二(因相不確定之伺察意的事相);透過「所量」之因 相而思惟「聲是無常」的想法,就是第三(依於相似因相之伺察意的事相)之故。 「伺察意」分類有三種: (1)無因相伺察意。 事相如:毫無理由的認為「聲音是無常」的想法。 一般我們的想法就是如此,完全沒有理由的認為「聲音是無常」,只是嘴巴言詞上說 的:「聲音就是無常啊!」雖然內心有執取聲是無常,但是問:理由是什麼?什麼是無常 ?完全不知道。沒有理由的認為聲音是無常的覺知,就是「伺察意」,這種心類就是「無 因相的伺察意」。這樣的覺知有沒有具足「伺察意」的定義?有的,因為這個覺知自己認 為有決定對境的內義,但實際上還沒有決定。如果是有理由的話,就是依理路推論思惟: 因為聲音是所作性,所以聲音有剎那改變,因為聲音是剎那性,所以是無常。 (2)因相不決定的伺察意。 事相如:不確定「聲是所作性」以及「若是所作性必是無常」的道理,而是透過「所 作性」的因相思惟「聲是無常」。 如:「聲音有法,是無常,因是所作性故,如瓶。」此中,「正因的三支」是──宗 法:聲音是所作性。同品遍:所作是周遍無常。異品遍:不是無常周遍不是所作性。 當依此因作觀察之時,只有通達「宗法」之「聲是所作性」,並沒有通達「同品遍」 之「是所作性周遍是無常」,相對的,也沒有通達「異品遍」之「不是所作性周遍不是無 常」,並沒有確定正因的部分。如是,僅是以「所作性」而思惟「聲是無常」,這樣的覺 知就是「因相不決定的伺察意」,因為沒有通達此「正因的三支」,所以是「因相不決定 」。若是以正因而決定,必定是通達「正因的三支」。 (3)依於相似因相的伺察意。 事相如:透過「所量」的因相而思惟「聲是無常」的想法。 在聲音有法上了解「聲音是無常」,必須透過依於正因的推論,沒有依於正因而推論 ,無法通達聲音無常。如:「聲音有法,是無常,因是所量故。」此中,「所量」並不是 正因,並且「所量」不周遍「無常」。如是,以「所量」思惟「聲是無常」,就是依於「 相似因」,也就是以不正確的因相而思惟,這樣的覺知就是「依於相似因相的伺察意」。 同樣的,薩迦班智達在其著作《量理寶藏論》中,亦云:「不觀待因相、僅宗將轉疑 ,依正或似因;伺意不過三。」 這些道理並不是本論作者沒有依據而自行編造,如,薩迦班智達所造的《量理寶藏論 》中說:「「不觀待因相、僅宗將轉疑,依正或似因;伺意不過三。」在西藏學習量論的 部分,不僅學習《釋量論》並且還學習西藏本地大師所造的論典。西藏大師薩迦班智達所 造的《量理寶藏論》是比較早期的論典,也是解釋量的論典。 不觀待因相。此中「因相」就是「因」。「不觀待因相」就是不觀待因。「不觀待因 相的伺察意」也就是「毫無理由的伺察意」。 僅將宗轉疑。伺察意有「僅宗將轉疑」的狀態。所謂「僅宗」,就是一般的了解承許 而已;如果不只是一般的了解承許,而是已經有宗,就是由一般的了解承許而轉入「懷疑 」。 依正或似因。以依於因相而言,因相有分「正因」和「相似因」。如果伺察意是依於 正因,那麼就有伺察意是量、比量的過失。以依於相似因而言,相似因有三種:(1)相 違堅定句、(2)不成堅定句、(3)不定堅定句。簡言之就是:相違因、不定因、不成因 。《因類學》中詳細說明此三種相似因。 伺意不過三。如前說,伺察意分類有三:(1)無因相之伺察意、(2)因相不確定之 伺察意、(3)依於相似因相的伺察意。這三種分類的內涵,前面已經說明。此處再說, 透過不正確的相似因而觀察境,最多不超過三種:(1)相違堅定句、(2)不成堅定句、 (3)不定堅定句。依於此三種不正確的相似因而觀察境,必定無法通達境。 此中,並非是說「依於相似因相的伺察意」又分三種。