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心類學》 雪歌仁波切講授 忿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忿,謂遇現前不饒益事心損惱為性。」P6《集論》云:「 何等為忿,謂於現前不饒益相。瞋之一分心怒為體,執杖憤發所依為業。」P13 忿,與後面的「恨」與「惱」連在一起講解,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恨,謂結怨不捨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恨,謂 自此已後即瞋一分懷怨不捨為體,不忍所依為業。」P13   忿的對境,《大乘五蘊論》與《集論》都說是「現前」,也就是現場存在、現前發生 的。它的體性,即「不饒益事心損惱為性。」《集論》的講法,有點不同,它是把體性與 作用分開來詳細解說。「謂於現前不饒益相,瞋之一分心怒為體」這是忿的體性,「執杖 憤發所依為業」,則是忿的作用。 《集論》於體性上講的細一點,提到了「瞋之一分…」。學習隨煩惱這塊的時候,我 們要了解隨煩惱都是從六根本煩惱而來的。換言之,二十隨煩惱,必有其來源,而它們的 來源,即是六根本煩惱。因此,忿也好,恨也好,都是由瞋煩惱那邊發起的,此即「瞋之 一分…」的意思,代表它們屬於六根本煩惱之一的瞋煩惱的範圍,它們是瞋煩惱影響的一 種結果。至於,忿的作用,《集論》說:「執杖憤發所依為業」(註:藏文原文「拿刀劍 懲罰別人以傷害別人」),《大乘五蘊論》則未特別說明。比如說,面對一個罵我的人, 當場發生時,內心會有一種想要馬上罵回去或打回去的行為,這種作用即由忿那裡發出來 的。(註:忿的對境,是現前的,但恨的對境,則不是現前。) 恨的對境,不是現前的、當場發生的,它是過去。然而,內心卻一直抓著先前的「忿 」所留下的結怨,一直綁在我們的內心,心裡不斷地想著要如何報復,與對方的惡緣、惡 結絲毫沒有要放鬆的態勢,此即是恨的體性。故《大乘五蘊論》說:「結怨不捨為性」。 《集論》云:「何等為恨,謂自此已後即瞋一分懷怨不捨為體…」,「謂自此已後… 」的「此」,即指先前的「忿」。忿的對境是現前,但現前時,可能沒做到,所以之後心 裡懷怨,一直想要狠狠報復,此即「瞋一分懷怨不捨為體」。同樣的,恨,也是由瞋煩惱 所引發的。至於,恨的作用,即「不忍所依為業」,意思是…由於恨存在的緣故,所以心 裡好像完全無法接受,不能接受的感覺愈來愈強烈,此即不忍所依為業的意思。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覆,謂於自罪覆藏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覆, 謂於所作罪他正舉時,癡之一分隱藏為體,悔不安住所依為業。」P13 《大乘五蘊論》說,覆的對境,即謂於自罪,而覆藏為性,則是覆的體性。《集論》 則講的細一點,比如說,自罪是何時覆藏的呢?即「謂於所作罪他正舉時…」嗯…怎麼說 呢?以前啊,出家眾每月要誦戒二次,當然現在也是有啦,但古代每個月兩次誦戒的時候 ,必須在所有的僧眾面前一清二楚講出自己犯戒或破戒的行為。但有些人覺得丟臉或種種 理由而反駁或抗拒不接受,此即是「覆」、「覆藏」。 覆,是由哪一個根本煩惱影響所致?即癡煩惱;而癡煩惱,又是什麼影響的呢?應該 這樣說,若覆藏的話,第一,他的業沒有消,不懺悔則無法去除惡業。第二,繼續覆藏下 去,業會增長廣大,更無法收拾。為什麼業會增長廣大?例如…出家戒律裡即有一條「不 可覆藏」。因此,覆藏本身,即可說是一種罪。所以,犯下惡行已經有一個罪了,若再覆 藏,豈不罪加一等?!更何況一天一個罪,兩天罪就變二個…不斷加下去,惡業就愈來愈 多。增長廣大就是這個意思。因覆藏而會有眾多不好的果報這一點,他卻沒看見。沒見到 ,即曰愚癡,「癡之一分…」就是這個意思。 「隱藏為體」,即覆的體性,而覆的作用,則是「悔不安住所依為業」,也就是最後 他會有一個很大的後悔。所謂最後,即快往生之際。臨終時才後悔不已,來不及了。再者 ,即使還活著的時候,心裡也會不安穩、無法安住,這是因為隱藏自己的罪所帶來的不安 ,好像有一種挫折感(註:心裡很清楚知道自己有罪或做了不好的事情,這種心情即此說 的「挫折感」。),此即悔不安住所依為業。 《大乘五蘊論》:「云何為惱,謂發暴惡言尤蛆為性。」P6《集論》云:「何等為惱 ,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為體,高暴粗言所依為業,生起非福為業,不安穩住為業。」 P13(註:惱,《集論》藏文原文:「以粗暴的言語刺激別人的情緒或傷害他人的情感, 令對方像著火般忿怒、生氣。」) 大家要了解,剛剛講的是「覆藏」,現在則是「惱」,二者有關聯。此話怎講?前面 呢,人家是慈悲為懷一心想幫助我們去除罪業,因此在大眾面前問一些問題讓我們有機會 發露懺悔,然而,我們卻因此惱羞成怒,惡言相向,此即惱。這裡特別用了「暴惡言」、 「高暴粗言」等詞語,是吧?意思是當下以非常粗惡的言語罵回去。 《集論》云:「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為體」,意思是…先是忿恨,接著是惱,而此 惱,亦由六根本煩惱中的「瞋」那邊出來的,因此,心戾,即是惱的體性。惱的作用,則 是「高暴粗言所依為業,生起非福為業,不安穩住為業。」惱這樣的心所來說,第一會讓 人想罵回去,此即高暴粗言;再者,既是惡言,自然是非福業;最後,自己的心,也是處 於一種完全不愉快的狀態,故曰不安穩住為業。這些都是惱的作用。 -轉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8783679.A.81A.html
a1014a: 隨喜 08/24 00:22