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心類學》 雪歌仁波切講授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嫉,謂於他盛事心妒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嫉 ,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瞋之一分心妒為體,令心憂戚不安穩住為業。」P13 嫉妒,乃先貪後瞋,同時具備了貪心與瞋心二種成份。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嫉妒的 對境是「謂於他盛事」,即對他人圓滿美好的地方生起貪心,然而,此圓滿與美好是他人 身上的,而非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心生不悅,無法接受,尤其針對自己所討厭的人身上 的圓滿,更加無法忍受,此即心妒為性。 當內心不能接受他人身上的圓滿時,就有點連接到瞋心上面了。《集論》解釋的比較 清楚,它先講嫉的體性是謂耽著利養不耐他榮瞋之一分心妒為體。嫉的體性,即「謂耽著 利養」,這是一種貪著他人圓滿的貪心,之後,「不耐他榮」,因為這些圓滿是在他人身 上而非自己身上,所以就不高興而生起瞋心,最後,即從瞋心那裡生起嫉妒心,此即「瞋 之一分心妒為體」。因此,先有貪心,再生瞋心,最後起嫉妒。 嫉妒的作用,即「令心憂戚不安穩住為業。」這邊是講,當嫉妒時,心沒有辦法愉快 ,無法安穩。所以說…這個嫉妒心啊,實在蠻可惡的!哈哈…,這是很可惡的一種煩惱或 心態。因為,他只要自己有,人家不可以有,這很可惡吧!剛剛講,他有貪,即貪著自己 要有,但人家也有的時候,他就受不了、不能接受,這就是嫉妒心。 嫉妒心,會帶來很大的痛苦,令心擾亂不安,這麼可惡的心,根本沒有必要嘛!完全 沒有存在的必要!要去除嫉妒心,首先應理解的是,嫉妒心,有貪也有瞋。貪的部分,可 用「知足」去除。當我們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就不會那麼貪了。因此,知足常樂,非常 重要。但我們常常搞錯,以為貪心可以為我們帶來快樂,其實不然,真正能帶給我們快樂 的是「知足」。知足什麼呢?「自己有佛性」這一點,是我們最可以引以為滿足、歡喜的 ,也可以說,今生自己能擁有暇滿人身,也是最值得歡喜欣慰的事。若一直拿自己跟別人 的人身比較,實在沒必要,也沒有意義,因為我永遠沒辦法變成他啊!所以比較是沒用的 。 曾聽過心理醫生比喻,一朵蘭花,一天到晚想跟玫瑰花較量,或嫉妒玫瑰的嬌豔,一 點用都沒有,也完全沒必要!因為那樣想,其實很笨。一朵蘭花,只要好好綻放蘭花的清 新脫俗、幽香婉約,那就是一朵最好、最美麗的花。同樣的道理,自己現在擁有這暇滿難 得的人身,就是自己最好的莊嚴!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了!而且,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 獨一無二的,再也無法找出另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因此,我們要懂得欣賞、重視自 己的能力與特色,這是別人怎麼也搶不走的東西,我們要自己發光出來,歡喜自己,並知 足,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嫉妒裡的瞋心這部分,可由隨喜來去除。一般而言,隨喜,能去除嫉妒心的罪 業,因此,隨喜也十分重要。總之,嫉妒的貪,可由知足去除,嫉妒的瞋,則由隨喜去除 。 問:剛剛聽起來的確是可以去除嫉妒心,但是,好像同時也會增長我執耶,另外一個副 作用會出來。 答:嗯…真要講「我執」,就必須去追求最好的我。阿底峽尊者的老師----金洲大師, 他寫過一本書提到用我執來修菩提心。如何用我執修菩提心呢?剛剛提過,談到愛 自己,真正愛自己,就要給自己最好的、做到對自己最好的,此即「利他」、「成 佛」。因此,真正對自己最好的行為,就是「我要成佛」。《廣論》也提過,利他 ,即是最好的自利。這點搞不清楚,我們將無法去除小乘的心態。可以說,利他, 即是最好的自利,通達這其中的道理,是很重要的關鍵。不然,我們如何能捨棄自 私的心態?如何能捨棄小乘的想法?因此,利他,即是對自己最好的利益,這點一 定要通達了解。同理,金洲大師寫的運用我執來修菩提心…嗯…,金洲大師屬唯識 見解,主張補特伽羅有自性、我有自性,但金洲大師還是生起了菩提心。因此,即 使抱持「我有自性」的這種我執,仍然能生起菩提心。 問:請問這是有階段性的嗎?對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是這樣,如果真的發起菩提心之後, 是不能有這種作意的? 答:這就慢慢的嘛。剛剛講,金洲大師也是一種階段性的過程,最後他也會接觸中觀、   證悟空性,而將這種我執也全數斷除掉。 正講 對我們來說,隨煩惱與根本煩惱這二個,隨煩惱會比較明顯一點。因為根本煩惱位於 底層而隨煩惱則淺浮在表面,也可以說,隨煩惱是由根本煩惱那邊所形成的。因此,隨煩 惱乃表層粗分的煩惱,較顯而易見,根本煩惱則恆時沈於最底層,像根一樣。我們對治煩 惱的時候,應從浮在表面上的粗分煩惱下手,粗的對付好了,慢慢的才有辦法處理位於底 層的根本煩惱。所以,隨煩惱是我們首先要對治的。而對治之前,應先認識它;認識之後 ,則應對治。對治的部分,我們要好好學習與修行。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慳,謂施相違,心吝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慳 ,謂耽著利養於資生具貪之一分,心吝為體,不捨所依為業。」P13 《大乘五蘊論》與《集論》的解釋,廣略有別。 《大乘五蘊論》云:「…謂施相違,心吝為性。」慳,與布施相違。菩薩行六度之中 ,第一就是布施度。因此,修行上,布施非常非常重要。為什麼?因為我們都被世間的圓 滿與美好綁住了,對這些輪迴的圓滿有非常強烈的貪著,所以什麼都放不下。因為放不下 ,所以一輩子就辛苦的、死命的追求。過於關注現世的圓滿有礙修行。要修行,第一步就 要能放得下現世的貪著,為了放得下,因此要修布施度。慳,與布施正好相反,它會讓我 們無法修布施,好像修行的第一關就被卡住了。慳吝,可以說是修行上很大的一個障礙。 因此,《大乘五蘊論》說「謂施相違」,意指慳吝是擋住修行大門的第一個障礙。 一般世間的行善,也是從布施開始,慢慢地,就能擴大行善的範圍,愈來愈深廣。這 些都由布施開始,因此,我們修行時也必須先去除慳吝之心。這點要清楚。 《集論》提到,慳來自於六根煩惱中的「貪煩惱」。當內心完全放不下對錢財、物質 的貪著時,我們無法利他,因為我們渴求永遠的富足,有還要有,多還要更多,因此完全 不會想給予他人,故《集論》云:「不捨所依為業。」 總之,慳的根源是六根本煩惱中的貪心煩惱。努力去除慳吝,非常重要,而這必須從 小訓練起。小時候就練習布施,例如布施乞丐一點點開始,慢慢串習,長大之後,自然會 想布施,習慣於布施。 -轉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8843327.A.79C.html
a1014a: 隨喜 08/24 10:17
kornkorn78: 簡單說得不到就會痛苦 08/25 01:18
kornkorn78: 臺灣人的忌妒心都挺重的 08/25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