而是說,觀察某一事物的方式 有正確、不正確二種,正確的觀察方式是依「正因」而觀察,就是文說「依正」;不正確 的觀察方式就是依「相似因」而觀察,就是文說「依似」。再者,依於不正確的「相似因 」而觀察,則有三種方式,就是文說「伺意不過三」,此「三」就是:(1)相違堅定句 、(2)不成堅定句、(3)不定堅定句。也就是,「相似因」有三種:相違因、不成因、 不定因。如:「聲音有法,是無常,因是常故。」此因相就是相違堅定句,因為「常」是 「聲音」的相違因。 再者,除了本文前面所說「伺察意」的定義之外,另外,又安立有第二種定義,有些 承許前者所安立的定義,有些承許後者所安立的定義,兩個定義都可以承許。伺察意的第 二個定義,如下本文: 再者,伺察意的定義也可安立如下:「完全不依賴經驗及所依正因,對於自之趨入境 ,雖執持不錯亂之一端,然而並未獲得決定義的耽著的明瞭」。 伺察意的第二種定義:完全不依賴經驗及所依正因,對於自己的趨入境,雖執持不錯 亂之一端,然而並未獲得決定義的耽著的明瞭。 比較兩種定義的差別:第一種定義中沒有「不依經驗」、「不依正因」的部分。可是 ,在解釋的當中引《量理寶藏論》說到「不觀待因相」,並且說到因相有「正因」和「似 因」二種,只是定義中沒有說出這個部分。 (1)伺察意是「不依賴經驗」。結合本文所舉出的事相,於下作解釋。 (2)伺察意是「不依賴正因」。如《因類學》中說,「是三支」就是正因」的性相 。正因必定是具足「三支」,就是:宗法、同品遍、異品遍。如果缺少任何一支,這個因 相就不是正因。如是,伺察意的三種分類都是沒有依賴正因,因為伺察意不是依賴正因而 產生。正因必須具足「三支」,三支當中是完全不相違的,所以,不會有依賴正因又不確 定的情形。 (3)雖執持不錯亂之一端,然而並未獲得決定義。伺察意本身是錯亂的覺知,但對 於自己的「趨入境」並不錯亂,這就是「執不錯亂一端」的意義。此中「不錯亂」是指「 趨入境」的部分,如「觀察聲無常的伺察意」,「聲無常」是此伺察意的趨入境。又如「 觀察瓶無常的伺察意」,「瓶無常」是此伺察意的趨入境。又如「觀察補特伽羅無我的伺 察意」,「補特伽羅無我」是此伺察意的趨入境。伺察意不錯亂於自己的「趨入境」,並 非不錯亂於「顯現境」,因為伺察意是分別知的緣故,「顯現境」是趨入某法的「義共相 」,所以是錯亂於「顯現境」。如以「觀察補特伽羅無我的伺察意」而言,顯現境是「補 特伽羅無我的義共相」,趨入境是「補特伽羅無我」,此伺察意對於「補特伽羅無我」的 部分沒有錯亂,但是並沒有百分百的確定,如果完全確定,就是已經通達對境的覺知。伺 察意觀察趨入境所產生的決定是百分九十八、九十九的程度,並沒有百分百的決定,這就 是文所說「未獲得決定義」,伺察意沒有完全通達主要的境。 (5)伺察意是分別知的明瞭。因為伺察意是分別知的緣故,所以是耽著知;又,因 為是覺知的緣故,所以是明暸。 再者,第二個定義中說到「不依賴經驗」。「經驗」分成三種,結合本文所舉的事相 而作說明,如下: 此處所說的「經驗」,有三種:(1)禪修所生之經驗(由修所生已任運之經驗)、 (2)自證之經驗及(3)不與「義共相」混合的清晰經驗。而伺察意不應依賴這三者當中 的任何一個。 此處所說的「經驗」有三種:(1)禪修所生之經驗、(2)自證的經驗、(3)不與 「義共相」混合的清晰經驗。伺察意不是依賴這三者當中的任何一個。 (1)不依賴禪修所生的經驗。 文說「禪修所生的經驗」就是「由修所生已任運的經驗」。論典中所說「經驗」就是 「任運」的意義,就是任運自然產生。藏文的字義,「拱就 gom jung」是「實修」,「 紐哇 nyong wa」是「經驗」,「gom jung ge nyong wa」就是「實修經驗」的意義。