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心類學》 雪歌仁波切講授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害,謂於諸有情損惱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害 ,謂瞋之一分,無哀無悲無愍為體,損惱有情為業。」P14 此處區分無哀、無悲、無愍上,有點困難喔。當我們面對一個有情而快要傷害他或可 以傷害他之際,內心全無慈悲、無愛心,只是一心想傷害他,此即是無哀。當我們眼見某 人正要傷害另一位眾生時,毫無悲心,反而很願意鼓勵此人去傷害、去殺戮,我們內心沒 想去保護,此即無悲。由此可知,無哀,乃直接傷害他人,無悲,則是見人家傷害眾生時 ,不去阻擋反而鼓勵傷害,全無慈悲救護之心,這是間接的傷害。如果聽到人家傷害眾生 的事情,內心隨喜或大聲叫好,完全不認為這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此即無愍。 無哀、無悲、無愍,要好好區分清楚。三者任一,都叫害。這裡呢,有「自作、叫他 、隨喜」的意思。平常我們造業時,分自作、叫他、隨喜三類。因此,由自作叫他隨喜三 方面即知害有無哀、無悲、無愍三種體性。 害的作用,即有害就能做出損惱或傷害有情的行為,此即損惱有情為業之意。 問:《大乘五蘊論》二十隨煩惱中的第四個惱,「云何為惱,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 這個尤蛆是什麼意思?是印錯寫錯了?還是「尤粗」為性才對? 答:我們前後對照一下。第一個忿與第二個恨有關係。忿,乃正面直接衝突,結下一個 不好的緣,於是心裡受到影響而持續留著不好的感覺,一心想著將來再遇到的話要 如何報復、回罵,心裡一直準備著,此即恨。由於事先已縝密設計過該如何打擊對 方,所以,話一出口,即能正中要害,一舉刺進對方心裡最痛的地方,此即是惱, 「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就這意思,藏文的意義,即如上述。( 註:仁波切認為, 中譯文的「蛆」字,很難判斷到底是錯字還是我們根本不解其義。因此,保守一點 還是別貿然更改祖師的譯詞比較好。但其意義,即如上述,大家懂了就好。)總之, 忿與恨之後,時時伺機報復,心裡準備打擊對方的字眼亦極惡毒,因此,話一出口 ,即正中要害,令對方非常痛苦、很受不了,這就是惱。 問:請問害那邊五蘊論講的是於諸有情損惱為性,但集論那邊卻講損惱有情為業。請問 原來的版本就是這樣子嗎? 答:害是一種意樂。《大乘五蘊論》是從未來的角度談,而《集論》則因為它是未來的, 所以就把它放在作用上來談。了解嗎?比如說,中譯文用「粗」,那這個粗,可適 用於過去現在未來,現在《大乘五蘊論》則以「未來」的角度來談。 -轉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0157871.A.3A0.html
a1014a: 隨喜 09/08 17:59
wendycandy: 隨喜讚嘆 09/09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