「 實修經驗」唯有任運產生才有的。透過禪修而有經驗,這個經驗一定會任運產生,如心續 中任運的菩提心、任運的慈悲,這個菩提心、慈悲就是任運產生的經驗。「任運產生的經 驗」是:自然而然的顯現,並不須刻意造作,具有這種經驗。 伺察意沒有完全通達趨入境,並且是觀察的分別知,所以產生伺察意之時,並不是依 於任運經驗而產生,這就是「不依賴禪修所生的經驗」的意義。簡言之,伺察意不是依賴 任運的經驗而產生。這是以伺察意自法本身來說。伺察意沒有「由修所生已任運的經驗」 ,為什麼?因為,在有此經驗之前,必須先有通達,先有通達之後再不斷的串習,才會有 由禪修所生的經驗;但是,伺察意完全沒有這種經驗,因為伺察意是觀察境的覺知,觀察 境的覺知並沒有通達境。以通達空性的經驗來說,先通達空性之後,再不斷的串習,才會 有由禪修所生的經驗,如「加行位」有的。觀察補特伽羅無我的伺察意,或如,觀察聲音 無常的伺察意,如果這個伺察意有由禪修所生的經驗,那麼,一定是對於自己的趨入境已 經先通達,之後再不斷的串習,才會有由禪修所生的經驗;但是,伺察意根本沒有這樣的 經驗。文說「完全不依賴」的意義就是如此。 再者,單單以「經驗」來說,也有錯誤的經驗。如貪、瞋、癡都是錯誤的經驗,貪、 瞋、癡不用實修,就能任運的產生;但此處是說「實修的經驗」。以實修經驗來說,這個 覺知於心續生起的方式,是任運產生的;任運產生的覺知,必須透過實修才會有,沒有透 過實修並不會有。所以,從伺察意的定義已經排除不淨的三摩地(不淨觀)、菩提心、大 悲等,因為此等都是依賴實修經驗而產生,並不是伺察意。 大悲有:造作的大悲、任運的大悲。真實的大悲是任運產生的。如果我自己心續中有 產生悲心的話,這是造作的,並不是任運產生的。真實的大悲是任運產生的,不論眾生有 沒有遇到困難或是很可憐等等,不論遇到任何情形的眾生,心續中就會自然任運的生起「 希望對方離開痛苦」的心。《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也是這麼說。我們心續中的慈悲,大部 分是緣到很可憐的眾生才會生起,才會希望他離開痛苦;如果對方很健康、很漂亮、很帥 、經濟各方面都很好,我們不會生起希望他離痛苦的心,反而會產生忌妒心,所以,我們 心續中的慈悲不是正確的,是一種偏執心。真實的慈心,看到某一眾生就會希望他得到快 樂;真實的悲心,看到某一眾生就會希望他離開痛苦。而且,所要離開的痛苦不只是「苦 苦」的部分,悲、慈所指的痛苦是「行苦」。佛教不共的特殊就是了解「苦」,主要是針 對「行苦」的部分,而不是「苦苦」。「苦苦」的部分,不用透過學習也能了解,動物也 能了解「苦苦」,動物也不喜歡痛苦,肚子餓就會找東西吃,因為知道肚子餓的痛苦。任 運產生的大悲,這個大悲是「由修所生已任運的經驗」,這也就是本文中所說的「經驗」 。 「由修所生已任運的經驗」可以運用在很多法上,如大悲、大慈、菩提心等。不斷的 串習「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心,修成任運產生的「大悲」,之再透過修習而產生「 增上意樂」的心──由我自己承擔,我自己無所謂,我一定要救度所有的眾生,這樣的心 就是「增上意樂」。是由我承擔什麼?由我救度所有眾生,獲得無上佛果。再由此反觀, 自己目前沒有這個能力,因此,自己必須先解脫、先獲得無上佛果,因此產生「為利一切 眾生,希求無上佛果」的心,就是「造作菩提心」。為利一切眾生而希求無上佛果──這 個欲求心所,透過不斷的修習而越來越增盛強烈,當這個欲求心所任運自然產生之時,與 此欲求心所相應的「心王」,這個心王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大慈悲都是透過 修習而任運產生的功德,在這之前必須串習造作,一開始發菩提心、發慈悲都是造作的。 一開始先造作,再透過不斷的串習,就有自然任運產生的機會,這是心的不共功德。這種 任運產生的心類,除了煩惱以外,如菩提心、大慈悲、四無量等等,都是必須透過聞思修 ,並且必須刻意的造作修習,煩惱的部分則不需多修,已經能任運自然的顯現。又,一般 而言,五道中,資糧道是以聞思的修行為主,也有隨順實修的部分,但主要是以聞思為主 ,資糧道有「通達空性的智慧」,再經過不斷的串習,當心續中產生「通達空性的止觀雙 運」之時,當下就是任運的產生「通達空性的智慧」,就是進入大乘加行道。所以,以修 空性來說,加行道以上才有修空性任運產生的智慧,這是止觀雙運所攝的智慧。「行」的 部分,大慈悲、菩提心等,則是從資糧道就已經有的。 (2)不依賴「自證」的經驗。 「自證」只有緣內在的心類法。「伺察意」並非不顯現除心類以外的法。也就是,「 伺察意」不是這樣的狀態:完全沒有顯現除心類以外的法。伺察意所緣到的境也有外在法 ,如,聲音是外在法,以「觀察聲無常的伺察意」來說,所緣到的是外在法。反之,如果 伺察意有依於「自證」的經驗,那麼應該只有緣到心類,並沒有依於外在的法;但是,「 伺察意」無法像「自證」只緣心類的部分,所以沒有「自證的經驗」。「自證的經驗」、 「由禪修所生的經驗」二者並不相同,「自證的經驗」主要是說,只有緣到心類的部分。 除了心類以外的其他法,完全沒辦法緣到──伺察意有這種經驗?並沒有,因為伺察意也 有緣外在的法。 (3)不與「義共相」混合的清晰經驗。 「伺察意」一定是分別知,所以不是離分別而緣到趨入境,因此沒有:離分別而緣趨 入境的清晰經驗。簡言之,伺察意沒有:離開義共相而清晰的緣到境。也就是沒有「現前 」的經驗。 v 「伺察意」是不依正因,「比量」的前一剎那不是「伺察意」。那麼,「比量」的前 一剎那是什麼?如何依於正因而產生「比量」? 「比量」必須依賴正因而產生,但是「比量」之前的「伺察意」並不是依賴「正因」 ,而且「伺察意」不是「比量」的前一剎那;那麼,「比量」的前一剎那是什麼?如何依 於正因而產生「比量」? 「比量」之前的「伺察意」,觀察力還未達到產生「比量」的程度,而且「伺察意」 是不依正因,所以無法由「伺察意」引生「比量」。又,能安立「伺察意」是「比量」之 前的分別知,但是無法安立「伺察意」是產生「比量」之前一剎那的分別知。「比量」的 前一剎那是「通達三支正因的覺知」,先具足「三支」正因的部分,之後的第二剎那產生 「比量」。 一般的觀察:聲音是常?或是無常?認為聲音應該是無常,然後再繼續觀察,內心肯 定聲音是無常,但是,實際上沒有通達聲音是無常,這樣的覺知就是「伺察意」。「伺察 意」只是一種很決定、很肯定的執取而已,並不是依靠正因而產生,覺知本身認為真的如 此,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通達境,因為沒有透過「正因」而觀察,所以一定沒有通達境 ;透過「正因」觀察必定是依於具足「三支」的正因,但是「伺察意」完全沒有依於「三 支」。只是內心自認為是肯定、是正確,並不是透過依於正因而產生,所以一定沒有通達 境,我們心續中有很多這種的心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7387957.A.452.html
a1014a:隨喜 08/07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